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瓊 ,奚瑾磊 ,劉 娟 ,李 柯 ,樂 江 ,韓 莉
(1.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1;2.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藥理學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是醫學生系統性學習藥物相關知識的重要課程[1]。醫學生課業繁重,藥理學課程內容尤為龐雜,學生普遍感覺學習吃力。而臨床藥物近年來爆發式更新,使得藥理學教學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傳統灌輸式教學、簡單的課堂互動已無法滿足師生的需要,藥理學課堂教學亟待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改革[2]。
基于網絡的新型學習方式為高等教育帶來巨大變革[3],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還可以成為聯系學習過程的紐帶、記錄學習軌跡的工具[4-5]。雨課堂是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于2016年共同推出的將教育理念與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的新型智慧教學工具,具有提前推送課件、隨機點名、課堂互動、課后測驗、在線問題解答、數據分析等功能,其操作基于師生熟悉的PowerPoint和微信軟件[6]。
本研究在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課程中開展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將雨課堂應用于課前、課中、課后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并通過收集整理教學數據,分析雨課堂對學生成績等評價指標的影響以及學生的主觀評價,以探討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以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5+3學制學生共153人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8人接受傳統教學,雨課堂組85人接受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
1.2.1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取以教師單純講授為主的傳統授課方式。雨課堂組則采取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具體過程如下:(1)課前:教師于上課前2~3天將課件、視頻等預習資料通過雨課堂推送至學生手機,提示學生進行預習,并利用雨課堂查看學生預習情況;(2)課中:教師通過雨課堂查看學生到課率,并在授課過程中實時推送PPT和課堂習題,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當堂作答并提交;(3)課后:推送思維導圖式課程內容小結,并分析雨課堂記錄的學生答題情況和對重難點的學習反饋,針對性地推送課后習題和臨床用藥案例。基于雨課堂的藥理學混合教學模式見圖1。

圖1 基于雨課堂的藥理學混合教學模式
1.2.2 統計分析 于期末考試結束后統計學生考試成績及重難點章節得分情況,將兩組數據輸入SPSS 25.0統計軟件,計算均數和標準差,并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3 問卷調查 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星在線發布問卷進行調查,獲取雨課堂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主觀評價,同時申明調查結果與考試成績無關。
比較兩組藥理學課程期末考試成績,我們發現并無顯著性差異(見圖2)。但通過成績分布分析結果(見圖3)可以看出,兩組成績分布情況存在一定差異,雨課堂組高分段學生占比高于對照組(90分以上對照組占19.8%,雨課堂組占32.4%),而低分段學生占比則低于對照組(60分以下對照組占10.5%,雨課堂組占2.9%)。

圖2 兩組藥理學期末考試總成績(柱狀圖)

圖3 兩組藥理學期末考試總成績分布(小提琴圖)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雨課堂對學生藥理學學習效果的影響,我們進一步分析了期末考試中學生對重難點章節“心血管藥理”部分的答題情況。對于難度較低的記憶類選擇題,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未顯現出明顯的優勢(P>0.05,見圖4);而對于難度較高的綜合應用類選擇題,雨課堂組學生答題正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圖5)。

圖4 兩組“心血管藥理”章節記憶類選擇題正確率

圖5 兩組“心血管藥理”章節綜合應用類選擇題正確率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相比單一的傳統講授方式或雨課堂授課,學生更樂于接受兩者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49.57%);多數學生認可雨課堂在藥理學課程主要章節教學中的適用性;在目前所開展的藥理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能在10分鐘之內完成課前預習,這與我們預期的不過多增加學生課前學習負擔的結果相符;在多種預習資料中,提綱式呈現教學內容的預習課件最受學生歡迎(73.91%)。對于雨課堂的功能,學生最喜歡習題實時發布功能,而對單項選擇題這一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題型接軌的當堂考查形式學生接受度最高(91.30%)。在雨課堂發布的課后學習資料中,學生認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臨床用藥案例(74.78%)、各章節的思維導圖式小結(76.52%)和課后練習題(73.91%)對藥理學學習的幫助作用最明顯??傮w而言,學生普遍認為雨課堂有助于提高藥理學學習效率(66.09%),鞏固所學知識要點(73.04%),因而愿意在后續學習中繼續接受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80.87%)。

表1 學生對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的主觀評價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藥理學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知識、提高對重要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能力方面有明顯優勢。同時,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優秀率和合格率。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為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構建了一個高效的溝通橋梁,可實現“課堂互動永不下線”。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將傳統面授和在線學習有機結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加強學生和教師的溝通,利于對學生的個體化培養,最終實現教學相長[7]。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徹底打破藥理學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邊界,保證學習的一貫性,并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將引領藥理學教學改革,并可推廣至其他醫學課程教學中,改變繁重枯燥的醫學課程學習現狀,推動高等醫學教育邁入智慧教學的新時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