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延軍 劉洪岺 張建凱 張波 甘久霖

摘?要:為推進和示范天津大港冬棗生產水肥一體化管理模式,項目組應用水肥一體化多功能機械專利設備及其配套技術產品與當地最常使用的果園樹帶畦灌施肥管理進行田間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示范園冬棗生產實現節水99.8%、節肥75%、提質34.0%(以含糖量計),綜合增效96.9%,土肥水藥管理綜合降本81.0%,可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冬棗;水肥一體;管理模式;應用效果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2-0037-02?中圖分類號:S665.1?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and demonstrate a new technique model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mechanized multifunctional management of winter jujube production and implement, the project team applied a patented equipment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products of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ultifunctional machinery to fertilize comparing the commonly used technology of the orchard belt border irrig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water saving was 99.8%, fertilizer saving was 75% and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winter jujube production was?34.0% (based on sugar content)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was 96.9%, and the cost of soil, fertilizer, water and medicine management was reduced by 81.0% in demonstration orchard.
Keywords:Dongzao Jujube;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mechanized; management mode; application effect
水肥一體化是將節水灌溉與按需供肥相結合的高效水肥利用技術[1],具有節水、節肥、節藥、省工、省力以及環境友好的功效。由于近年來勞動力價格的增長、土地集中化進程加快、水肥利用率低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使得水肥一體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于水肥一體化滴管技術投資成本大、管理技術復雜、易老化損壞、易積鹽限根、影響土壤作業和樹體管理等缺陷,推廣困難。因此,項目組針對天津大港冬棗開展了相關試驗示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示范園概況
試驗示范園選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太平鎮冬棗種植專業村東升村,當地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 ℃,≥10 ℃積溫4 323 ℃,年平均日照2 733 h,無霜期238 d,年均降水量416.8 mm,主要集中在7-8月,土質黏重,平均含鹽量 4.61 %,平均有機質含量0.73%。
1.2?材料與方法
試驗采用項目組聯合天津東升福泰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生產的水肥一體化多功能機械專利設備,并配套北京環科益農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稀土配方高鉀型和平衡型水溶肥及微生物菌配方有機質水溶肥300倍液實施。
試驗以示范園20年生冬棗樹為試材,以該園10 hm2冬棗樹應用T1,即水肥常規化人工作業,實施挖穴4個/株、埋肥0.2 kg/株、樹帶起畦1.5 m寬、足量灌畦水管理模式作對照;以該園10 hm2冬棗樹應用T2,即將定量3.5 kg/罐配套水溶肥配制300倍液灌裝到水肥一體機械化多功能機械專利設備罐中,實施水肥一體機械化作業管理模式。T1和T2均在冬棗樹萌芽期、花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實成熟前期,同時實施常規化的4次人工作業和4次新模式化的水肥一體機械化作業。
2?結果與分析
2.1?兩種示范模式成本、質量、效益指標
兩種示范模式各項成本構成以及各項效益指標參見表1和表2。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T1和T2經過4次作業用水量和用肥量,T2分別是T1的400倍和4倍,T1分別實現節水率99.8%和節肥率75%。如果不計用水價值,T2模式水、肥、油、電、工費用是79 800元,T1模式則是15 180元,實現降低綜合費用成本64 620元,綜合節本率達81.0%。
從質量和效益指標看,T1模式全面超越T2模式。主要原因由于水分和養分(肥料)是作物生長的最基礎條件,是人為調控頻繁、影響最大的生長環境因子,水肥一體化技術最大化地發揮水肥耦合效應,實現水分和養分時空上同步,大幅度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使養分利用率可高達90%,提高產量23%,提高含糖量和維生素C含量分別是34.0%和21.9%。分析原因,水肥一體化技術施用鉀肥有效性較高,鉀利用率可超過90%。因為鉀元素既能增產,還能改善果實品質,如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壞血酸濃度增加、改善果實顏色、延長保鮮期等。T2則因為大水大肥導致冬棗樹勢營養生長過旺導致坐果率、含糖量和單果重分別降低70.8%、34.0%和27.9%,綜合因素導致T1模式冬棗果實價格高于T2達65.7%。
3?結論
該技術充分體現出實用、耐用、靈活、成本低、功能多、環境友好,農民樂于接受,易于推廣,適應性強特性,因而可以硬核支撐我國農業以及林果產業現代化、機械化和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思汝,石偉琦,馬海洋,等.果樹水肥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研究進展[J].果樹學報,2019,36(3):36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