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林徐潤
摘 ?要: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為方向,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通過理論探索助力職業本科人才培養,通過五大工程開展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推動先行示范區高職院校成為大灣區有國際影響的職業人才供給高地,為粵港澳大灣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雙高院校建設;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10-0066-04
Abstract: Improving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s our direction. We will fully impl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Vocational demand is our guide and improving people's qua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are our prior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alent training of the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course throug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five big project. Its purpose is to promote first demonst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become big bay area has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supply highlands, for a large bay area of Guangdong and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kills training high-level technical personnel.
Keywords: double high school construc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職業教育本科是高職院校向上打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本科及以上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也是貫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理念的重要任務。作為先行示范區的雙高建設院校,深圳的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體包括先行示范區的先行先試政策及區域優勢和雙高院校建設的職業教育政策及自身優勢,同時也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產業行業和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既是經濟全球化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市場需求和職業類型教育發展的必然追求。
一、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建設的意義
新一代信息技術復雜度高、交叉融合性強,在這種產業技術變革背景下,三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很難達到信息產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導致信息技術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產業的發展、技術的變革,要求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也必須轉型升級,因此作為先行示范區高職院校,要積極探索并開展職業教育本科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以適應融合發展、適應技術更迭、適應人才需求變化、適應工作能力變遷,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建設意義重大。
(一)滿足產業變革升級的人才需求
當今世界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已經推動社會生產方式產生顛覆性變革,產業變革帶來職業技術人才升級換代的必然結果,也要求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必須適應變革做出反應。現今社會生產方式精益化,工作流程不斷優化,現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等深度融合,產業與市場更需要大量能夠參與研發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人才需求由單一技術型人才向多元技術型人才轉變。職業教育只有面向產業高端,服務高端產業,主動適應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培養改革,才能滿足產業持續創新升級高質量發展模式的人才核心需求。因此,試點職業教育本科,精準對接科技、產業創新發展需求,能夠很好地匹配相關產業的人才需求,為深圳創新發展建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二)滿足職業教育先行示范的需要
深圳具有特別能改革、特別能開放、特別能創新的精神特質,ICT產業鏈全球最完備、成果轉化最有效、產業集群規模大、技術引領最前沿,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納入國家重大戰略,對優質職業教育的布局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為深圳高職院校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空間。職業教育發展先行示范,打造世界一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圳的高職院校具有地方統籌力度大,多元參與、協同推進體系完善等優勢,地方先后出臺一系列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生校外實習實訓等政策。因此,深圳高職院校開展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區域經濟及政策等各方面支持,也能夠滿足雙區建設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滿足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需要
職業教育本科是高職院校開展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也是貫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理念的重要舉措。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為方向,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緊密對接產業、行業、企業需求,立足于職業教育且面向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開展職教本科試點人才培養工作,可以有效探索中職、高職、高職本科、專業碩士等類型教育人才培養,可以有效滿足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貫通培養體系的需要,進而實現打造“全鏈條”高素質人才培養高地的重大任務。
(四)滿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的需要
作為先行示范區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應以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為使命,以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己任,致力打造一流治理,匯聚一流資源,培養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服務。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工作是“雙高”院校建設任務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的重中之重,因此,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擇優設置職教本科試點專業,有效開展職教本科人才培養,這不僅是雙高院校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更是完成雙高建設任務,打造中國一流高職院校的重要舉措。
