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宏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情境教學的帶動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得到能力的全面提升。主要探討小學英語課堂中創設情境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情境創設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英語能力已經成為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小學階段正是個體各項能力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抓住個體語言塑造的關鍵時期能夠讓學生形成對英語的基本語感,讓后續的學習更加順暢。開展英語教學時,教師要遵循小學階段個體的認知特征,運用情境教學方法讓課堂氣氛更加和諧有序,利于學生融入課堂中,促進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情境創設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語言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進行思想和認知交流的基本載體,開展語言訓練時,教師要認識到語言學習的規律所在,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語言的實際應用情境中完成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一詞從概念上看,指的是生活的場景,以情境為依托開展教學,意味著教師要從生活情境入手,融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通過情境獲取知識,懂得知識是如何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1]。從課堂教學效率的角度上看,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能夠讓學生在互動性的教學氛圍中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個體由于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以及感情,所以在情境創設下能力也能得到多方面提升。
將情境創設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讓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形象和生動,對于學生來說,融入情境的教學方式更加有趣,學生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英語語言氛圍,形成更為深刻的知識印象,同時,情境教學中更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也有利于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創設情境的相關策略
(一)營造班級中的英語文化氛圍
語言的學習是需要情境的熏陶和帶動的,在課堂中創設模擬英語母語的相關情境,能夠讓語言教育開展得更加順利且高效。對此,教師要從英語文化氛圍的營造入手,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盡量使用英語和同學進行交流,教師也要以身作則,使用英文授課,讓學生能夠在濃厚的英語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中開展學習。同時,教師要注意,不能讓英語情境教學僅停留在課堂上,而要讓英語和班級環境結合在一起,形成潛移默化的班級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置英文角,擺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英語讀物,或者張貼一些英語名人名言,讓學生能夠時刻受到英文氛圍的熏陶[2]。設立英文板報也是讓學生接觸英語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要注重讓學生都參與到板報的制作過程中,并讓學生融合自己的想法進行創造,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親身參與和感受,得到英語自信心和興趣的提升。
(二)將生活化素材引入情境教學中
小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素材,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情境學習的過程中,降低學生的認知門檻,從而完成詞匯和句子的記憶。例如,在教學和birthday相關的知識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享自己曾經參加過哪些難忘的生日派對,然后導入主題,讓學生再次分享如何用英語對他人表示生日祝福。這一情境的創設需要教師不斷用引導式的提問切入,讓學生從新的角度理解這一議題,對生活化的素材進行英語認知的升華。
(三)運用故事化情境引導學生參與互動
情境教學的目標不僅僅在于構建趣味性更足的課堂,更要吸引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感知力。教師在創設情境時也要考慮到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像聽故事一樣完成學習。例如在教學season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春夏秋冬比喻為四位性格各異的女神,每一位女神都有自己的口令和密語,春天女神為“turn green”,夏天女神為“begin to bloom”,教師在講完故事之后也要讓學生參與表演,將上述的密語和口令表演出來,讓學生能夠反復應用,從而達到熟練記憶的目的?;有郧榫硟热莸娜谌胍残枰處熽P注到教學的重點,不能讓情境教學偏離了教育的主線,故事性內容以及表演性內容的融入都要輔助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不能只是為了互動而互動,教師要始終關注到情境教學的效果,從而在環節上進行調整以及改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認識到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以及學習訴求,運用生活化的情境進行教育,讓學生能夠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所在,同時通過班級氛圍的營造,讓學生能夠實現課上和課下的情境聯動,得到能力的多方面發展。教師也要積極跟進情境教學的實際反饋效果,不斷調整教學的方向,讓情境教學能夠真正被學生所接受,并和英語教學目標做好契合,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任紅.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8,488(10):49,51.
[2]李靜薇.情境創設模式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