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思政話語體系本身的重要性且網絡的高速發展,使得對原有思政話語體系進行提升和創新成為重要環節。本文從互聯網和輔導員思政教育的意義、難點及創新為要素,探索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政話語體系的內涵,研究其困境和創新路徑,為其他高校網絡思政話語體系的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政話語體系;創新研究
話語是輔導員進行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網絡的高速發展,為輔導員的構造提供了許多的便利,但是也增加了很多未知的挑戰。廣義的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是指“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溝通、交往、宣傳、描 述、評價等活動以達到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言語符號系統”[1]。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對原有思政話語體系進行提升和創新迫在眉睫。
一、高校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的意義
大學生是我國最大的網絡消費群體之一,他們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結交伙伴,緩解自己的各種壓力。網絡深深吸引著大學生,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政治思想都可能會造成消極影響。因而,必須增強大學生的網絡思政教育,加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網絡思政教育是一種相對新穎的教育方式,是我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的一種進步的表現,其教育方法和運行方式上都有著巨大的市場競爭優勢。教育形態方法上網絡思政教育比傳統的思政教育更加新穎,增加了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以這種互聯網的形式金星教育,會使學生們寓教于樂,更加樂于接受以前不愿意接受的枯燥的知識,為大學教育開拓了新篇章。
二、高校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的困境與難點
(一)互聯網的交互性對輔導員思政教育的挑戰
在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 相對于學生具有絕對的權威,享有“話語霸權”[2]以老師為主體采用專業的政治語言來當方面的輸出,導致學生與輔導員經常會陷入一種對立的矛盾之中。互聯網的互動式教育方法,使思政教育的時效性,自主性都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們感受到了對話平等,而這是傳統思政教育的一個巨大弊端。
(二)互聯網的開放性對輔導員思政教育挑戰
傳統的思政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且大多數是來源于政治和歷史等教育領域,沒有時效性話題較為單一,無法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和興趣,這種思政教育形式往往只是輔導員的自說自話,極易引起學生們的反感。互聯網打破了這層屏障,拓寬了思政學習的領域,并更加注重于時事新聞,也更加注重于學生們的看法。輔導員的思政話語體系進行全新的構建,來適應這種互聯網的開放性,是我們面臨的又一難題。
(三)互聯網的多元化對輔導員思政教育話語能力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的主角逐漸變成了掌握信息最迅速的大學生,在這種信息更迭迅速的時代,輔導員的話語體系也要進步,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同時,由于互聯網上信息冗雜繁多,對心智不成熟的大學生有著消極影響。而這時候也需要輔導員幫助同學們鑒別不良信息,這也對輔導員提出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實踐中提高思政教育話語的能力,防止學生受到錯誤觀念的干擾,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網絡思政話語體系的創新路徑及探究
(一)增加話語厚度
列寧在1923年論述俄國教育科學問題時曾這樣說: “應當堅決拋棄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字眼。”[3]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這個國家的政治思想水平,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4]。在大學這個塑造人生觀的最后時刻,作為輔導員更應該引導學生們有一顆堅定的愛國心,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5]。增加話語厚度,用簡明生動的語言,給予學生們有思想有深度的思政教育。
(二)加強話語力度
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語言感染力。而這就要求輔導員對時事熱點,社會新聞有足夠的了解,并能針對時事新聞發表自己的看點,用言語的力量引導學生們。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過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需要輔導員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有精準的把握。當代大學生越來越成為網絡世界的一份子,在這個虛擬空間中,大學生和輔導員的身份不再具有階級差異,而是逐漸平等化,這就需要輔導員加強話語力度,增加話語黏度,吸引學生主動接受思政教育[6]。
(三)提升話語溫度
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輔導員承擔起了紐帶的連接作用。作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傳播者,溝通師生感情,建設交流橋梁是十分重要的。當前,高校輔導員的絕對話語權依然保留著,依舊是單向輸出的教育方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提升話語溫度,了解時事,關心受教育者的心理,將講述和傾聽結合,找到雙方感興趣的共同話題,以真誠平等的態度,走進學生的生活,以多重身份進行溝通交流,使教育更加親和。
四、結語
在任何時期,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做出適應性改變,針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政教育也要做出適當的改變與創新。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改善話語體系,才能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 蘇蘭,等.新時代輔導員話語體系的解構與重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
[2]劉麗萍.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優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47-49.
[3]劉剛. 強化思政教育話語表達[N]. 光明日報,2019-8-27( 2) .
[4]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光明日報,2019-3-19
[5]向宇森.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優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04):35-38.
[6]杜賢贊,程亞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話語親和力提升路徑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0,29(01):24-27.
作者簡介:李林嬌(199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2020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20SJB0026
2019年度江蘇省教育系統黨建研究會課題,項目編號:2019JSJYDJ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