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科英語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教育新方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環,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對預科英語教學進行探討,分析預科英語教學在高等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并且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策略,能夠有效地提高預科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預科英語;預補:策略
【作者簡介】劉日波(1970.08-),男,朝鮮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由于現代社會生活中信息化快速發展,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英語作為語言信息交流的重要載體之一,已經漸漸成為社會生活不同領域都會使用的語言。在我國,英語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科英語教學一直面臨著兩極分化的問題,這跟學生的來源地發展情況以及英語學習背景是有一定聯系的。民族預科班是為高等院校的專業知識學習提前打下良好基礎的教學教育模式,課程雖然更側重于趕超高中課程,但是教學目標與將來的高校專業學習是有聯系的。預科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主要是文化課程,但其教學目的不同于一般的學科,并且其教學內容跟未來的專業學習之間也存在差異,相關教育部門根據預科教育的特點和基本要求統一編寫教材,納加入教育管理體制中,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切實實施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預科英語的成效。
一、預科教育
教育部、國家民委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開展預科教學,為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預科課程時間通常是一年,對于一些漢語言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根據情況調整為兩年。預科班學生進入本科、專科學校進行專業學習,學制、內容等與其他學生相同。招生方面,在堅持德、智、體考核、擇優錄取的原則下,對于民族預科考生可以適當地降低分數。但是,需要根據不同類型高校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從各地區、各民族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不同的處理方式,降低等級的程度要適當。完成學業、政治成績良好、通過學校考試的民族預科學生,將被直接錄取到相關教育機構進行專業學習。
二、預科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預科英語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預科教育是本科、專科學習的早期階段,它具有備考、適應學習方式的意義,因此,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預科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時間限制等問題。
1.預科英語教學存在的局限性。預科教育主要承擔的任務為本科和專科學校培養少數民族預科學生,預科英語教學是在加強預科學生英語基礎的同時,為預科學生更好地銜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做準備。學生對預科學習本身不重視,認為預科課程只是為了改善教育環境,適應大學生活,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正確,預科課程學習能力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影響預科學習的有效提高,一定程度影響了預科英語教學的質量提升。
2.預科英語在教學中的時間限制問題。由于預科教育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長比較短,想要更加系統地學習大學的英語課程顯然是不夠的。但只是在預科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能達到有效的預科英語教學目的。所以,在一年的時間里,需要夯實大學英語基礎,為正式開展大學學習做好準備。
3.學生基礎差別。因為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所以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差異很大,有些學生英語基礎很好,一些學生基礎相對較差,甚至沒有很好地掌握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因此,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助于實現學生的綜合進步,實現英語教學的真正目標,是當前預科英語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4.教育銜接的問題。預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大學之前適應大學學習方式,而預科學生畢業后會到不同的學校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而不同的學校教學模式方面會有所不同,甚至會有明顯差別,因此,預科英語教學應把預科學習的內容跟大學教學內容、教學標準等銜接起來,將預科英語教學和大學英語教學融合在一起,達到優質的預科英語教學成效。
三、“預補”結合
1.“預”就是在進入大學之前預習大學英語,做好預科英語和大學英語的教學銜接。預科不僅要鞏固好基礎,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英語聽力以及口語、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少數民族預科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分班教學,對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案。
教師應該在預科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不斷地摸索學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促進其英語水平的提高。在預科英語教學中,既要鞏固中學英語知識,同時要積極地擴大自己的英語知識面,使學生在預科教學中全面掌握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成果需要檢驗。周期性學業測驗的目的是更好地開展教學。通過測試,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老師則可依據測試的結果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根據預科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實踐性教學,注重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來完善預科英語教學方式。
2.“補”就是彌補初高中英語基礎。由于預科英語是讓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適應大學教學的課程模式,因為學生的基礎不同,所以在預科英語教學需要在給學生打好大學英語基礎的同時,為學生補上初高中所落下的英語基礎知識。教師應建立起一套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的教學方案,還需要完善對一些基礎差的學生采取的教學措施。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學生每天讀一篇適合自己英語水平的英語文章,看到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把它們記下來,長時間堅持下來,對于英語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夯實英語語法。語法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學生可以每天看一部分語法知識并且熟悉其如何應用。
積累單詞量。要多記多背英語單詞,在文章中遇到不懂的單詞,先不要查字典,可以根據上下文內容猜測一下單詞的含義,因為同一個單詞,跟不同的詞或語句搭配,就會有不同的意思。
多進行聽力練習。學習英語,聽力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過程中,多聽聽英語錄音和英文歌或是多看看英語影視劇等,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輕松有樂趣,長期耳濡目染,學生的聽力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培養起來了。
生活中多使用。學習了英語就要正確地使用它,可以跟同學用英語進行對話或是網絡聊天采用英文模式,生活中處處都有鍛煉英語的機會。
四、預科教學管理的方式方法
1.制訂課堂管理規則。教師需要制訂明確的課堂管理規則,使學生能夠按照規則形成適當的課堂行為,減少或避免問題行為的出現。
2.師生之間加強合作。教師可以跟班干部進行協作管理,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與班干部的合作,可減少課堂上的不良問題和現象。
3.教師掌握教學情況。教師在課前的準備一定要充分,教學目的要明確,并且對于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需要有所了解,從而先從自身開始為學生做好榜樣,減少教學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
4.完善優化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共同參與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教學方法的優化不僅僅是優化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是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優化。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潛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管理。為提高預科英語教學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教師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預科英語課堂的教學管理,采用創新的多種教學方式。同時,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樣才能真正打造一個高效的預科英語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劉亞軍.淺談民族預科英語課堂教學[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 2007(6):96-97.
[2]熊彩蘭.淺談少數民族預科英語啟發式教學[J].讀書文摘,2016 (33):235.
[3]黃芬芬.民族預科英語課堂呈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科學導報, 201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