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超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此特殊時期,長沙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網絡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市區教育局統一部署和組織,學校各負其責,層層把關,教師在線教,學生在線學,確保了“停課不停學”的順利、有效開展。筆者所任教的小學數學學科在此過程中亦迎來了新的挑戰,在不斷的努力嘗試和探索中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和總結。
一、組織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線下的數學教學活動以課堂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圖文并茂地演繹知識的精髓,拋出各種數學思考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自主探究等活動。而網課教學中的數學課堂是散落單點式的,缺乏線下課堂教學具有的群體強化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組織所有學生在同一時間進行在線學習,讓學生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于是筆者安排學生在學習的前一天準備好需要的學具,開展了課前5分鐘進行網絡打卡簽到的教學活動。
網課時段學生不缺勤,對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學生和教師形成正常上學的作息時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能慢慢增強。
二、精準輔導,學習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筆者發現,學習方式的切換對學優生的影響并不明顯,但對學困生而言卻是巨大的挑戰——聽不懂、不會做、不能當堂解決問題……網絡教學中,教師無法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部分學生短時間內理解不了“單位1”“已知標準量,求比標準量多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等,需要教師反復舉例引導,進行反復練習才能理解。
由于初始階段的網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只限于群體的線上交流,這種交流對學困生的效果甚微,于是筆者即刻進行了調整。首先,筆者與每位學生進行點對點的單獨溝通。其次,筆者針對每日學習內容的難點、易錯點,另外錄制單個的知識點解析視頻,單獨發送給需要重點關注的學困生,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梳理數學知識,并找來一些常見題型,在小視頻中針對同一題型,分析用不同方法解題的優劣,使學生們認識到解題策略的重要性。再次,筆者每天根據當天的作業情況,通過電話或語音視頻與學生進行溝通,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完成作業來扎實鞏固知識點。最后,筆者將每日的作業完成情況,尤其是易錯題,在群里進行統一的總結。
以上方法落到實處后對學困生的幫助巨大,整體的教學質量有了保障,也為復課后的教學銜接建立了良好的通道。此過程對教師的用心、細心及所教知識的理解、所教學生的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值得推廣。
三、跟蹤聽課,教師與學生一起成長
學生在線學習,教師亦可以同步在線學習。“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網絡學習課程對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名師所采用的數學實驗、教具、教學方法讓筆者大開眼界,同課異構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新的嘗試方向。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可以進行聽課反思,得到啟發;通過跟蹤聽課,發現一些在線學習的盲點,從而錄制知識點小視頻更好地服務學生。
四、課程銜接,有效融合在線與在校學習
復課后,迫切需要教師做好課程銜接,讓在線與在校學習進行有效融合。首先,筆者了解了學生在線學習時的問題,進行總結后開展了有針對性的逐項突破。數學知識是有邏輯聯結性的,把知識分塊、分單元進行整理和檢測很有必要,檢測試題分為基礎題和難度適中題,其中還包括計算和各種圖形公式的默寫。這樣做能凸顯學困生的學習問題,也能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
其次,狠抓計算題教學,計算題在小學數學中至關重要,是學生在考試時抓分的重點。在網絡學習階段,由于學習內容非常緊湊,教師們的教學重點放在了新知識的授課,并沒有監督學生堅持每日進行計算練習。復課后,這個工作尤為重要。
再次,網絡授課有一個弊端是學生的學習太緊湊、精煉,幾乎沒有練習課,而數學的學習需要通過大量練習來鞏固,沒有練習課,學生學習猶如空架子一般不扎實,且復課后有很多的學生對前期所學的知識已然忘記不少,重新學習是迫切需要的。于是我采取了兩節一課的方法,即兩個學時用一節課重講,讓知識得到重新建構和加工,這樣既可以喚起大多數學生的記憶,也能幫助學困生疏通理解起來有困難的知識點。這個過程相當于重新上課,重點幫助學生理順難點,這對學生的學習、鞏固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最后,筆者開展了面對面輔導,這是日常教學中對學困生的輔導內容之一。
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銜接措施,學生們在復課兩三周后,學習基礎有了明顯提高,已然做好學習準備,與后面的學習內容的銜接也就得心應手。
“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既是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網課環境下數學教學迎來的新挑戰既突然也困難,但只要教師及時進行總結、反思,不斷學習和思考,問題最終都能迎刃而解。這個突發的實踐是寶貴的,經驗總結能讓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自身審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從而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