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云
摘 要:隨著國內新教育理念的持續發展,越來越突顯德育教育在整體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價值,尤其是小學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層的重視。因此,授課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有效利用激勵策略手段來深化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將德育教育的效率提升到新的水平。
關鍵詞:小學 德育教育 激勵策略
1 前言
小學時期正是學生發展的基礎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一些想法與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作為人民教師必須要做到育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的健康積極發展做好充足準備。從德育教育激勵策略的實施來看,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整體教學效率,因此,授課教師必須要充分運用這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意識。
2 目前小學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
2.1 學校與教師的重視度不足
從國內德育教育的發展來看,依舊有一些學校與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缺乏對德育教育的正確認知,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只偏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將德育教育教學流于形式,同時學校缺少相關的德育組織,沒有構建相應的德育教學機制與激勵方案,導致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達不到預期理想。
2.2 沒有健全相關德育教育的激勵策略
雖然國內大部分小學都已經逐漸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而且采取了相關的激勵策略手段,但是,從實際的教育情況來看,德育教育的激勵策略還不夠完善,激勵覆蓋的范圍比較小、激勵策略的劃分不夠明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激勵策略的發展,降低了小學德育教育的整體質量[1]。
2.3 激勵策略在德育教育中得不到有效運用
大部分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時候,都是只是進行理論知識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缺少一定的實踐運用;教師也沒有適當調整自身的德育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質量與效率,而且不能將激勵策略有效運用到德育教育教學活動中,也就沒辦法進行激勵策略的實踐運用。
3 小學德育教育中實行激勵策略的有效措施
3.1 積極轉變德育的教育觀念
學校與教師要全面、正確地了解現代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價值,同時,小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要積極將傳統的德育教育觀念轉變為現代的新式德育教育理念,同時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并健全有效的激勵策略,為德育教育創建出良好的教學環境[2]。而且,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要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自身的教育主導角色,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差異去進行有效的教育指導,同時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適當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自信力,從而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一定的保障。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上組織相關的評比競賽,設置一些“學習新星”“勞動模范”等標題,再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來進行每周或者每月的評選,再設定一些相應的獎勵,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實際意義,從而發揮激勵策略的作用。
3.2 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
教師在德育教育教學中實施激勵策略的同時,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可以從心理上接受德育教育。在制定激勵策略的時候,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保證激勵策略的可行性與合理性,避免出現激勵策略引起學生抵觸心理的情況,獎勵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發展,盡量選擇對學生來說具有實用性的東西。比如,引導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家長會、運動會等活動期間引導學生打掃教室、整理桌椅以及做好后勤工作等,在班會的時候對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并將筆記本或者鋼筆,或者自制的榮譽證書等作為獎勵頒發給學生,讓整個激勵過程具有一定的儀式感,從而激發學生正確思想道德方面的意識。
3.3 結合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德育激勵策略
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將管理班級的權利適當下放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起一定的自律意識,讓學生在主觀與客觀方面都可以認同德育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在制定班級條例的時候,讓學生也參與到制定過程中,從而讓學生認可相關的管理標準,并且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輪流讓學生擁有管理班級的權利,讓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進班級管理當中,同時結合德育的相關內容,將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學生進行合理獎勵,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有效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內涵,幫助學生養成自律以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3.4 要有效結合實際生活
在實施激勵策略的時候,還要有效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德育教育,并且將學習到的德育知識用于生活,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每個人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以及節約其他資源的意義,再讓學生思考并利用競答的方式說出哪些行為可以有效節約資源,再給予適當的獎勵,然后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樹立起節約資源的意識,從而深化學生的德育教育。
4 總結
在小學時期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道德觀,而且小學生十分容易被激勵策略吸引,因此,小學教師要有效利用激勵策略,從各個方面深化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培養起學生的良好道德意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菊.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析[J].寫真地理,2020,(23):230.
[2] 宋劍菁.淺析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20,(6):161-162.
廣東河源市和平縣陽明鎮龍湖學校 (廣東省河源市 5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