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茂
摘 ? 要: 近年來,報考高校招生藝術類聯考的高考生逐年增加,與藝術類大學畢業生逐年下降的就業率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背后藝考市場的不良發展態勢,教育部門針對此現象出臺新政,對藝考市場及時進行降溫,如何應對這一變化成為藝考培訓班要面對的問題。本文結合甘肅藝考市場發展現狀,對藝考政策的變遷進行解讀分析,對甘肅的藝考培訓班如何應對這一變化帶來的沖擊進行分析,對未來藝考市場的發展方向進行預測,給藝術培訓行業的發展策略調整提供參考。
關鍵詞: 藝考 ? 政策 ? 經營 ? 藝術教育
近年來,報考藝術類聯考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藝考培訓市場一片繁榮景象,但過快的發展帶來了很多衍生問題。2018年12月31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對于藝考熱的現象及時降溫,表明了國家教育部門促進藝考市場良性發展的決心。對于藝考培訓學校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也是社會法則,如何應對新政策的變化成為每所藝考培訓學校考慮的問題。
一、甘肅藝考市場發展現狀
甘肅的藝考培訓市場每年都在擴大,2020年甘肅藝術類專業統考共計報名21253人。其中美術與設計學類11147人、戲劇與影視學類3296人,音樂學類4629人,舞蹈學類2181人。藝術學校在甘肅遍地開花,無論是民營的藝術培訓學校還是私人教師,越來越多地投入每年的藝考培訓中,民營的藝術培訓學校以此為主要經營業務,藝考市場的繁榮促進了藝術培訓學校的發展,初具規模的學校主要有芳華藝考、蘭州華約藝考、蘭州華藝教育等。各所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每年能夠給這類民營學校帶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收益。開辦的學校越來越多,招生的學校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只能通過不斷調整經營策略降低入學門檻,吸納文化成績較差又想藝考的學生,忽視學生的專業水平,造成學生的水平質量參差不齊。雖然符合了學校的經濟利益,藝術培訓帶有功利性,但從教書育人的長遠目標來看,不符合社會效益,對于學生的成長不利,造成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矛盾,經濟效益應建立在社會效益的基礎上。這種現象在國家教育部門的政策調控之下,到2020年,藝考市場可能迎來緊縮,學校辦學方向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否則將會跟不上變化,導致被市場淘汰。
二、藝考政策變遷與解讀
對于目前藝考影響最大的文件主要是2018年12月31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與其中一并提出的文件《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基本要求》(以下簡稱為《要求》),其中對于藝考市場發展方向影響的三條規定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與藝術專業分數要求提高;二是統考分數權重提升,三是對特殊專業人才的重視與培養,在此圍繞這三個方面解讀2019年藝考改革的變化。
(一)對文化與藝術專業分數要求提高
文化與藝術專業分數的提高在這份文件中體現在《要求》“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的第四小點“藝術類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中,其中提到“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則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甘肅屬于本科第二、三批次未合并的省份,如果按照這一方法計算,意味著2018年藝考生的高考本科分數線應該為327分,實際當年的分數線為305分,假設2019年文化分在2018年的基礎上持平,那么2019年的藝術文化分數將會漲20分左右。在藝術專業要求方面,成績要求逐年提高,以音樂學專業為例,2018年要求聯考分數為350分,2019年要求分數為352分,對藝術生的專業水準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計劃藝考的學生,打擊投機取巧的行為。同時對藝考生的文化成績要求更高,在學習藝術的同時提高文化水平。
(二)聯考分數權重提升
2019年藝考體現出的一個明顯變化為校考規模的縮減,聯考分數權重提升。藝考包括兩個部分,分為聯考和校考,聯考指的是甘肅省內的高校統一聯合藝術考試,每年在西北師范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進行,一場考試的成績可以用來報甘肅省內高校和部分省外高校,都以這個分數為準,校考是部分省外院校和國內專業藝術院校單獨組織的考試,考試結果僅對所報考的學校有效。
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在2019年9月29日公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甘肅省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自2020年起,我省藝術類專業統考結束后,將劃定各專業統考合格線,與統考成績同時公布,考生統考合格后才能參加相應專業的校考。在《要求》中談道:“省級統考已涵蓋的專業,高校一般應直接使用統考成績作為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確有必要補充考核的藝術類本科專業,高校應面向省級統考合格生源組織校考。省級統考未涵蓋的藝術類專業,高校可組織校考。”文件的意思是無論省內外的高校原則上都使用聯考成績,實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才能申請單獨組織校考,這一點非常明顯地在考試過程中反映出來,在2018年美術類藝考時省外院校來甘肅組織校考的高校有83所,到2019年僅有62所高校來甘肅組織校考,銳減了25%,剩余的全部轉為直接采用聯考成績。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響,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在甘設點組織藝術類專業校考院校均調整了考試方式及考試時間,僅有7所省外院校在蘭州文理學院進行校考招生,最直接的影響是對于聯考成績發揮不佳的學生而言考試機會變少,校考變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報學校每所平均下來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競爭僅有的幾個名額,錄取的概率十分低,對學生信心的打擊很大,對于藝考培訓機構安撫學生的情緒造成難題。
(三)對藝術專業人才的重視與培養
