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月英
摘 要:活動性是小學語文課的關鍵特點,基于這一特點,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內在需求出發,根據具體的活動主題,組織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在獲得內在滿足的同時提升語文素養。對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活動教學的有效性,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完成活動的構建,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本文則以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為切入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此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動教學;游戲;情境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無論對學生思維的發展,還是學習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以“滿堂灌、滿堂問、滿堂讀”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變得較為被動,甚至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活動教學更加切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并且更加具有活動性、趣味性,能夠達到啟發學生的效果。對此,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主題,并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設置活動情境,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完成新知識的自主構建,從而全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在游戲活動中學習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對此,在小學語文活動教學中,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如,填字比賽、成語接龍等等,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使他們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行為,還能夠促進學生更好、更快、更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真正達到寓學習于游戲中,從而促進保證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
以“曹沖稱象”為例,為了使學生會認生字,教師首先出示自學要求,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隨后,組織學生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間互相指認生字,并采用開火車、小組競賽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如,稱、重、秤、量,這一游戲活動的方式,既增加了每個學生的參與感,使課堂氛圍變得較為活躍,還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使他們把握基礎的生字,并初步會讀,最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認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并由學生觀察教師范寫,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因此,組織學生以游戲活動的方法展開學習活動,能夠為學生高效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二、在情境體驗中學習
情境活動主要為學生體驗現實社會生活場景提供了充分條件,通過情境活動的創設,不僅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地獲得對課文知識的真實感受,激發學生的內驅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豐富的感情,提高他們思維的品質,并使學生仿佛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中產生對語文知識的感性認識,以此獲得情感層面的升華,促進他們自身的全面發展。
以“花的學校”為例,為了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和豐富細膩的想象,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富有趣味化的情境,如,六月里雷電交作、風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花,給學生一定的視聽覺沖擊,調動他們的情感參與,并產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隨后,教師指導學生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使他們感受到花孩子的活潑、調皮,以此想象花的學校是什么樣子,并最后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進行學習,進而把握學習重點,完成學習任務。因此,通過情境的構建,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還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深度與廣度,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三、在研討交流中學習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離著學生的生活較遠,并且讓學生掌握一些語文內容較為困難,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討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初步把握學習內容,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與內化,還能幫助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此外,這樣的活動方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變得更加自主、更加積極。
以“去年的樹”為例,為了使學生通過多元交流、多向對話感受這個童話故事揭示的道理,教師首先布置小組合作讀書要求,引導學生傾聽、評價、糾錯,以此讓學生概括課文內容。隨后,教師提出問題,即:這篇童話故事除了小鳥和大樹這對好朋友,還有哪些有趣的角色?于是組織學生研讀對話,體會小鳥的真情,最后讓學生幫小鳥寫一張“友情卡”給大樹,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進而使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小鳥與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對此,將課堂交給學生,組織學生展開研討、交流等活動,不僅彰顯出學生的主體性,還幫助學生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與內化,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落實。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在交流、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對此,教師應開展活動教學。其中,一方面,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以游戲活動的方式促進他們的學習行為變得更加自主與積極,另一方面,教師也應結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構建具體情境,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此外,教師需要給學生自主交流的空間,以此加深他們對基礎語文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程勁松.小學語文活動教學初探[J].教育,2016(7):142-142.
[2]任艷.小學語文活動教學初探[J].東西南北:教育,2018(4):88-88.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