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2019屆畢業生開展追蹤調查及結果分析,針對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對初次就業工作滿意度不高,存在專業技能掌握不扎實、人際交往能力不強、創業意識弱等問題,提出學校把握園藝專業的發展方向和要求、教師提高社會實踐技能、企業改進人員管理制度、畢業生主動了解和適應新企業及其文化等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園藝類畢業生 初次就業 就業質量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07-0021-03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高職教育的落腳點,就業質量關系到國家發展所需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國家經濟建設中所做的貢獻。高職教育既要實現培養高技能型人才這一職業教育目標,也要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高職院校園藝類畢業生就業區域多數是遠離城市的農業生產基地、基層農技推廣單位等農業生產一線、生活條件較為艱苦的地方,此類專業學生的初次就業率雖然頗高,但是整體呈現低質量就業狀態,往往出現“畢業就轉業”或是“下得去、留不住”頻繁跳槽的現象。這不僅不利于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也與學校的辦學理念不符,將嚴重削弱學生的求學欲望。要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綜合技能型園藝類人才,需要把握高職園藝類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收集整理分析影響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問題,總結出優化園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改善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可行性對策,以期為培養高質量、符合高職教育要求的園藝類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2019屆園藝技術專業已就業半年的畢業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問卷均為選擇題,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2018屆畢業生共發放調查問卷91份,回收86份,有效份數86份,回收率95%,有效率100%;2019屆畢業生共發放調查問卷69份,回收67份,有效份數67份,回收率97%,有效率100%。
(二)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共涉及畢業生對初次就業的工作滿意度、工作單位性質、從事工作的性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專業對口程度、薪資水平、影響擇業的因素、自主創業意愿等八個方面。
(三)數據統計分析工具
本次調查數據均采用EXCEL 201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工作單位性質分析
對畢業生初次就業工作單位性質調查顯示,私營中小企業占57.5%,自主創業占16.5%,私營上市公司占13.5%,事業單位占8.5%,國有企業和公務員各占2%。可見,私營中小企業是大部分高職園藝畢業生初次就業的工作去向,另外還有小部分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在私營上市公司和事業單位工作的比例較低,而在國有企業或政府部門工作的極少。如表1所示。
(二)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從事工作性質分析
對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工作性質的調查顯示,38.5%的畢業生從事技術指導工作,40%的畢業生從事銷售工作,14%的畢業生從事辦公室工作,7.5%的畢業生從事售后服務工作。技術指導和銷售是高職園藝類畢業生主要從事的工作內容。如表1所示。
(三)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就業工資水平與期望工資水平分析
由圖1可知,59%的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就業工資水平為2000~3000元,大于3000元的占15%,5000元以上的為0,低于2000元的占26%;46%的高職園藝類畢業生認為理想的工資水平為3000~4000元,認為4000~5000元的占13%,認為5000元以上的占比9%,認為2000~3000元的占比32%,認為2000元以下占比為0。由此來看,高職園藝類畢業生的工資水平整體低于畢業生的期望水平;與麥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8年高職高專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4112元相比,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就業工資水平整體較低,同時他們對工資的期望值并不高,整體處于合理范疇之內。
(四)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工作滿意度分析
工作滿意度是個體對其工作的情感、態度的綜合反映,工作滿意度的高低反映了工作是否能夠幫助實現個體的價值、滿足個體的需要和興趣,同時,工作滿意度也是衡量員工離職傾向的重要指標。調查結果顯示,71.5%的畢業生對初次就業工作基本滿意,13.5%的畢業生不滿意,僅有15%的畢業生對初次就業工作是滿意的,可見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對初次就業工作滿意度并不理想。這有可能源于他們多在中小企業工作,而中小企業管理中往往存在人力資源管理結構不健全、人員的選拔和配置使用不公平、人才管理理念存在認識偏差等問題;同時,園藝類畢業生多在基層艱苦環境中工作,而他們的整體工資水平較低,與期望工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是造成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工作滿意度不高的一部分原因。
(五)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對初次就業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調查顯示,62%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30%的畢業生存在人際交往困難的問題,33%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團隊合作意識差,15%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在工作中不存在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園藝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有待優化,教學手段有待革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把需要工作的學生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才”是值得深思熟慮的。繼續加強高職園藝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是園藝專業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六)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就業專業對口程度分析