《通知》中顯示出的第三個重要信息變化在于加強了藝術專業人才的重視與培養,《要求》中談到設立高校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藝術團不同于普通藝術類招生,高水平藝術團入學后藝術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有著所在院系和藝術團的雙重身份,要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節目。選拔的人數更少,招收高水平藝術團的高校中有許多名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等,高水平藝術團的招生要求可以是藝術類學生,也可以是非藝術類但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對于非藝術類在文化本科分數線的基礎上相對少20分—40分,對于藝術類考生可以是相應報考學校的本科批次線分數的75%。因此,相對于普通藝術類招生而言,高水平藝術團對于生源質量要求更高,既要求有高水平的藝術能力又要求有較高的文化水平。
可以看出,教育部門對于真正有藝術專業能力的學生,依舊采取鼓勵的態度,給予更多的機會,這份文件的發布是宏觀調控對于市場的控制和調節,在各類高校藝術類專業年年擴招的情況下,仍遠不能滿足報考學生的要求。此政策的出臺目的就是控制越來越多的藝考人數,精簡考生隊伍,讓不適合學習藝術僅僅是為了高考而選擇學習藝術的學生知難而退,能夠在真正適合學習的環境中發光發熱,使有藝術水平的學生進入藝術高校學習,畢業后能夠為社會創造文化經濟價值。
三、藝考培訓機構應對策略
藝考改革文件的出臺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絕對優勢,面對錯誤傾向發生時能夠及時調整方向,使市場的發展回歸到正軌。但對于藝考培訓機構來說,這次藝考改革是一次嚴峻的挑戰,倒逼藝考培訓機構調整,以便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因此把握得當便成為藝考培訓機構發展的機遇。
(一)把控生源質量
既然文件的頒發是為了提高藝考生源質量,那么藝考培訓機構就應從把控招生的生源質量做起,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數量不注重質量,攤大餅式的招生已經不能適應最新的形勢變化,應該從以往的拼數量取勝轉為拼質量取勝,倡導精英化教學。
這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是在招生中注意選拔較好的苗子、適合學習藝術的學生加以培養,以音樂課程為例,學習鋼琴需要常年積累的功底,如果在藝考前一個學期僅靠幾個月的突擊式訓練很難達到相應的專業水平,最終耽誤的是孩子寶貴的高三學習時光。有過學習基礎和有天賦的孩子對于音樂和鋼琴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考取大學的概率比突擊訓練的同學高得多,因此他們必須通過藝考實現追求,這是藝考機構在招生過程中要拿下的優質生源,因此入學考試可進行測試,如基本功和天生的樂感等,從而淘汰一批不適合學習音樂的學生。由于招生人數少了,培訓班的規模隨之縮減,可以對入學的學生適當提高收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生源減少帶來的經濟損失,但這種損失只是暫時的,生源質量的提高最終結果必然是升學率的提高,培訓機構的口碑建立起來對于拓展生源也是良性循環,達到適應市場新環境的目的。
(二)改善課程、報考結構
聯考分數權重的提升,聯考的意義變得尤為重要,往年藝考生聯考失利還有校考可以翻身,但最新政策出臺之后要求必須重視聯考,聯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藝考生的一年努力能否得到回報。以往校考中重視主專業和其他科目的比例不一樣。以往的培訓機構雖然說以統考為重心,但也要兼顧校考中不同學校對于專業的不同要求,但是聯考的考試分值比例一直比較穩定,因此針對聯考調整課程結構非常有必要。以音樂類聯考為例,聯考各專業滿分為500分。A1組為音樂學專業、A2組為音樂表演專業,考試分值計算為:總分=基本樂科×10%+專業主科×90%;A3組為錄音藝術專業,考試分值計算為:總分=專業綜合能力×30%+面試×40%+基本樂科×30%。對于這種分值結構藝考培訓機構應該根據不同的專業調整各個科目之間課時的比例,對于A1組和A2組的學生應該側重主專業的學習與培養,而對于A3組的學生則應該各方面都要綜合培養,如專業綜合能力、面試的技巧和視唱練耳等副專業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們更了解考試內容。
對于十分有能力的學生,不管政策如何變化都不應排斥校考,校考固然有難度,但作為好苗子應該多嘗試報考,如中國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和魯迅美術學院等國內幾十所擁有自主招生權的專業藝術院校,甚至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包括高水平藝術團等形式的招生,使升學率最高化。
(三)收入來源多元化發展
藝考培訓機構要存活下去,就必須有收入來源,藝考改革之后可能會迎來藝考熱降溫后的寒冬,隨著生源的減少,以往單一依靠收取學費的收入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改變以往單一的收入來源,往多元化方向發展才是藝考培訓機構的出路。
藝考培訓機構可以利用現有資源實現多元化發展,包括商業藝術表演、賽事活動組織、藝術相關產品銷售等方面。藝考培訓機構有相應的人脈資源,音樂類藝考培訓機構可以組織聘請國內外知名的歌唱家舉辦學術交流類型的音樂會或組織專業藝術比賽,面向培訓機構和社會開放,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平臺,開闊了藝術視野,另一方面社會或學生自愿參加音樂會或比賽會形成一定的資金收入,實現多元化盈利。作為美術藝考培訓機構,教師或學生完成的優秀作品,可以開辦專題畫展或與美術作品專賣商合作,以出售美術作品的形式補充資金收入。另外,藝考培訓機構還可以由專業教育方向往素質教育方向發展,兒童、青少年、社區、老年人群體等都是素質教育可以利用現有資源開拓新收入來源的有效對象。
四、結語
當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藝術教育發展越發繁榮,政策越來越完善,藝考改革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進入更良性的可持續發展軌道。藝考培訓機構應該積極應對這一變化,不斷調整、不斷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堅持教書育人的核心動力,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方針,提高教育水平,完善產業結構,抓住機遇完成蛻變,在實現經濟價值的同時更好地實現社會價值,促進整個藝術培訓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使孩子們在藝術的滋潤下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楊.藝考政策變遷的多源流分析[J].林區教學,2017(08):120-122.
[2]王鈺,郝爽,曹寧,李明珠,陳青,張斐然,王文娜.藝考四十年風云錄[J].藝術教育,2017(Z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