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銀愷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而低年級學段更是啟蒙學習階段。因此,有效的課堂閱讀教學十分重要。教師應根據學情恰當選擇教學方法,以實現高效教學。本文就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給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發展活躍、好奇心極其強烈的階段。如若語文教師采取單一的、固有的教學模式,勢必難以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因此,在實際教學現狀中,課堂教學實效性不足的問題發生則是必然。教師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考慮學生的特性,從學情出發、符合學生的需求。下面以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為例,針對教學有效性提升的一些具體策略問題進行簡要論述。
一、構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內在驅動力,能夠促進人們不斷地學習。在學生開始學習語文的初步階段,就培養學生對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會更加主動、自發地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無論是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還是課下教師布置的學習作業,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會大幅提升。由此可見,學生興趣的培養在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針對低年級學生群體的性格特點,我們通過在課堂上創設一些富有趣味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達到吸引學生注意的目的,讓學生在認識上產生“語文閱讀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的意識。
以小學二年級的《村居》這一課為例,學習古詩對于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設備,在教室的大屏幕上給學生展示春天草長鶯飛的生機勃勃之景象,同時再輔以歡快旋律的歌曲,然后讓學生試著閉上眼睛想像古時孩童也像我們一樣,放學后興高采烈地互相追逐、嬉鬧地放著風箏的情境。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采取古詩新唱這一創新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具體的、生動的情境,能夠從視覺、聽覺上給學生帶來雙重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情感變化,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幫助學生提升理解,激發起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熱情。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其中的字、詞,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深層感情以及感受詩的意境就相對容易得多。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起來容易,就是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一個重要表現。除了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內容豐富、充滿懸念的小故事或者帶領學生玩一些簡單容易的小游戲。這些教學方式受到低年級小學生歡迎。創設情境,語文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選擇教學方式,并積極運用于課堂之上。
二、注重學生體驗,促進學生自主閱讀
閱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長期的堅持不懈,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升語言積累、陶冶情操。因此,除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師還要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這就需要讓學生有好的閱讀學習體驗、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我們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教學案例中的古詩新唱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體驗用歌曲的形式唱古詩。這比逐字逐句地背記古詩更有趣味,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學生體會不一樣的文言文學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繪本內容。因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有限,教師教學僅僅依靠教材,難以充分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繪本因其以圖為主、文字言簡意賅的特點,與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特點更為符合,能夠促使小學生充分展開想像與聯想,利于其進行知識消化與理解,因而,學生普遍閱讀體驗相對較好。將繪本引入低年級語文閱讀課堂上,是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內容的有效延伸,學生可以通過繪本閱讀學習教材內容之外的東西,例如,一些生詞、詞匯、句式等,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使得學生的收獲更為豐富,進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將實際生活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憑借自己固有的認識經驗去進行理解,可以極大豐富學生閱讀感受。諸如,在學習《村居》時,為促進學生理解、強化學生的感受,教師試著讓學生想像自己放風箏或者看他人放風箏的場景,逐步引導學生聯想到“春煙”“東風”“楊柳”“鶯飛”等景象,并對學生進行發問:“同學們,你們一般都是在什么季節放風箏呢?”“此時周圍的景象是什么樣子的?”“放風箏時有什么樣的感受”讓學生自己試著體會在如此的場景下內心活動如何、有何種感受,以此來幫助學生強化對文本閱讀的感受、提升認識。總而言之,就是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多措并舉,幫助學生通過語文閱讀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以不斷促進學生自主展開閱讀學習活動,持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三、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幫助其擴展閱讀面,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提升其對事物的認識。隨著學生的文學儲備增加,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也會提升,學生一點就通。因此,為提升閱讀教學實效,語文教師一定要強化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例如,教師可以圍繞語文教材學習內容,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學習書目;針對低年級小學生自制力差的特點,可以要求家長一同與學生進行親子閱讀學習活動,監督并向教師及時反饋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學生的喜好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開展群文閱讀學習活動,指導學生一些高效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領悟閱讀技巧;開展班級閱讀競賽活動,使整個班級形成崇尚閱讀學習的良好風氣,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興趣激發、習慣培養兩手抓。說到底,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不斷發展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吳秋菊.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8):43-44.
[2]邱楊.“角色扮演”法在低年級語文閱讀差異化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2):38-39.
[3]吳玲玲.對新課程改革后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課堂教學的思考[A].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二)[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3.
[4]何月霞.以兒童為本,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閱讀,2020(8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