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艷
摘 要:生物作為高中學生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為學生進行生物教學的答疑解惑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學生各種各樣的錯題,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利用這些錯題,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效率和質量。文章利用錯題資源探討與分析提升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能力,以供生物教學專家參考評價。
關鍵詞:錯題資源;合理利用;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25
生物作為一種具有抽象性、復雜性,且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生物內容的相對廣泛,使學生不能對所有知識都掌握得很好,錯題更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生物學習的缺陷。錯題資源作為一種課堂的產物,常常被教師和學生忽視,教師要重視這種教學資源,并對錯題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從而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錯題資源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教育也在不斷創新與改革。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提出,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錯題資源為學生傳授生物知識。錯題資源可以更客觀地反映學生掌握得不扎實的知識點,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生物的學習困惑。在對學生講解生物錯題資源時,教師應該發揮學習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分析該問題出現錯誤的原因,使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概念的學習,對比分析概念混淆及不能準確區分的知識點,使學生最后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評價與分析中得出結論,對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點加以反復探究,積極地向教師請教問題,逐漸消除自己學習過程中積攢的疑惑,提高生物學習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水平。教師在現實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幫助學生對以往的知識加以梳理,就會使學生很難形成生物知識學習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出現思維混亂,影響其生物學習的成績。教師通過對學生錯題資源的分析與探討,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踴躍地利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決,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課程訓練,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生物的教學內容,為學生以后的生物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發揮生物教學的真正價值與作用。
二、高中生物出現錯題的原因
生物學科由于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與復雜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因許多因素的影響產生理解偏差,這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根據高中生的年齡特點,高中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并對生物的學習有一定的認識與想法,學生在進行生物習題練習的過程中,常被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左右,容易受到固定思考模式的影響,在對同一知識點不同題型的解答時,總會受到舊題型的影響,從而造成判斷錯誤。所以教師要積極利用高中生的這種特點,在平時的練習中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生物習題的正確率。
學生生物學習已有的缺陷也是導致高中生出現錯題的原因之一,學生在生物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對知識點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對所學的知識內容沒有全面的了解,使得在進行此類問題的考試中,會再次出現這樣的錯誤。伴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與升級,我國的高中生物試題也在不斷結合生活化的理論內容,提高了學生對生物課程的理解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在題型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場景及問題,即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很熟悉,也會對其造成錯誤的判斷,從而做錯題。不僅僅是小學生,高中生在進行審題時如果粗心大意,也會做錯題,也會由于馬虎而在做題過程中丟分,所以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特點,科學合理地應用錯題資源,避免學生產生這類錯誤。
三、利用生物錯題資源提高學生的生物反思能力
(一)教師要發揮引導的作用
高中生已經形成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對生物學習有一定的見解與評價,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其引導作用對高中階段的學生格外重要。高中階段的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樹立對錯題的良好認識,不注重錯題的意義,對自己的錯題也漠不關心,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錯題進行總結與評價,探究錯題產生的原因,挖掘相似的題型加以練習,使該知識點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總會遇到比較難理解的知識點,由于學生的生物知識儲備不足,對該知識點的理解與分析不夠透徹,所以不能很好地對該題型的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在遇到此類問題時還是會出現錯誤。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將這類題型中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歸類,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展示,使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發現自己出錯的原因,并且讓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幫助、相互分析,利用多種途徑和不同方法,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錯題對促進學生生物成績的可持續性發展有積極作用,每個學生對同一種問題會有不同的見解,在互幫互助中可以更好地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感受到生物帶給他們的學習快樂,也能更好地發現生物教學中的規律,掌握生物教學中基本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使錯題發揮出真正的作用與價值。
(二)利用錯題激發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物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生物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行自主探究,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降低錯題的發生率。錯題資源的合理利用,使學生在對錯題進行反復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失敗的經驗教訓。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生通過歸納與總結自己的錯題,慢慢形成解題的思考模式,并能獨立進行生物問題的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物習題訓練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這道錯題學生明明已經做過了,也已經掌握了該知識點,可是考試的時候還會犯同樣的問題,遇到這類題型時,還是會出現錯誤。有的學生對此非常疑惑,認為自己明明認真地復習了,為什么還是出現錯誤呢?其實,學生只是在表面上記住了生物問題中正確的解答形式,卻沒有把這種形式放入到自己思想中的生物理論框架中,使得知識點只在學生大腦中徘徊,沒有與大腦中的框架進行有效的結合。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傳授學生生物解題方法時,一定要把該問題的根源以及產生原因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深刻地掌握生物教學中的知識點。
(三)要求學生整理錯題本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應當充分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科學合理地應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錯題資源,讓學生整理和收集自己的錯題,將其留作課后作業,并寫出導致該題出現錯誤的原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還要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整理本,方便學生以后經常翻閱與探究,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出現的學習問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養成整理的好習慣,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的反思,糾正學生對題型的理解偏差,使學生能夠在生物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分析,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培養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吸取教訓的同時不斷進步,提高生物習題的正確率,促進學生生物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講解錯題引導學生反思
我國高中生在進行生物習題練習時,通常會出現許多錯題,教師如果不及時地對這些錯題進行答疑解惑,會使這些錯題堆積得越來越多,令學生的困惑越來越深。隨著高中生物知識學習的難度逐漸增大,學生生物學習的成績會越來越差,降低學生生物學習的學習質量及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對高中生生物錯題的講解非常有必要。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錯題的答疑解惑,要根據學生的錯題類型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究,用清晰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明確的思維邏輯,反思與探究自己學習效率下降的原因,梳理頭腦中混亂的生物知識點,提高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主動的預習,為學生進行新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生物學習的學習效率。
(五)對錯題進行對比分析建立知識系統
高中生物教師授課過程中,首先應該對生物教學的知識點進行細致化的講解,然后引導學生對其錯題進行反思,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意識,使其能夠更好地找到做題的有效思路,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另外,將錯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深入化的傳授,能使學生對生物錯題的學習有一個緩沖,使學生在自身的主觀意識下改正自己做題過程中的不足,還能使學生更好地吸收與歸納知識點,進而建立一個健全的生物知識系統。高中生會經歷許多次生物測驗,對于學生在測驗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錯題出現的概率及類型進行編制試卷,使學生在總結錯題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強對這種題型的練習,從而提高生物題型的正確率,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良性發展。
總之,由于生物教學具有非常大的抽象性,學生不能很好地進行學習。為此,高中生物教師將錯題資源引用到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深入地認識到自己出現的問題,并能夠在反復的思索中加深對該知識點的認識,促進其生物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知識技能與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新秀.高中生生物錯題管理現狀的調查及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張奇.高中生生物錯題管理現狀調查及教學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9.
[3]晏愛祖.利用錯題資源提升高中生物教學反思能力的研究[J].學周刊,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