【摘要】語文教學中,拼音教學的內容是其中的基礎部分。學生想要學好漢語知識,那么首先便要學好拼音,打好基礎。但是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漢語拼音的學習太過枯燥,需要反復進行練習,再加上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能力特點,使得學生的拼音學習效率一直難以提升上去。對于此情況,農村小學教師應該創新漢語拼音教學策略,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當中便對于農村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043-02
【本文著錄格式】何燕燕.農村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策略淺談[J].課外語文,2021,20(12):43-44.
引言
想要學好一門語言便需要從最基礎的部分入手,學習英語便要學習字母音標,學習漢語自然是要熟練掌握漢語拼音的內容。拼音,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第一步,對于學生的漢語語言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學生日后的識字、閱讀、寫作、交流都是建立在拼音基礎之上的,因此小學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漢語拼音字母較為抽象,而且與英語字母十分容易混淆,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多次反復重復來加深記憶,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當中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此,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轉變教學方式,創新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教學策略。下面筆者便以農村小學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為例,探究適合農村小學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切實打好基礎
漢語拼音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漢語拼音可分為聲母和韻母,再加上音節,共同組成了現在人們所使用的語言發音體系。其中,音節的拼讀十分重要,所以想要提高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教學效率,便要對癥下藥,增強拼音拼讀的教學,直擊拼音的難點部分,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當然,這并不是說其他部分不重要,拼讀只是語言體系當中的一部分,想要掌握并熟練運用拼音,讀和寫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師應該放眼拼音教學的各個方面,綜合性地鍛煉學生,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掌握所有拼音相關的技能,以此來提升拼音的教學效率。從實際情況上來看,農村地區的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在農村并沒有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因此許多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才初步接觸這些聲母韻母,所以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教師不能要求學生一開始便能夠將聲母韻母寫端正平直,而是在不斷的教學當中慢慢引導學生,規范學生的書寫習慣,慢慢讓學生寫的字母變得好看。教師還可以將形狀相似的字母區分出來,如b、p、d、q這四個字母相似,只是豎線的位置和弧線的彎曲方向不同,教師在教學當中便要將這些不同之處一一指出來,方便學生記憶,同時也為之后的拼讀教學做好準備,避免學生將相近的聲母弄混。而在復韻母的書寫過程中,教師應該強調寫法,并以趣味化的語言來教導學生:“兩個字母之間不能挨得太近,不然會打架,但是也不能離得太遠,這樣字母會相互生氣的。”以這樣玩笑性質的話語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減少學生在書寫方面的問題。在書寫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邊讀邊寫的習慣,寫前讀,寫的時候讀,寫完讀,讓學生的眼、耳、口、手、大腦都能夠得到鍛煉,在加強記憶的同時,也通過讀寫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基礎。
二、兒歌教學,強化字母的音和形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各種充滿童趣的兒歌十分熟悉,也經常在家中、學校中聽到這些兒歌。兒歌的內容簡單易懂,而且生動形象,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與趣味性,用詞精細,朗朗上口,讓學生能夠很快記住,再加上明亮歡快的旋律,能夠讓學生快速地以兒歌的形式來記住多種不同的內容。在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以兒歌為載體,將聲母韻母和音節拼讀的內容融入兒歌當中,讓學生通過記憶兒歌的方式來記憶拼音內容。如在聲母學習當中,“b”和“d”是十分容易混淆的兩個聲母,甚至常常出現學生在拼讀中將“bie”讀成“die”的現象,在加上“p”和“q”這兩個聲母,更是讓學生摸不到頭腦,時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兩個字母之間的異同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異同點標注出來,教師進行匯總。最后以兒歌的形式來表現出來,“左手向上bbb;左手向下ppp;右手向上ddd;右手向下qqq”,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快速記住區分的竅門,還能夠通過手勢的方式來輔助學生記憶,讓學生在簡單的兒童吟唱與手勢活動當中,記住四個聲母之間的區別。
三、游戲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游戲與兒歌是一年級學生最喜愛的兩種活動,尤其是對于農村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能夠找到更多的小伙伴,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基于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將游戲引入到拼音教學當中,以此來創新并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如“畫一畫”游戲。游戲很簡單,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要求來畫畫。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將組成聲母和韻母的圖形元素單獨提出來,讓學生先熟悉這些元素。雖然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但是記憶能力已經發展,對于圖形和線條的記憶能力較好。之后,教師給出一些發音,讓學生根據發音,選擇不同的線條和圖形,組成完整的拼音。再如“找朋友”游戲當中,教師將所有的聲母、韻母、復韻母等組成完整拼音的元素制作成卡片,分發給每一個學生,之后教師播放音樂或是敲拍子,在音樂或拍子停下后,教師說出完整的拼音,拿著相應聲母和韻母的學生拿出自己的卡片就近組隊,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拼音。在游戲當中,教師還可以設置獎懲制度,對于答對的學生給予獎勵,答錯的學生稍施懲罰,以此來激起學生的勝負欲,增強學生的拼音掌握水平。
四、應用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實際應用能夠讓學生將生活實際與所學的內容結合起來,這樣能夠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以《升國旗》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文當中,出現了“揚”或是“迎”“敬”等音節,一年級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還不熟練,很容易混淆這兩個讀音。在此,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找到這些字的讀音,分辨讀音之間的不同,以此來作為區分。再如在教學當中常常會出現形似字,如“辨”和“瓣”、“戌”和“戍”等字都是形相近音相遠,教師都可以通過讓學生查字典的方式,在明確讀音之后,自然便減少了混淆的現象發生。教師還可以在課外給學生找來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內容,讓學生將內容中每一個字的讀音都標出來,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拼音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內容,開拓學生的眼界。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見聞、想法以拼音的方式寫出來,不會的地方可以尋求老師或者家長的幫助,開始可以是簡單的一句話,之后可以進行片段練習,積少成多,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在“用”中學的習慣,既掌握了拼音,又鍛煉了知識應用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一年級的拼音教學雖然存在問題,但是教師可以就地取材,以農村生活環境為基礎來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拼音學習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時常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興趣愛好,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熟悉拼音的內容,并夯實此部分的知識基礎,為以后的知識學習打牢根基,為學生未來的發展鋪墊道路。
參考文獻
[1]庹永興.淺談農村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的有效策略[A].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C].2019.
[2]張靜.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的策略[J].教育觀察,2019(21).
[3]趙攀攀.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9.
[4]王穎怡,鐵木爾.運用思維導圖優化漢語拼音教學[J].新余學院學報,2016(6).
[5]尤啟美.農村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初探[J].才智,2011(27).
附? ? 注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農村小學低年級統編教材漢語拼音教學方法的研究+ GS[2020]GHB27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何燕燕,女,1988年生,甘肅平涼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