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是驗證職業院校教學效果的方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專業設置是否合理、人才培養是否與企業需求相銜接。對初次就業的專業對口程度調查顯示, 44.5%的畢業生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基本對口,39%的畢業生認為非常對口,9.5%的畢業生認為不對口但也有部分關聯,7%的畢業生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完全不對口。以上調查結果說明,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初次就業對口程度還是較高的,高職院校設置園藝技術專業是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需求的。
(七)影響高職園藝類畢業生擇業的主要因素分析
對影響園藝類畢業生擇業因素的調查顯示,影響園藝類畢業生擇業最大的因素是工作發展空間,次之是專業對口程度,工資水平和工作地點也是不少學生側重考慮的因素。另外,有極少數學生存在就業迷惘現象。整體來看,園藝類畢業生對擇業有著理性的認識,薪酬并非他們擇業的首要標準,他們擇業更看重工作是否能帶給他們更大的發展空間及專業才能是否能夠得到發揮。
(八)高職園藝類畢業生自主創業意愿分析
對高職園藝類畢業生自主創業意愿的調查顯示,26%的畢業生在近三年有自主創業的意愿,51.5%的畢業生對自主創業暫不考慮,22.5%的畢業生表示不會考慮自主創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園藝類畢業生自主創業意愿還是較低的,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受到資金、經驗、技術、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同時一些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主創業,擔心創業風險,從而使他們缺乏自主創業的熱情;二是學校對畢業生的創業支持力度有限,雖然也頒布了相應的機制和激勵政策,但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對策
作為學生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初次就業的質量會影響學生繼續從事本專業的信心及今后的擇業導向。同時,學生初次就業的質量也是影響學校建設、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對高職園藝類畢業生就業提出以下建議。
(一)學校加強社會調查,把握園藝專業的發展方向和要求
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學校要始終堅持“學以致用、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調研和分析園藝類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的工作崗位所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基礎上,構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專業教學體系;以“培養合格的職業人”為核心,真正地“把需要工作的學生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園藝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除了傳統的專業技術技能,也要注重學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的培養,學校可以建議學生選修或者輔修諸如溝通技技巧、電子商務、人際交往、客戶管理等跨專業行業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及管理能力。同時,學校還要加強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專業定位,將就業創業的理念、內容、方法融入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觀,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高職園藝類教師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社會實踐技能
目前高職教師多是大學畢業后直接入職,雖然已掌握了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但缺乏一線實踐的工作經驗,導致實踐技能方面的能力欠缺。園藝類的教學與園藝生產特點緊密相關,受園藝生產周期性、季節性及自然環境的影響,與生產實際聯系更加緊密,這使得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差的問題較為突出,嚴重影響了園藝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應有針對性地安排缺乏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到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的學習、鍛煉,提高園藝類專業教師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從而解決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三)企業改進人員管理制度,做好崗前培訓工作
用人企業要改進人員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員工關系發展的企業文化;同時,要做好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幫助新進人員了解企業的行為規范、福利待遇、可用資源等,更重要的是將企業文化灌輸給員工,使新員工盡快從“局外人”轉變為“企業人”。企業還要重視員工勞資權益保護,根據畢業生的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給予其一定的發展空間,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及對工作的認同感,使畢業生能夠真正地做下去、留得住。
(四)畢業生主動了解和適應新企業及其文化
畢業生在工作中應多學、多問、多了解,特別是要虛心地向老員工請教,積極參加公司舉辦的各種活動,使自己盡快融入企業文化中,把自己轉變為真正的“企業人”;同時,畢業生還要端正就業態度,積極利用好每個就業機會不斷地自我完善,在專業、人際交往、擇業觀念、身體素質等方面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培養自身就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季俊杰.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其權重[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
[2]朱兆平.高職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6).
[3]陸琦,凌丁,伍麗莎,等.農類高職生就業心理指導研究與實踐[J].今日南國,2008(12).
[4]萬慧文.中小企業員工關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管空間,2018(29)
[5]凌成樹,仇大勇.高職學生就業理念及心理瓶頸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4).
注: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育科學研究課題(YJJ1737)
【作者簡介】張慧娜(1983— ),女,漢族,河南新鄭人,碩士,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學與園藝系講師,研究方向為園藝技術專業課程教學。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