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但長期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傳統教育模式依然存在,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探究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質量具有實用價值。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中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對策
在中學教育階段,新的教育理念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在教育教學改革上取得成效,尤其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顯著。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必然會影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實踐和探索。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能夠有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因該課程在中考中分值較低,長期未受到教師、家長及學生的重視,導致教學效率始終不高。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觀念未真正轉變
在新課改中,明確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才能滿足現代教育所需。但是從實際教學中,教師依然充當傳遞知識的角色,依然采用傳統滿堂灌模式,忽視學生能力培養,導致學生沒有時間獨立思考,沒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平臺與空間,限制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一堂課就要講40分鐘,學生根本沒有時間獨立思考;一些教師沒有深入理解教改理念,為追趕教學進度,常常自己陶醉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整堂課興趣不高,聽課效率較低。
(二)教法呆板,無法激發學生興趣
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來看,大多數內容比較抽象和枯燥,加上一些教師課堂上教法呆板,導致整堂課枯燥乏味,根本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依然采用粉筆+黑板,以多媒體為輔的教法;本來多媒體能夠營造教學氛圍,但是一些教師僅僅是通過多媒體展示PPT,其實PPT上的東西只是教學內容的一個線索而已;這種呆板的教法,導致整堂課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可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枯燥的內容,根本無法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內容與現實脫離,不利于知識拓展
在新課改推行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比較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嚴密性,從而與社會和現實生活脫離。而且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主要依托教材,并未與社會各種實時新聞結合,沒有與學生現實生活結合,這種教學知識必定喪失學習積極性。如今智能手機及網絡非常發達,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及方式都有明顯飛躍,已經能獲取到社會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信息。道德與法治教學脫離現實生活,讓初中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模糊,不利于拓展學生知識。
二、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從教學現狀來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必然會影響教學質量。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一)轉變觀念,樹立形象
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為目標,轉變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對現代高素質人才,必須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對于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從最根本上轉變教學改革的觀念,必須要吃透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不斷提高自身對新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從傳統教學思維中走出來,成為真正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
(二)靈活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激情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教法,靈活選用教學形式,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中感受到快樂。在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情境教學法、趣味教學法等,例如,用生活中常見現象引導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比如,講授公民權利和義務時,教師可結合九年義務教育,為學生講解政府為何要減免學生的學費,為什么父母不能強迫孩子輟學等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公民理應享有教育權”,還可利用所學知識維護個人的權利。
(三)結合現實生活,拓展教學內容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立足現有教材,從現實生活中獲取貼近生活的各種案例,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教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不能滿足課堂教學,應該從課內轉向課外,逐漸走向社會和生活。在實際教學中,應將課堂摸不著、看不見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引導學生結合現實實例,積極主動思考,獨立探索,自行發現相關原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事實上,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課程。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要從課堂教學現狀中分析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采取解決對策,才能有效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少玉.課程標準視域下的中學政治課教學[J].廣東教育,2019(3).
[2]王海斌.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7(10).
[3]田麗萍.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J].教育革新,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