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煥
(三亞學院 人文與傳播學院,海南三亞 572022)
海口,別稱“椰城”,隨著國際自貿港的建設,在今后的進一步發展中,離不開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堅定的文化自信的支撐。海口市于2007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許多的古代名人、歷史故事,以及豐富的名勝古跡。楹聯又稱作對聯,因常懸掛在樓堂宅殿的楹柱之上而得名“楹聯”,如今海口還有豐富的景觀楹聯,多題寫于園軒亭泉、名人故居、紀念館、佛寺廟宇等建筑物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海口景觀楹聯涉及海口的名勝、歷史人物、事件。一部分對聯,曾經在歷史上出現過,如在今海口市五公祠內,民國四年,道尹朱為潮重修五公祠時曾撰聯“人亦視樹立如何,錯節盤根,志在唐宋兩朝之外;我豈徒游觀而設,移風易俗,化開瓊崖全島之光”,今已不存。
海口現存景觀楹聯仍比較豐富。從書寫位置來看,大致分為以下幾類。1.園軒亭泉聯。代表性的如,五公祠園區內的浮粟亭聯、粟泉亭聯、洗心軒聯,海瑞公墓的揚廉軒聯,府城鎮東的東坡臺聯,海府大道旁的清惠亭聯,勛亭路李碩勛烈士紀念亭聯,海口人民公園聯,萬綠園聯等。2.村鎮街巷閭坊聯。如府城尚書坊后的府城靖南街聯,海口馮氏貞節坊聯,府城林村陳氏家園門坊聯等。3.名人故居、紀念館聯。如瓊山丘濬故居聯、海瑞故居聯,瓊山五公祠聯、蘇公祠聯、瓊山丘文莊公祠聯等。4.佛寺聯。如海口白龍瓊北大悲閣聯,瓊山府城博雅白衣寺聯、瓊山府城宗伯里泰華庵聯等。5.道教廟宇聯。如瓊山府城邁仍黃公真君廟聯。6.民祀類廟宇聯。如海甸過港關圣廟聯、海甸關康廟聯、海甸武圣廟聯,海口新坡冼夫人廟聯、瓊山美盈冼夫人廟聯,瓊山遵譚馮寶公廟聯,海口龍岐、渡頭等地伏波廟聯,海口美新班超廟聯,瓊山海忠介公廟聯,瓊山精衛姜氏公主廟聯,海口博養雷祖廟聯,府城草芽巷土地廟聯等。另外海口還有很多宗祠聯,涉及多個姓氏,此不贅述。
海口景觀楹聯反映了當地文化、社會、政治、哲學等多方面的內涵,具體來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楹聯有著內在的精神氣韻,體現出崇高的人格理想和獨特的精神境界,表達出關于人生、生命的解悟。今海府大道旁有清惠亭,上有明代倪建作聯“過海天增闊;看云路不迷”,意境開闊,有海闊天空、心寬路明之意。篤敬亭聯“布德行慈,福田有種,仁者必壽;博施濟公,明月出胎,才子克家”,該亭為一墓亭,聯是康有為作,句中傳達出做人須積德行善、多施仁義這一道理。府城薛村鄭公亭有聯“正直待人繩自引,公平處世鑒能精”,反映做人應當正直、處世應當公平的道理。
海口一些宗教性質的建筑上,如佛寺、佛庵、道教廟宇之上,也有豐富的楹聯。這些楹聯傳播佛教、道教的文化精神,成為人們體悟佛道精神及人生意義的依托。府城博雅白衣寺有聯“色相本空,幻念忘來渾是佛;菩提無種,善根培處即為因”、“一塵不到菩提地,萬善同歸般若門”,是佛教教義的直接表達和宣揚。該寺另又有聯“架上素書光石室;澗邊修竹護禪堂”“山色淡隨僧入院;松風靜與客談玄”,又瓊山靈山東平余慶庵聯“佛殿云霞擁;禪房花木深”,三聯對于環境的描寫有相通之處,房中有素雅之書,禪房在水邊,在竹木掩映的深處,山色漸淡,松聲漸息,整體意象空靈、意境清幽,極具美感,這是人生的真實,也是無名無我的超然境界。末聯上句“佛殿云霞擁”,“擁”字有擬人的意味,云霞簇擁繚繞在佛殿周圍,自是佛家秒境。黃公真君廟聯“明星迎紫氣,春暖藉長生”,體現出人們信仰道教,實際是在尋找一種理想的精神家園和生命的寄托。
“民間的神祇信仰往往具有地域性和獨特性”。海口民祀類楹聯中的民間信仰,體現為以下兩大類。第一,對關帝、神農、精衛、北天公(上主風電雷雨、下管保境安民)、張天師、泰華仙、雷祖(俗稱半公天,主風云雷雨)、土地公(婆)、天后圣母(媽祖)等民間神祇的崇拜,以祭祀關帝的廟宇最多,楹聯也最為豐富。第二,對冼夫人、馮寶公、伏波將軍(西漢路伏波將軍和東漢馬援馬伏波將軍)、班超、海忠介公(海瑞)等為國為民作出貢獻的古代忠烈、先賢的崇拜和歌頌。如新坡冼太夫人廟聯“巾幗平蠻,德配昊天垂史冊;英雄蓋世,功高泰岳照人寰”,便是對古時促進民族團結的冼太夫人的贊美。海口楹聯景觀中體現出的民間信仰崇拜,說明民間對鬼神具有敬畏的心理,希望得到神祇的保佑,并且渴望英雄賢相,希望能夠國泰民安,并借以表達社會正義。海口楹聯也有很多題刻于各氏宗祠之中,是對家族先人的紀念,也表達出希望得到祖先靈魂保佑的愿望。
海南歷史上出現過諸多歷史名人,他們往往有過人之處或是特別的建樹,后人保留故居或是建紀念館來表示追憶。其中部分人物,如冼夫人、伏波將軍、海瑞等,還成了民間信仰崇拜的對象。海瑞故居中有明代海瑞的手書聯“干國家事,讀圣賢書”,海瑞一生清風勁節,剛直不阿,盡顯凜然正氣,聯中,可以感受到海瑞沉心讀書、為國實干的精神。瓊山蘇公祠有聯“忠良勝跡存正氣;瀛海光輝啟文明”,是對蘇軾來瓊開壇講學、傳道授業、傳播文化的肯定和贊頌。五公祠中“五公英烈氣;千古海南潮”、“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后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等聯,是對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胡銓五位歷史名臣的紀念,贊揚了他們雖遭貶謫但忠心不泯,在海南傳播中原文化、培養人才等,為人們所崇敬。