二、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建設理論探索
適應產業升級和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發展理念,結合深圳市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及珠三角產業發展和崗位需求變化,培養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高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成功模式與經驗。并以先行示范區和雙高院校建設為契機,針對職業教育本科進行理論探索,形成職業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方法論體系,進而夯實高層次職業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聚焦縱向貫通,完善一個體系
貫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縱向貫通”理念,有效探索中職、高職、職業教育本科、專業碩士人才培養,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貫通培養體系。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面,進一步擴大與中職學校合作,加強在中職課程建設奠定高職學習基礎,從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角度深入開展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高本銜接人才培養方面,加強高職院校本科以上層次人才培養工作,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在優化信息技術類專業群的基礎上,擇優選擇試點本科專業,通過增加本科層次要求理論知識深度課程設置以及知識能力模塊化教學改革等,實現更有效地銜接高職與本科人才培養。同時,積極深入探索職業教育本科試點人才培養和聯合開展專業碩士培養,逐步實現中、高、本、碩全鏈條人才培養。
(二)聚焦橫向融通,凸顯兩個優勢
貫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橫向融通”理念,突出教學、科研兩大優勢,通過聯合行業主流技術企業、科研院所等構建教科深度融合、教研深度互促,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與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特色產業學院的方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共同搭建課程體系,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標準,實現課程對接技術標準,共建共享實踐教學基地。建立教科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教學項目轉化全流程發展,實現教研深度互促,推動教學、科研共同發展。
(三)聚焦創新發展,力推三教改革
開展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要聚焦創新發展,持續深化三教改革。實施教師專業水平提升策略,出臺政策鼓勵教師創新實踐,以保障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技能能夠滿足高層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需求。逐步開展進階性教師教育信息化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實現信息化與教學的有機融合。持續加強高職院校教材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學校教材選用委員會職能,完善教材選用機制,保障規范使用教材、使用規范教材,積極開展教材改革,與行業主流技術企業合作,校企共同開發項目化、活頁式“雙元”教材,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材內容。落實以學生為中心,依托高職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開展項目式學習(PBL)課程設計與實施專項研究。突出高職院校實踐育人特色,建設實踐育人體系,保障項目實踐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全面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開展模塊化教學、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培養,切實提高課堂有效教學。
(四)聚焦機制建設,實現四合理念
基于先行示范區雙高院校建設的前期理論與實踐積累,職業教育本科試點意在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形成符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四合理念的,能夠滿足高層次應用型復合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的職業教育本科建設長效機制,堅持人才培養方向和人才培養模式“兩個不變”,做到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和課程體系構建“兩個提升”,突出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特色和創新創業特色“兩個特色”,助力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并將特色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加以推廣。
(五)聚焦高端培養,落實五個對接
深入進行產業、行業、企業及區域經濟調查研究,校企共同制定職業教育本科試點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展專業建設,共同構建職教本科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等五個對接。在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是重點,要求以“基礎厚、模塊化、創新性”為原則,必須對接崗位需求,在保證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厚基礎培養的同時,也滿足職教本科人才培養契合產業群崗位人才需求。具體課程體系包括:開設可以支撐職教本科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學術理論基礎的公共基礎課程和可以滿足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專業學生未來具有可持續發展專業能力的專業支撐課程。開設理實一體模塊化項目式專業核心課和職業特色鮮明的集中實踐課,滿足學生掌握行業主流技術的崗位需求。開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鍛煉思維、培養創新創業能力以及繼續深造等需求的專業拓展課及公共拓展課。
三、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建設實踐路徑
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實踐可以集聚深圳市優質政策、社會、產業與財政資源,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賦能教育改革,引入“舒伯生涯發展理論”,借鑒《斯坦福2025計劃》“有使命的學習”(Purpose Learning)等核心設計,通過高標準教學管理改革工程、高層次雙師結構師資建設工程、高水平職教招考改革工程、高素質學生管理改革工程和高質量教學評價改革工程等五大工程,將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落實在具體實踐研究中,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創新方法,豐富載體,助力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實施高標準教學管理改革工程
雙高院校基于現代管理理論,立足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加強教學管理改革,借助先進理念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善教學管理體系,為職業教育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把好科學規范管理關。
1. 組織架構管理
根據職業教育本科教學管理特點,探索構建學校、學院、專業三級職教本科教學管理組織架構。學校層面成立職教職業教育本科部,負責學校職教本科教學的統籌、指導與管理;各二級學院成立學院層面的本科教學管理工作小組,負責對接學院本科相關具體教學管理等事務;各試點專業成立職業教育本科試點專業指導委員會,承擔試點專業日常教學運作指導工作。
2. 專業教學管理
