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俊
【摘 要】在小學體育活動中,武術教學不僅能強身健體,增強學生身體的靈活性,還能提高學生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武術教育,提高學生人格素養,讓武術文化源遠流長,綻放新的光彩。
【關鍵詞】小學體育;武術教學;武德教育;意志努力
武術是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一項體育文化,具有傳播性強老少皆宜的特點。對小學生進行武術教育,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讓學生養成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武術教學是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生好奇心強,精力旺盛,對于武術教學抱有強烈的興趣,教師要創設條件,給學生練習武術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在“目標”一項指出“學生能夠提高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堅持鍛煉,增強體能,促進身體健康”在“運動基礎知識水平目標”明確指出,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武術動作術語,如馬步沖拳等。”“做出武術的簡單組合動作。”那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該如何利用武術教學,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質量呢,下面談談自己一些看法。
一、創設武術氛圍,激發學生的武術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虎虎生威的武術是完成孩子心中英雄夢的基礎,在中華傳統文明的熏陶下,傳承中華文明,學習中華武術也是每一個中國人強健身體,增強體質的一種手段。
(一)宣傳武術文化,感受武術氛圍
不管是2008奧運會上太極武術表演,還是中央臺聯歡晚會上的武術亮相,中國人愛好武術已經成為深入骨髓的民族特征。作為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武術氛圍,介紹少林、武當、太極等武術,還要以身作則,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比如教師在準備一年級體育《小小武術師》時,教師一身練功服,把自己扮作少林弟子,精彩亮相,在孩子們面前配合《功夫》的音樂,演繹少兒武術操,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武術的興趣。孩子們紛紛模仿學習,蹲馬步、擊拳,一招一式,練得非常認真。
(二)積極練習武術,提高意志努力
武術是需要意志努力做支撐的,因為長時間練習武術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當馬步蹲的時間一長,孩子們感到痛苦時,有的孩子堅持不住,放棄了堅持,但是有的孩子在教師的鼓勵下,不怕吃苦,堅持到規定時間,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意志水平。同樣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武術動作,都需要孩子長久持續的練習才能有效果。鼓勵孩子積極練習武術,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吃苦精神,提高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氣。
二、利用武術教學,積極進行德育教育
小學生學習武術,從一開始教師就必須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讓孩子們知道練習武術本領并不是為了仗勢欺人,而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在必要的時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武德”即“為善”,不“為惡”,不欺負弱者,這與小學生思想德育教育目標有共通之妙。
在武術實際教學中,細心的教師會發現孩子們之間有許多互助友愛現象發生。比如一次學習五禽戲時,一個叫妮妮的孩子把腳崴了,旁邊的佳佳立刻上前,把她扶了起來,接著喊來了老師,并一起將妮妮送去了校醫務室。還有一次一個叫運運的孩子練習少兒武術操的一個武術動作,一直不理想,覺得動作不協調,同伴琪琪看見了,把自己的練習武術的心得體會告訴他,并且幫他糾正動作,兩人一起努力,運運終于能流暢的把一套武術操表演出來了。教師用心觀察孩子們練習武術的情況,對孩子們之間的友愛、互幫互助、合作等良好行為習慣及時給予了肯定。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教育學生要認真鍛煉好身體,更要引導學生注重良好品德的塑造,對主動幫助別人的同學不吝嗇表揚,時時刻刻注意學生優秀德育品質的培養,用正能量去影響孩子,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用積極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戰。
三、注重個別差異,開展多樣武術教學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教就會,一學就懂,也有部分學生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不能按時完成教學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采取有效措施,設計符合小學生各年齡特點的武術教學活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開展各項教育教學。
(一)學習趣味性強的五禽戲
五禽戲是中國古代就有的傳統武術,是我們的祖先分別模仿虎、鹿、熊、猿、鳥等動物的形態特征,匯編整理而出的健身氣功。動物形態的趣味性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武術的興趣,他們在教師的帶領下模仿老虎的威猛、鹿的活潑、熊的氣勢、猿的機靈、鳥的飛翔,盡力向逼真的動物形態靠攏,力求能練出五禽戲的神韻 。孩子們在模仿中鍛煉身體,在相互學習中獲得進步。
(二)練習修身養性的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集中國傳統的儒學與道學于一體,以太極、陰陽等哲學為基礎,適合人們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素質,是傳統的漢族傳統拳術。孩子們學習太極拳旨在培養學生對武術學習的興趣,傳承中華武術,起強身健體的作用。孩子們學習太極拳不僅能了解我國的武術文化,還能將之用于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等方面,為宣傳中華武術盡自己的一份力。
(三)普及最廣的八段錦運動
近來,八段錦運動已經在各大院校與中小學中得到普及。八段錦是一種導引術,孩子們只要學會了八段錦,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皆可以練習,由于八段錦對人體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是目前流傳最為廣泛的一種武術類體操。八段錦從頭部運動依次向下對人們的各個部位都進行的針對性的鍛煉,對于文化課程繁重的小學生來說,是一項消除疲勞恢復積極情緒的良好精神藥劑。
(四)積極組織少兒武術體操比賽
少兒武術體操融合了中國武當、少林等武術的精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的武術體操。孩子們練習武術體操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肌肉的爆發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活性與反應應變能力。孩子們學習武術體操不僅強身健體精神愉悅,還能用于武術表演,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提升學生自信心。
四、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武術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被應用到了武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激趣導課部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孩子們感興趣的視頻內容。比如武打明星成龍、李連杰的武術精彩畫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在熱身部分,指導學生練習武術基本功,拳掌勾、馬步沖拳、仆步推掌、腕踝關節繞環等,喚醒學生們的身體機能,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正式集體教學部分,教師可以創新武術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利用多媒體技術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武術片段,嘗試性自主學習。教師適時指導評價。在分享經驗階段,大家展示自己的武術學習成果,進行小組集體表演武術。并采用師生、生生互動互學的形式,使大家都能在短時間內學到更多更好的本領。不管是預備姿勢,還是墊步彈踢、馬步橫打等武術基礎,教師對學生都應該嚴格要求,力求學生動作到位,精神飽滿,達到姿勢沉穩,形神合一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教師既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孩子學習武術的興趣,更要在內容上慎加選擇,創新武術教學模式,使孩子們學的有興趣,越來越有精神。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使之能主動克服自身惰性,加強武德修養,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陳思豪.初探小學武術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1):113-115.
[2]王文文.游戲與小學武術教學的融合實踐分析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0):103-104+107.
[3]陳思豪.小學武術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0):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