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張桂玲 燕紅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涵蓋了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的教育,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學科交叉性強。因此,如何緊密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是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本文基于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一套適應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需求的多層次、多形式的化工類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方案,在夯實專業基礎的同時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推動雙創升級,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1]。目前,創新創業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動力,著力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高校如何落實改革目標、對接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成為現階段開創教育體系新局面和人才培養新格局的緊迫課題。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仍有很大改進空間[2],包括創新創業意識[3]、課程設置[4],創新創業師資力量[5]、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度[6]等。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本文針對目前課程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化工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設計,使創新素質、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一、課程體系的設計和構建
(一)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設計和優化課程體系
以工程認證理念和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調整模塊,準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以創新創業為導向設置課程體系,強化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平臺課、方向課、選修課和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關聯,進行課程體系重組。在人才培養模式設計和運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針對專業優勢和特色進行查找,明確優勢和不足,對培養模式進行重復刪改,持續調整課程體系。
(二)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為抓手設置教學方式
首先,在實踐教學中,鼓勵教師對原有的實踐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深入挖掘各專業特色,緊密聯系市場對專業的需求,開設創新創業的實訓環節。其次,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翻轉課堂、案例教學、O2O模式、項目驅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再次,鼓勵任課教師使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課程教學,如慕課、在線課堂、在線資源庫、仿真軟件等基本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最后,推進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將那些自身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組織起來成立創新小組,配備專業導師和創業導師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及時發現學生想法中的閃光點并加以正向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同時能夠激發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熱情。
(三)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為目標設計和優化教學內容
首先,通過專家座談、企業參與、學生反饋以及課程組研討等形式,對具體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設計,形成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內容涵蓋畢業要求指標,與培養目標中的核心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相呼應的,可操作可評價的課程體系。其次,根據優化后的課程目標,細化課程大綱內容,如課程描述、教學定位、案例設計、知識點與學時分配等。再次,將課程內容細化為單元教學,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具體化、教學環節和教學思路系統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靈活化、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和知識綜合化。
(四)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根本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共進
不能簡單地將“思政教育”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應該包括科學精神、人文素養、邏輯判斷,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和理解。應根據專業特色和課程特點來確定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點,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等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大學所有課程都承載著培養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要把品德培養、素質培養作為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將“誠信”“務實”“求真”的科研精神和道德素養作為德育元素融入到專業知識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杜絕數據篡改、學術造假等不良行為[7]。要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并非易事,需要選擇貼切且有深度的教學案例,以“鹽溶于湯”的形式呈現在課堂教學中,避免生拉硬套,牽強附會。
(五)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制定新的考核模式
創新考核機制和考核手段,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建立教學效果長期評價模式,在考核內容上增加工程應用及創新方面的考核。在培養方案中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予以鼓勵,鼓勵任課教師采取新的考核模式,學生的創新創業過程評價可以折合成課程學分。
二、結語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要充分遵循教學規律,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環節更好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創造力、發揮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 2018, 12:16-19.
[2]崔偉,施衛,韓冰源.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0,21: 80-81,84.
[3]梁華,王莎,唐佳.“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人才培養, 2019,10:84-85.
[4]車力木格.“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 2020,9:165-166.
[5]韓瑜.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與課程建設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0,10: 78-79.
[6]宋根壯,韓伏彬. 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新探——以衡水學院為例[J].衡水學院學報, 2018,1:79-82.
[7]許彬,謝勝旺,李斌,李杰.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的“實驗設計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2019 (19):119-120.
作者簡介:
李佳(1978,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GJB13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