加強職教本科專業教學管理,促進職教本科專業內涵建設,著眼于高端產業和區域經濟未來發展,著眼于職業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緊密結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及時更新職教本科專業教學內容,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職教本科教學標準。實踐中,以產業行業企業發展和用人需求為導向,從崗位人才需求調研和畢業生就業及滿意度等調查出發,動態跟蹤職業標準或規格、崗位核心競爭力等變化,實施精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形成認可度高的職教本科專業教學標準。做到職教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與時俱進,做到職教本科專業教學標準與時俱進,實現職教本科專業面向產業高端、核心競爭力高端和人才培養質量高端。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和人才培養需求,加大教學資源建設力度,拓寬職教本科專業服務面向,實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
3. 規范制度管理
高職院校應啟動職業教育本科教學管理制度的研究及探索工作,結合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新問題,針對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特點,突出職業教育本科教學及教學管理特色,建章立制,破舊立新,編制職業教育本科學分制實施辦法、學籍管理辦法、實踐教學管理辦法、質量工程項目管理辦法等系列制度,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本科教學管理制度體系。
4. 教務系統管理
伴隨職業教育本科層次人才培養,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將更加突出,對于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將更加精準。高職院校要繼續優化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更新完善系統功能,促進精細化管理;通過加強實時服務和信息交流,便捷廣大師生使用,促進精準化服務。教務系統信息化建設以“互聯互通、共享協同”為目標,以大數據觀為指引,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助推職業教育全鏈條人才培養工作。
(二)實施高層次雙師結構師資建設工程
雙高院校實施高層次師資隊伍建設工程,著力開展雙師結構師資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持黨建領航,建立政治理論學習機制,將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放在首位,貫穿教師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建立能進能出教師聘用機制,健全能上能下崗位競聘機制,實現優勝劣汰、獎罰分明。通過領軍人才、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干、新教師、兼職教師及全員提升等師資培訓計劃,按照“全員、全程、理論實踐全涵蓋”原則,分期分批全面開展師資培訓,打造職業教育教師全面發展培訓體系,提升高職院校雙師結構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三)實施高水平職教招考改革工程
雙高院校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實施高水平職教招考改革工程,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健全學校特色職教招考制度,根據職業教育本科層次招生錄取工作要求,結合實際,查缺補漏,補足短板。實踐中,可以從成立領導小組、組建招錄團隊、健全招錄文件、完善信息網站等方面積極行動,全面提升招生錄取工作質量,確保招生錄取工作高質量,并能體現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
(四)實施高素質學生管理改革工程
雙高院校實施高素質學生管理改革工程,從頂層搭建五育并舉育人體系,踐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全校各部門協同合作,培育學生核心價值觀、職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核心技能。加強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銜接,學生管理和學生服務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開展高質量學生活動、培育學生精品社團,為學生搭建高層次、多維度發展平臺。通過打造優秀的輔導員、心理健康教師、職業規劃師等教師隊伍,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學生服務與管理。
(五)實施高質量教學評價改革工程
雙高院校緊密圍繞職業教育本科人才培養,在借鑒三年制高職質量保證體系架構基礎上,深化構建以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具有鮮明先行示范區雙高院校特色的職業教育本科質量保障體系。通過五橫五縱螺旋推進,以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為重點,針對職業教育本科專業優勢與地域特色進行培養目標的制定,通過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及學生層面的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及監督控制等,形成完整的目標鏈、標準鏈、實施鏈、反饋鏈、保障鏈及信息鏈等,有效保證高層次職教本科人才高質量畢業要求的達成。
四、結束語
作為深圳的雙高院校,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雙高院校建設為契機,探索職業教育本科試點路徑,實施教學管理、師資建設、職教招考、學生管理和教學評價等五大工程, “完善一個體系,凸顯兩個優勢,力推三教改革,實現四合理念,落實五個對接”,是向上打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本科及以上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理念的重要途徑。開展職業教育本科試點,以最大限度發揮高職院校高層次職業人才培養功能,既能滿足學生所需,也能滿足市場所要,更有助于深圳雙高院校為粵港澳大灣區與先行示范區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子季.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05):3-9.
[2]任占營.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的變革意蘊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6):4-8.
[3]侯長林.辦好本科職業教育要補哪些課[N].中國教育報,2019.
[4]萬達,杜怡萍,吳晶,等.試論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8):11-15.
[5][德]烏爾里希.泰希勒.邁向教育高度發達的社會:國際比較視野下的高等教育體系[M].肖念,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6]張勇,門洪亮.基于“行業企業崗位”的現代學徒制崗位職業能力課程構建——以美發連鎖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06):254-255.
[7]王繼平.職業教育的重要變革[J].群言,2014(09):21-22.
[8]周向軍.中高職銜接的現代學徒制探索[J].當代職業教育,2015(12):28-30+44.
[9]曾尚德,曾昌健,黃朵,等.基于“校企共育、崗課融通、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輸配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J].黑龍江科學,2019(09):94-95.
[10]薛麗紅,李曉寧,卓麗杰.高等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553”模式研究——以石家莊工商職業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19(04):96-100.
[11]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Z].教職成[2019]5號.
基金項目:2020年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先行示范區雙高院校建設的高職長學制本科建設路徑研究”(編號:SZ2020D028)
作者簡介:高軍(1974-),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林徐潤(1975-),男,漢族,廣東普寧人,學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