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瑛
摘 要:為了提高高中地理課程的教育質量,當前需要在地理課程授課的過程中引入時事熱點,增加高中學生對地理課程的興趣。課程資源中,時事熱點也是比較重要的教育內容,因此應該在地理的課程中進行運用,發揮價值。目前,大多數的高中地理授課中并沒有對時事熱點進行充分的運用,導致高中學生對時事熱點的關注度也明顯不高,學校需要對此進行分析,讓時事熱點在高中教師的授課過程中,進行有效的運用,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時事熱點;地理;教學;應用
時事熱點指的就是生活中當下發生的比較熱門的事件,在什么地方發生了怎樣的事,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與事件發生的地點,包含了許多高中需要學習的地理知識。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對時事熱點的引用,幫助學生對地理的區域劃分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并且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觀看電視或者閱讀時事熱點的相關雜志,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高中學生在乏味的地理課程中增加一些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并且真正實現在課堂中感受到了實際生活中的地理,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
一、時事熱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背景
時事熱點教學,是通過在地理教學的課堂中,引用現實生活中當下發生的熱門事件,讓高中學生更清楚了解地理知識的運用。由于中國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逐漸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對于一些學到的知識不能合理的運用。尤其是高中的地理課程,只能在書本上看各個地方的大概位置,不能知道某個位置發生的事情,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也逐漸影響地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目前,有關部門研究發現,在課堂的教學中引入一些時事熱點,不僅可以增加高中學生在地理課程的知識儲備量,還有利于地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并且可以培養高中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地理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引入當下發生的時事熱點,讓學生在地圖中進行查找,了解時事熱點發生的具體位置和具體時間,拉近學生與地理知識的距離,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想象的空間,提高學生在地理課程中的學習能力。
二、時事熱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受到的限制
(一)高中學生對時事新聞沒有關注的意識
高中學生的課業負擔一般比較繁重,雖然國家也在不斷提倡對高中生的教育進行增加學習的效率,減少學習的負擔,但是大多數學生以及家長在面對高考時間的緊迫,壓力自然而來。因此,大多數的高中生不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有非常多的背記內容,高中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在九到十小時左右,放學回家后,一些學生還需要完成每日的拓展訓練,并且對當天在課堂中沒有理解的知識進行鞏固學習。一周七天時間,但是有五天都再循環學習,而且大多數高中生沒有周末休息時間,因為總是有補課和作業會占滿周末的時間,因此幾乎沒有時間去了解時事熱點。并且,學校對時事熱點與課堂教育相結合,這種新型的教育方法不夠重視,大部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僅僅重視課本知識上的理論教育,對學生的成績以及學生的升學率更是非常重視,逐漸忽視了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導致學生對時事新聞也沒有關注的意識。
(二)高中地理教師沒有足夠的課時帶入時事熱點
一般,學校對于高中學生的課程安排,除了最核心的課程時間比較充足以外,其他課程的課時就相對來說少一些,其中地理課程的課時就比較少,大多數高中學校對高一地理課程安排并不充足,一周大概是一到兩節地理課,但是地理課程中需要教學的內容并不少。在這樣緊張的課時里,要對高中生進行的教學內容還是非常豐富,地理課程在教材上,還有一些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對于剛入高中的高一學生來說,學起來有些吃力,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結合多個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這個過程會占用大量的授課時間。因此,地理課堂的授課時間對于每個任課教師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而且學生還要面對大大小小的定期考試,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有一個良好的考試成績,對于課上的時間是完全利用,根本沒有空余的時間把時事熱點材料引入到教學的課堂。
(三)多數高中地理教學中沒有與時事熱點有效結合
大多數學校在中國長久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各個學校在對于高中的地理教學中逐漸形成了聽指令,完成教學任務的思維,尤其是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學任務中缺少對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進行創新的能力,同時每個授課教師在進行教學前的培訓里很少進行創新思維的開導。另外,高中課程中進行課程資源開發的主要內容來看,進行教材開發的人員是相關的教育專家,或者有名望的學者擔任這項工作內容,很少有一線工作的教師參加。因此,每個課程開發的內容并沒有利用太多課外的時事熱點,并且針對地理課程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局限,沒有把時事熱點材料真正與地理的教學內容相結合。
三、時事熱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提高學生關心時事新聞的意識
首先,要逐漸減輕學生在課后的作業負擔,并且要把這項措施真正落實在實際的教學中,這樣才可以給學生一些課下的時間去關注一些當下的時事熱點信息,讓學生分出一些精力,把時事熱點信息與所學的地理知識相結合,更好的了解地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并且,學生的家長要逐漸培養學生對時事熱點的關注意識,幫助學生了解地理的知識在時事熱點中的運用。比如:在《中國國家地理》的雜志中,有一期“大香格里拉”的專題。雜志對神奇美麗的香格里拉進行豐富的描寫,讓學生就像真的來到了世上最壯觀的雪峰,看到了白色的雪山,感受到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大香格里拉。讓學生通過觀看雜志中的時事熱點,了解香格里拉所處的位置與區域,提高學生關心時事新聞的意識。
(二)開發獲得時事新聞的多種途徑
據調查,大多數學生想要了解時事熱點的主要途徑是在網絡上尋找或者觀看電視,但是目前這兩種途徑在時間上有所限制,學生只有在周末或者寒假暑假期間,可以運用網絡或者電視觀看時事新聞,其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目前,大多數學校已經在教室中安裝電視機,幫助學生快速了解當下所發生的新事情,因此學校可以定時組織學生觀看時事新聞。比如可以在學生的午休時間中抽出二十分鐘,組織學生觀看《新聞30分》,從新聞中篩選出與地理相關比較重要的時事新聞,觀看并總結,幫助學生快速學習時事新聞中與地理的相關知識。
(三)在地理教學中與時事熱點有效結合
在地理教學的課程中,可以與時事熱點進行有效結合,比如,在地理課程中需要學生對中國的各個島嶼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地理的任課教師先閱讀地理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大概掌握每個島嶼的基本結構之后,再講解時事熱點中有關島嶼的相關信息,各個島嶼最近發生的事情。通過這樣的授課方式,讓學生的腦海里有一個清楚的中國地圖,并且通過時事熱點中對島嶼各個位置的經緯度講解,讓學生可以明確知道中國各省分布的大概區域。把地理教學與時事熱點相結合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了地理知識,了解中國各個區域的劃分,還提高了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讓地理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教學方法在逐漸的改進過程中,時事熱點材料并沒有在高中地理的授課過程中,得到合理且充分的應用。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缺少對時事熱點的引入,導致高中學生對時事新聞沒有關注的意識。高中階段是每個學生學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中的相關理念,可能會影響高中學生之后的學習能力與自身的發展方向。因此,需要每個高中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有關地理的時事熱點信息與教材相互融合,提高學生在地理學科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