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梅
摘 要:體育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是通過系統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從而獲得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為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中職體育教學在課程設置上、教學方法上和教學評價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中職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方法,旨在為我國中職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關鍵詞:中職體育;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02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青年通向成功之門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求呈明顯上升趨勢,這對于職業教育來說是難得的發展契機。中職教育是職業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義務。中職教育也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育教育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方面,其教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系統學習后,掌握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吃苦耐勞的品格,以全面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本文從教師、學生、學校三個方面分析了當前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加強體育教學提出了相應對策。
一、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課程改革推進了中職教育的發展,特別是新課標的出臺給中職體育教育教學提供了依據和方向。但是從現實來看,中職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中職教育的大部分學生是要步入社會或者走上工作崗位的,所以在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方面,應該立足于學生終身成長和社會需求上,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但從現實來看,很多學校的課程設置幾乎就是在照搬高中體育課程的內容,并沒有體現出中職體育的特色,缺乏真正面向中職學生的體育教學,這勢必會影響體育課程的質量。
(二)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新課改下的中職體育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而在實際教學中,傳統教學的慣性思維依然在影響著部分體育教師,其在教學中主要是進行傳統的知識性教學和體育技能訓練,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先進行理論講授,然后動作示范,最后學生反復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缺乏新意,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逐漸會影響學習熱情,進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
(三)對學生主體關注不夠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體育教學活動也要根據中職學生實際需求開展。從新課標的要求來看,體育教學工作要堅持合理科學的鍛煉方法,從而達到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學生體育素養的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科學鍛煉和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情進行教學,但是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按照教學任務的要求推進教學,并沒有深入了解的學生實際需求,導致了教與學之間的脫節,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教學效果。
(四)教學評價缺乏特色
教學評價是學科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提升中職體育教學實效的重要參照。目前來看,中職體育學科教學評價方面還缺乏規范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基本上是以學生的出勤狀況和考試成績為標準,缺乏過程性評價。特別是缺少針對學生身體狀況的個體差異性評價,全體學生基本上都是一個評價標準,這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的評價無法把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程度以及他們體現的體育精神呈現出來,不符合新時代體育教育的要求。
二、改進中職體育教學的策略
在中職教育中培養合格的職業技能型人才,需要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要求,切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針對當前中職體育存在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改進中職體育教學,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進。
(一)課程設置要符合職業學校的特點
中職體育教育要立足于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來實施《全民健身綱要》的教育教學要求,要突出職業教育自身特點,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因此,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和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學是有區別的,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既要立足于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安排學習內容,也要結合中職學生專業選擇方向來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相互促進,這樣有利于實現學科共同育人的目標。
因此,中職學校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科學設計課程,把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需要體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鉆研不同專業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把體育教學和學生的專業技術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在充分調研學生需求的基礎上來安排學生的學習內容。例如,對于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可以開設舞蹈課程。對于計算機、會計這些需要久坐的專業,可以安排學生學習室內健身操、跳繩等課程,為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中職體育教學,加大投入
新時代的體育教育已經成為中職課程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體育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也非常有益,其能夠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是中職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要想上好體育課,必須要重視中職體育學科教學。要在重視課程建設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項能夠吸引學生參加的體育活動。要保證體育課的課時,上好每一節課是關鍵。同時,要把體育課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定期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和宿舍,參加體育鍛煉。
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多樣化開展,要加大對體育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給學生提供人文性、多樣化的選擇,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課,感受體育課程的魅力,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三)提高中職體育教師自身素質
對于中職體育教學實效的提升來說,體育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改對于教師的角色有了明確的定位,那就是體育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也就是要成為體育課程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課堂推進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新的角色定位對于教師來說要求更高,需要中職體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體育教學的新變化。
因此,廣大中職體育教師要有主動學習、提升的意識。首先,要不斷提升自身師德修養,特別是教師人格魅力的提升,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效果,才能夠吸引學生投入到體育課程學習中來。其次,要不斷提升體育教師個人教育教學水平。要認真學習新時代中職體育教學的新要求,同時學習新課改下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技能。特別是體育課程下的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實。學校也要給體育教師提供學習、成長的平臺,定期為教師開展專項的培訓活動,或者是給體育教師提供外出學習、提升的機會,開闊教師視野,提升其專業素養。教師在做好常規教學的同時,也要重視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向專家型的教師方向努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四)創新體育教學方法,注重職業精神的培養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在學生學習掌握基本的體育運動技能、技巧的基礎上,樹立科學鍛煉和健康第一的體育意識,這才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教師一定要創新中職體育教學方法,并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情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要結合中職學生精力充沛、喜歡展示的特點多開展競賽活動。為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可以增加體育教學的游戲化內容,這樣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針對中職學生特點,可以開展利于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體育活動,如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拓展訓練活動,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建立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體育教學有序推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了解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實效最有效的參照。中職體育教育要以新課標為依據,以中職學生學習發展需求為基本參照,來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體系要把普遍性與特殊性二者結合起來,從教學的三維目標出發,重視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培養,特別是要重視過程性評價所占的比重,因為過程決定結果。在評價方式上要注意多元化,同時把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結合,在學生評價方面也可以涵蓋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最終建立起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以評促教、以評促學,從而達到優化體育教學的作用。
三、結語
總之,新時代的中職體育教育,處于學校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教育的銜接階段,這樣的特殊階段意味著體育教育要和中職學校教育結合起來,需要廣大體育教師結合新課標的要求,認真研究中職體育教育的本質,針對當前體育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從中職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優化課程建設、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完善課程建設以及課程評價體系等方面著手,用積極健康的教育理念,來給學生傳播體育技能和體育鍛煉理念,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立寶.職高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05(3).
[2]羅玉貴.體育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C]//2013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2013.
[3]申崇鈺.淺談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17).
[4]龐玉昆.新課程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