瓊崖革命的崢嶸歲月,在今天的海口也留下了印記。李勛亭烈士紀念亭是為紀念1931年來瓊指導軍事工作不幸被捕的李勛亭烈士而建,亭聯“義骨尋難疑蔓草;怨魂招得泣紅棉”,歌頌烈士心懷大義、感天動地。海口市人民公園內有海南解放紀念碑、馮白駒將軍紀念亭等,院內有一長聯提到“英烈碑亭聳立,老少休閑弘志處”,對過往的英雄進行追憶。
海口的旖旎自然風光在景觀楹聯中也有體現。如人民公園內有聯“園有何奇?綠蓋撐天,椰風送爽,英烈碑亭聳立,老少休閑弘志處;湖尤可賞:紅蓮吐蕊,琉瓦耀金,幽深堤路回環,舟車交織綠波中”,寫出了園內椰風樹影、樹冠如蓋的熱帶風光,以及舟車行于園內、泛于湖中的暢快愜意,整體色彩明媚,凸顯園內風光。萬綠園聯“人海潮涌,花海吐芳,是處椰風翻疊浪;云空度蝶,心空得愜,望中詩思上重霄”,寫出了人在園中感受椰風花香的自在愜意。古時蘇軾曾在瓊州府城鎮開元寺內小住,掘得一井,人稱蘇井,井旁筑一臺,名為東坡臺,蘇軾親題“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寫出了井水清泠、風過花叢、香氣彌漫的優美意境。
海口的景觀楹聯大多書寫于名勝遺跡之上,具有史料價值,其中有不少記錄或評價了歷史上的人物、事跡,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作用,使人在讀聯的同時往往思及舊事。如瓊山美盈冼夫人廟聯“滅李誅歐,兩世忠貞垂日月;安黎撫越,三朝人杰震古今”,瓊山遵譚馮寶公廟聯“漢俚同心,威震蠻疆雄夷狄;馮冼融洽,捍御郡境除佞奸”。冼夫人是南北朝時俚人首領,歷經梁、陳、隋三朝,嫁于當時高涼太守兒子馮寶,實現俚漢聯姻,聯中敘述了冼夫人的事跡并歌頌其功績。
海口景觀楹聯具有教育價值。第一,思政教育,銘記革命志士的犧牲,深思今天生活來之不易,后輩更當砥礪前行。第二,楹聯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和思考,蘊含有益的人生導向,對世人有教化作用和指導意義。今海瑞公墓內有揚廉軒,上有聯“三生不改懷今古;萬死常留社稷身”,此聯為海瑞所作,體現出其對國家社稷的忠貞。五公祠園區內的瓊園有洗心軒,上有民國朱為潮所作聯“一水可曾將耳洗;纖塵絕不上心來”,追求的是耳清心靜的理想境界。府城鎮興賢村有“廉讓泉”,上有一清代聯“廉泉清可鑒,讓水靜無波”,告誡后人泉清可鑒,當作廉潔之士。
海口景觀楹聯有的是近現代人所題,但古人所題也很多,多題寫于名勝古跡之上,像蘇公祠、五公祠、丘濬故居、海甸仁心寺等分別被列為省級、國家級、國家級、市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景觀楹聯也是一種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游資源。楹聯既可以幫助游客了解景點,又可在觀看品讀之外,配合實現多樣化的具有趣味、特色的旅游形式,如特色留影、觸摸祈福、摹寫體驗、楹聯拼對或是楹聯創作等。海口景觀楹聯表達自然風光類的不多,但現代文人創作了很多詠嘆自然風光的對聯,如詠濱海椰林聯“暮靄蒼茫,脈脈含情椰漫舞;明娥皎潔,頻頻會意海低吟”等,文思絕妙,體現了該處景點的特色和神韻,所以可以適當補充體現到景區景觀當中。
通過景觀楹聯我們可以看到海口這座城市的歷史和人文特色。景觀楹聯中所涉及的歷史名人以及他們所展現出來的精神氣質,也是海口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如維護統一,堅守家國大義,對人生進行智慧思考,鼓勵踏實肯干、積德行善等。景觀楹聯中有關民間信仰的部分,體現出民眾希望得到神靈、祖先庇佑以及對英雄的崇拜敬仰。此外海口還有一些村鎮街巷閭坊聯,如府城明代古街靖南街有一清人所作聯“文星連紫氣;彩筆點青云”,正因為有對聯的文字闡釋,歷史古街或是古村、古鎮的文化意蘊才得以彰顯。
處在自貿港建設這一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前,海口將是一座日益國際化的大都會。海口市的景觀楹聯具有豐富的內涵,以及涉及歷史、教育、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多方面的價值作用,從而帶給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有助于塑造其城市形象,樹立起立體的獨特的城市品格。海口景觀楹聯是這座城市的軟實力,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是人們了解這座城市的窗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