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楗
【摘 要】“教學做合一”是我國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在教中學、學中教發揮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突出體現了個人能力培養、思維模式養成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的要求。本次研究深刻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下的教學活動組織設計。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做合一;核心素養
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改變傳統教育迫在眉睫,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的探索和思考陶行知先生研究出一種符合國情的教學理論,主要是指基于“教學做合一”拓展和延伸出去的教學指導思想,豐富了生活教育理論的深度,促進了初中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教學做合一指導思想的內涵
“教學做合一”作為一個理論名詞具有豐富的內涵,主要論述是指根據事情的做法學習和結合事情的學法進行教導,教師主要負責“教”的層面,學生必須主動“學”和實地“做”才能實現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構建。整個的教學思想中“做”是“教”的核心也是“學”的關鍵所在,“教學做合一”理論真正把理論、教學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彰顯了生活教育理論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在實現思想和行動統一的基礎上進行語文教學,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重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運用語文知識,教師的教要實現語文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避免“灌輸式”教學的持續性存在阻礙初中學生的順利成長和能力提升。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強調在教中學、學中教和學中做,要求初中學生親自動手“做”來形成自身的認知,符合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內容,有利于發展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初中語文的實地教學中教師要應用“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教學,逐步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人性化和自主化,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實現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教學做合一思想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更新初中語文教學理念,科學引入教學做合一思想
初中語文學科進行“教學做合一”過程中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引入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教師只有真正把教與學兩種方法密切聯系起來,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逐步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真正把教師和學生放置于一個平等的位置實現了民主課堂的構建。整個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融入到學生群體中,采取鼓勵和批評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解讀,使得成為學生可以信賴的朋友和伙伴,了解初中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學習特征后應用“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語文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學中還要對課堂進行開闊提升學生的創新力和思維性,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主動獲取新知體驗到成功的快感。
例如,初中語文的閱讀和寫作一直以來都是難以突破的重點內容,教師要針對實際的教學情況科學引入“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實踐,打造積極向上的語文教學課堂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像在語文學科作文教學《我和我的父親》半命題作文時,教師可以結合初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來進行審題和寫作教學指導,通過正反描寫、細節描述、神態動作描寫等多個方面來刻畫一個真實的父親形象,最重要的是初中學生可以在教學中感受到教的重要性專注于授課環節實現聽力效率的飛躍式提升。
(二)秉持科學有效實施原則,豐富教學做合一理論深度
“教學做合一”思想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的探索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豐富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體系的基礎和方法論實現了語文教學的生活化,逐步發揮了初中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應用中應當秉持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實踐性原則,教學做合一思想來源于語文教學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旨在激發興趣和增強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第二,統一性原則,教師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事件進行引導教育可以實現完整性教育;第三,創造性原則,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富有創造能力對于學生進行提問教學,整合學校、社會和教師的全部力量最大程度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
例如,“教學做合一”思想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必須發揮教師的創造力,精心設計和準備引導工作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像在教學初中語文《祝福》時,教師要求初中學生完成課前的預習準備工作,初步熟悉和掌握課堂內容以進行問題驅動性教學。比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幾個問題:大家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命運背后展示了哪些社會現狀?如果生活在新時代祥林嫂的命運會不會發生變化?教的過程中進行提問可以激發初中學生思考和表達的欲望,積極引導初中學生進行主動學和自主看,有利于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鼓勵初中學生主動學習,發揮教學做合一激勵作用
對教學做合一思想進行深度解讀詳細論述為主動、協作、研討等內容,合理應用于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環節扭轉了“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開闊語文視野增強的創造力。有效的“教”從情感程度刺激了初中學生的語文興趣,在符合學生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進行驅動性教學可以促使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在學和做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分析找出疑點并動用一切力量進行求證,在這個過程中初中學生的能力無形之中得到了鍛煉。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后初中學生會逐步提高數學自信心,增強學習動力可以進行主動讀寫和協作創新。
例如,語文是一門和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語言素養、語言組織能力和應用能力都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需要簡簡單單進行重復性的實驗以探索一條最適合初中學生的語文教學途徑。像在教學七年級語文上冊《春》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春天的圖片、美景和播放關于春天的景物進行教學導入,針對具體的語段或者段落教師可以合理進行鑒賞教學,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探索寫景的技巧以應用于后續的作文寫作中,對文章進行精讀、拓展和反思總結實現了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四)充分打造高效活力課堂,提供教學做合一實踐機會
初中語文的教學以教材為依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針對課堂教學教師有必要挑選合適的素材并進行拓展要求,使得初中學生可以隨著身心健康發展獲得所需的營養,充分打造一個活力四射的課堂具有很大的價值。多媒體的應用不是必須的,而是僅僅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必須深入理解“教”才可以掌握專業的教學技巧,學生懂得“學”和“做”以后會積極投身于實踐環節,在營造的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教師給予適度的答疑解惑凝聚了班級的向心力加強了初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人文素養增強對世界的感知和認知。
例如,緊緊圍繞“做”來構建高效課堂必須結合教學實踐進行設計,依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創設可以發揮主動性的氛圍,提供足夠多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應用語文。像在初中語文教學文言文《兩小兒辯日》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播放相關的“辯日”影視資源,輔助小學生進行理解和感悟可以懂得文章的核心思想,以學促教、以做促學成為系統性的教學模式實現了高質量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應用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教育工作符合實際情況具有實用性,特別是在新時期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和國家輸送高素質人才,語文學科教學中實現“教學做合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性能力提升了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呂燕.“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84):147.
[2]汪群燕.教學做合一:在探究活動中發展兒童的核心素養[J].知識文庫,2018,(16):189.
[3]王妍琳.教學做合一,讓語文課堂更精彩[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