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會存在很多問題,再加上相關部門對校企合作辦學的執行力度不足,很多地方的管理部門對校企合作辦學的權威力度也不強,各大高職院校對于合作辦學的動力也是不足的,高職院校聯合校企合作的教學力度也是不強勢的;所以本文對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的障礙和對策進行了分析,本文首先闡述了校企合作辦的體制機制,其次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究,最后對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的對策分析進行了一一列舉,希望能夠幫助到相關人士。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引言:國家的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的政府指引,去進行參與制度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的政策,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的障礙問題;這些障礙歸根結底都是利益問題所造成的,因為投資辦學的教育沒有更直觀的有效,也不可能帶來快速的經營利益,所以才會給政府帶來一定的困擾,讓企業和行業不為,所以學校在此應該大有作為。如果高職院校打消了各種校企合作辦學的機制的話,可以讓高職教育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所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的推進力度不夠大
高職教育規模的擴張要和學校的資源相互匹配,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和教育的質量;但是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夠平衡,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到大城市發展的概率變高;每年有高達幾萬名的高職院校學生去其他城市發展,本地城市或許也容納不下這些學生的發展,另外許多企業從管理成本等角度來說,很多企業都會選擇舍近求遠的招聘方式,這也是導致本地學生過多的原因之一,這種情況也是不可避免的;這讓相關部門想要辦的事情會很多,如果沒有超越極限的話,很難去主動協調高職院校的有利資源,也很難讓地方管理部門用政策去協調;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每個地區的高職院校都有搶占名額的情況發生,相關部門也很喜歡看到這種情況發生,這就可以讓有限的資源用到必要的工作領域當中[1]。
(二)企業的投入辦學力度不高
企業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主要接納單位,也是要跟高職院校一起合作辦學的倡導者和參與者,但是實際的工作中,很多企業都是在敷衍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辦學,導致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校企合作辦學不能夠直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且國家在公辦高職教育中對產權的界定也是不明確的,更別說是其他制度了,其次學校所追求的利益和企業所追求的利益二者之間不能夠有效地對接,而且校方的合作辦學也沒有一個完善的制約,再次,對于崗位的標準來說,而這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健全機制,入職門檻低導致員工的選擇上有很大的余地;最后,校方的質量也沒有得到企業的認可,企業合作意識淡薄, 企業愿意接收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管理的成本,并且提高管理水平,以此來帶動企業法發展進度,提高校企聯合辦學的能力。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的對策
(一)宏觀調控是推動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關鍵
地區的相關部門應該從戰略的角度出發去考慮的企業的發展,還要統籌校企合作辦學,將校企合作辦學作為經濟發展推動的主要手段,以此來達到共贏的目的;相關部門可以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做出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的管理制度,明確校企在辦學過程中職責和義務,頒布崗位準入制的剛性標準;還要對企業投入高職教育的物力財力,完完全全的接納崗位的學生,對于在校內得到的收入,企業應該與學校共同開展新技術的研發工作,企業還應當支付保險費用,并且要有優惠政策,以此去調動行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還應當適當放權,去制定崗位標準,并且還要進行技能考核,還要去擴大學校面向社會招生的自主權;相關部門還要跟實際情況去結合地區的發展特點,去進行結構調整,還要制定出一個企業和校方合作辦學的共享資源平臺,提高共享資源的速度,及時發布人才需求信息交流,加快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渠道, 構建企業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自身的機制;支持公辦高職院校的改革制度,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允許企業參與分紅,還應加大推廣力度[2]。
(二)推動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的創新
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還要順應企業的發展,簡而言之,要完善校企合作辦學的架構,應該去建立企業辦學的主題,構建能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的動力驅動機制,還需要滿足企業的利益需求,還應有一系列的獎勵機制;企業內部發展戰略必須要有高職院校的助力,需要學校與企業之間增強技術開發的創新能力,實現企業科技創新戰略;還要推動現代行業的制度改革,讓企業能夠提高自身在市場的競爭能力,穩定綜合實力, 在此基礎之上去完善高素質適用型人才的資源結構,解決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給高職學校并且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還要助力于企業參加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核心資源問題,開拓企業的生存空間是必要的條件之一,崗位的人員不僅要有尋求知識的能力,還要擁有現代化技術的能力,一同達成共贏的模式。
結論: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校方企業合作辦學的障礙是一定存在的,而且障礙層出不窮,如果僅僅只想要教育部門和學校去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力度是不可能實現的,感情和人脈關系來維持也是短期的,校企合作辦學不通過企業和校方合作解決是不富有生命力的;只有在校方和企業能夠達成共識的時候協調統一行動,才能讓校企合作辦學富有生命力并且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緒鵬,周京,李揚.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體制下精準化人才培養反饋機制的構建[J].模具工業,2020,46(06):74-79.
[2]李慶陽,張寶光,李欣.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研究——以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9):196-197.
作者簡介:鄧玲,女,1989年10月,廣東,漢族,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職業教育資源研究,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