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寫作能力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世界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組織方式。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說,充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提升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一環。其中,最有效的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本文結合作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展開論述了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習動力的具體方法,希望對小學語文教育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寫作興趣;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今中外,凡是在專業上有顯著成就的人物,不論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或者是文學藝術方面的,其重大成就的取得都與他們對所從事的工作具有濃厚的興趣分不開。這些成功的實踐者們,在談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時,都一再強調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保有充分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1]。興趣是學習成功最好的引領者。
孩童時代的生活多是豐富多彩的,這些生活實踐本就是作文寫作最好的素材。然而。就長期的教學反饋來說,很多學生都怕寫作文,很多人甚至一聽到寫作文就唉聲嘆氣,有的說沒有材料可寫,有的說不知從何下筆,有的說字數太多了難以達到要求,歸結其真正原因多是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貫穿有關寫作知識,特別是在習作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結合本人教學實踐,淺談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幾點見解。
一、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有創意,擇好素材
常言道:材好一半文,因此,寫作素材的選擇十分重要。如:在寫塑造好人好事的題材時,許多學生會選擇“拾錢”,這一素材是他們覺得最耳熟能詳的,但寫起來大多千篇一律,都是硬搬硬套,缺乏創新。其實,我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由于觀察事物思維的局限性,學生對那些熟悉的生活素材忘得一干二凈,“拾錢”記憶最深刻。生活中事物呈現眼花繚亂的復雜性,但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發現同一事物的不同特點。比如,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談談對圓的設想。學生們思路開闊,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自然的角度看,有太陽、地球、月亮、山洞等;從水果的角度看,有李子、西瓜、蘋果等;從體育用品的角度看,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這樣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可發據的素材多了,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寫起來自然能夠達到數字要求,并且做到有理有據,中心突出。
除此之外,加強半命題作文的訓練,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我的第一次----》,教師不做任何提示,讓學生自由選擇。一般情況下,學生選中“洗碗”、“洗衣”、“做飯”“搞衛生”等題材往往占三分之二。這類素材較為稀疏平常,且難以寫出新意,因此,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老師看了大家所選的題材,多是洗碗、洗衣、做飯這些家務活,這些都屬于只看個標題便能猜到大致內容的范疇,老師想看更具個人特色的第一次經歷”,學生似有所悟。我接著說:“生活中處處都是題,只要你細心找就能找到。作文也一樣,要選擇你有而別人沒有或不知道的事來寫。”我列舉了生活中以小見大的典型事例后,學生們終于悟出了選材的方法,興趣濃厚,思路也打開了。于是,《第一次上臺表演》、《第一次樂于助人》、《第一次學溜冰》等有創意的題材呈現在我面前,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老師應當多多加強學生半命題作文的訓練,并在過程中加以引導,開拓學生的思維,將學生的思維面由單一轉向多元,由生活經歷轉向個人創作,所選擇的素材面廣了,學生寫出的作文可讀性自然也就更強了。
(二)有方式,引導寫作
同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趣味因素的滲透,減緩坡度,調動學生作文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老師們要應用多樣的導入方式,例如:
故事式導入。三年級的學生大多具有愛聽故事的特點,在上作文課時,我就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大致內容寫下來,接著由老師講個小故事,學生聽得專心,笑得開心,然后讓幾個同學復述,最后再分頭寫作,這樣大家都感到較順手。批改時,只要故事較完整,錯別字不多就判“優”等,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學習到一種作文寫作的方法,寫記敘類文章其實也就是寫故事,抓緊故事的整體結構部分,在今后的寫作中便也可以自己創作完整的作文。
活動式導入。根據三年級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老師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富有趣味的益智類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讓大家都可以參與進來,激發大家的興趣,在實踐參與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活動感悟,將整個過程有重點地記錄下來,最后再二次潤色寫成完整地文章。這種活動式導入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參與感,讓學生以一種更加趣味的方式掌握作文寫作的一般方法,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也有話可寫,學習效果較好。
情境式導入。就是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在作文寫作前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手段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像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在講評時,鼓勵學生形成記錄好詞、好句、好段、好文的習慣,不斷積累借鑒,從模仿到自我創新,學生的習作能力必然會取得大的進步。總的來說,這種情景式導入的方法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對學生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二、小結
綜上所述,要想寫好作文,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進行二次創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只有努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學生愛寫作、會寫作、肯寫作。老師可以在擴大學生素材攝取面和創新寫作導入方式這兩個方面做出努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進而促進語文習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國壇.論思想的興趣——關于拔尖人才培養的幾點斷想[J].理論界,2020,(09):1-8.
[2]李紅榮.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試題與研究,2020,(27):142.
作者簡介:
黃萍可(1974.07-),女,籍貫:廣東省河源市,學歷:大專,職稱:中高,研究方向:小學基礎教育.
課題項目:課題《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與動機的策略研究》(HP19-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