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僖鵬
摘 要:目前,隨著互聯網絡的興起,人們越來越關注它在各個方面的運用。在教育方面,互聯網給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包括線上教學、教學資料收集等各個方面。但是,就“互聯網+”運用于教學管理上,目前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就,更多的是校外APP在學校的使用,幫助學生在生活上取得便利,并沒有運用于教學的管理。
關鍵詞:互聯網+ 教學管理 策略
1 引言
互聯網是二十一世紀新興的產物,在經濟上、政治上以及人們的生活上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目前,互聯網+的模式已經應用到各行各業,并且發展極為可觀。將互聯網運用到教學管理上,首先,可以節約資源,也就是節約教師資源,方便教師的信息傳達。其次,幫助教學管理的科學化,由于學校人數眾多,利用互聯網+,可以使得學生管理工作謹謹有序。最后,互聯網+融入教育,可以推動現代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2 “互聯網+教學管理”的概念
互聯網+教學管理,也就是把互聯網運用到教育領域中。在新的社會,新的時代,教育也會向前發展。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學校的教學管理方面,都是全新的變革?;ヂ摼W是新世紀的產物,那么,新世紀的教育工作也就不可避免的會與之產生相關糾葛?!盎ヂ摼W+教學管理”可以針對兩個方面,一個是整體,也就是整個學校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就是教師在班級上日常的管理工作。
3 “互聯網+”教學管理的意義
3.1 促進教育的現代化
教育需要發展,就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目前,新課標的提出,在教學內容等方面都做出了方針要求。那么,將互聯網運用于學校的教學管理活動中,將會促進教育的現代化。首先,互聯網變革了以往的管理形式。在以往的教學管理中,由于學生人數眾多,極不方便管理,也造成了教育管理機構冗雜,那么,互聯網的加入,學生和教師在申請相關的時也極為便利。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對學生進行教學工作的安排。
3.2 便利學校管理,節約教師資源
由于學生的人數很多,教師管理工作眾多,因此,也就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辦公室。而教師在負責教學的同時,往往還要負責學校的管理,長久下來,教師疲憊,機構冗雜,而教師不僅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管理上也沒有做得很好?;ヂ摼W可以很好的改善這種狀況。
3.3 活躍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條件不難發現,學生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很難接觸到課外的知識,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最重要的是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有些學生并不滿足于課堂上的知識,總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面對書本上的教學內容時,會產生厭倦,久而久之,也就無心向學,課堂氣氛也就不那么活躍。利用互聯網,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平時接觸不到的新鮮知識,這有利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新鮮事物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 “互聯網+”大環境下教學管理的策略
4.1 在教學方面的運用
教學管理結合互聯網,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包括,學生的學業水平,教師的教學素質,都可以得到相關的提高。因為,教學活動從來都是雙向的,需要學生與老師之間發生互動,由此,教學活動才得以展開。
由于學生年級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對于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生想要進行統一的管理是十分困難的。利用互聯網加,教師可以在相應的板塊安排不同的教學任務以及不同的通知要求。在高校的管理中,教師可以將作業統一安排在APP內進行管理,這樣人數的統計,分數的統計就會一目了然,還可以根據學生在線上的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這樣有利于教師的管理。同時,可以展開對外的交流。對于新教師而言,培養的一條途徑就是外出與別的學校的老師交流,但是利用互聯網,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與同行進行教學切磋與研討,這樣,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4.2 在學校教師管理方面的運用
教師是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工作展開的主體。但是,在學校的具體管理中,由于教學的管理涉及到不同的年紀,因此,相應地也產生了許多麻煩。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師的管理,可以有效地展開教師的管理工作,比如,教師的課程進度等。
比如,每個學校的教務系統,學校制定一個具體的軟件APP,將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納入,這樣,教師在匯報課程進度以及其他教學申請時,只需要在互聯網上操作。并且,這些軟件可以將申請的內容進行分類,一目了然,方便學校工作的管理。和教務系統的管理操作一樣,只不過APP一目了然。相關的申請投遞到相關的負責人。這樣,學校對于教師的管理更加便利。教師在申請公開課的時候,往往需要提交申請表,利用互聯網,教師可以在網上查詢剩余的公開教室,進而申請,申請之后,由相關的人員批準同意。這樣,既不會發生沖突,也有利于教學工作的循序漸進。更重要的是,省去了上報的時間,更加節約教師資源,讓教師一心投入教學,鉆研教學工作。在學期工作總結上,教務系統軟件也可以一目了然,有利于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做出科學的評價。
5 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與教育領域的結合是有必要的,推動教育的現代化,實現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推動教育的發展。由于互聯網具有“跨領域”的性質,因此,互聯網對于教育的發展并不局限教育本身,更重要的是互聯網運用于教育之后,對于整個社會發展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芬.互聯網+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校企共建共享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山西青年,2021(06):36-37.
[2] 于冰潔.“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的優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1):26-29.
[3] 禚宏偉. 領悟“互聯網+教育”的真諦[N]. 解放軍報,2021-03-15(008).
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中心小學 (廣西柳州市 5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