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梅
摘? 要:新課標始終處于不斷更新的過程當中,這也促使了國家對于學生們自身的核心素養愈加重視。歷史教師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提升至一個全新的高度上來,特別要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下文將試著從設計教學目標、開展合作探究、創設問題情境等三個方面入手,結合教學案例,探討具體的實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119-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Histo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Based on Core Literacy
HAN Hongmei? ( Linxia Middle School,Gansu Province,China)
【Absrtact】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s always in the process of updating,which also makes the countr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How to raise th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to a new height in history teaching is worth pondering by teachers.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of designing teaching objectives,carrying out cooperative inquiry and creating problem situations,and discuss concrete practice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cases.
【Keywords】Core Literacy;High School;Historical Core Literacy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要求和任務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凸顯,這也是教師在完成育人任務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方面。以核心素養為指導優化和創新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促進學生在感知、理解歷史過程中,全面歷史能力素養的發展。
1.歷史教學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內涵
歷史學科的核心品質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時空觀、歷史證據、歷史解釋、愛國主義等內容。教師平時在上課的時候,首先就要強調核心素質的重要性。并逐步引導學生們循序漸進地去走進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種揭示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論。它用非常顯而易見的實例展示了晦澀難懂的道理。并指出了歷史前進的方向。讓人們對于其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二維性質的歷史概念的時間和空間。想要理解當時的歷史事件,唯有將自己還原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才可以。那么,就可以認清很多的史實。不會犯以偏概全的錯誤。由于歷史的不可逆性,才要求人們經由搜集并分析歷史史實的方法,賦予其新的內涵。對于它做出深刻的解讀,立足于理性的角度來認識它。
同時,在學習和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逐步滲透給學生們熱愛國家的精神,提升其人文素養。讓歷史為時代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服務。由于歷史核心素養包含了上述豐富而重要的內容,我們應該根據歷史學科的實際和特點,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開展以培養歷史核心素養為基礎的教學。
它包括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和文化基礎三個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態度。此外,還能夠同時養成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啟迪其創新能力。不同學科之間的核心素養也是不盡相同的。怎樣才能吃透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呢?史學家也給出了參考意見: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應該是:將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們,讓他們親身去分析歷史長河當中的答案,價值取向、數據軌跡,進而衍生出自己的分析創造能力。以下給出了一些實踐方面的指導措施。
2.基于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歷史教學方法和策略
(1)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的就是,學生們對歷史事件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之后,即可以助推教師的教學,提升師生們的學習效率。使得自己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努力觀察學生們感興趣的事物。綜合運用合理的教法,并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將重要的史料,諸如:圖片、音頻等等,融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并將其充分地展示給學生們,提升其直觀的印象。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明清文化”時,給出了多媒體輔助學習的方法,并且播放了電影《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或者《西游記》的精彩片段,做成導學案,觀看之后,再讓學生們來一一復述故事的梗概。之后,讓他們自由去抒發自己的感想。那么,在不知不覺當中,學生們就很自然地記住了一些歷史當中的真實事件。此外,老師們還可以在其中穿插經典的史實內容。如“雞鳴狗盜”“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等。其學習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2)合理構建知識結構
在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教師培訓實踐中,教師也完全能夠加入時間軸的概念,以此來串聯起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以每一件歷史事件為節點,組成固定的知識架構。這也有助于學生們在認清歷史事件的同時,加深自身的歷史史實的烙印。基于此,教師接下來再繼續梳理每一個細小的歷史事件,立足于每一個大背景之下去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解讀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事件的本質。在第二個過程中,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使得學生養成了歷史的空間感,讓學生在不斷的對于歷史史實研究的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教師通過對歷史和社會過程的解釋,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深層次的融合,從而,培養學生們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并注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3)傳授和教授學生一種合理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中歷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打磨自己的歷史學科的核心品質,教師教學生們重新學習和認識歷史,引導他們去獨立思考,讓歷史研究的方法貫穿于整個問題的研究過程當中。能夠得到特別好的收效。贏得養成他們歷史核心素養的目標。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每上一節歷史課的時候,老師都要注意使用綜合的手段,提升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例如,努力在課堂上,營造很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能夠全情投入。將其學習的效果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上來。此外,教師還可以靈活運用教學手段,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先小組成員之間討論,最后,再共同來解決問題。
(5)基于核心素養設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其與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的核心目標是密切聯系的。在此過程當中,老師們務必要立足于學生的現狀,做好教學目標的跟進和開展。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例如,在學習抗日戰爭時,為了使學生意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是侵略戰爭,深刻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在此過程中,使得他們能夠逐步建立起正確的三觀。教師可以設計以下的教學目標:通過課本內容的學習,學生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種種惡行,有了深刻的認識。仿佛置身于硝煙彌漫的真實戰場之中,完全理解的歷史位置和原因,以及抗日戰爭的勝利,理解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樹立以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為核心的素質。
3.基于核心素養開展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指:由教師提出問題,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而去很好地解決問題。在此期間,教師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增加他們參與課堂的機會。同時,小組內的合作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使課堂活躍起來。另外,教師還要認識到搜集歷史資料的重要性。其能夠鍛煉學生們分析數據的能力。以及深入理解歷史知識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時,老師們就是應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們思索十月革命對俄國和世界的影響。四個人為一個小組,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一些同學查閱相關的資料;另外一些學生做好隨堂筆記。明顯提升了學習的效率。在關于十月革命意義的咨詢過程中,將其產生的深遠影響做了歸納和概括,尋找到了答案。最后,老師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做好收尾工作。總結了好的方法,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師生共同作答。可見,合作探究式教學明確了學生們各自的地位,極大地提升了其學習的效率。同時,也有利于養成學生們對于歷史數據分析驗證能力核心素質的培養。
4.基于核心素養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去思考,并探索最終的答案。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前創設好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們去積極思考。經過這樣的鍛煉過程,使得學生們也逐漸變被動為主動,十分利于其自身核心素養的養成。
例如,在學習《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時,老師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探索的路徑,如:一是為什么在十七世紀的時候,荷蘭擁有了“海上馬車夫”的名稱?二是英國為什么成為了最大的殖民帝國?還被稱為了“日不落帝國”?設置了這樣的問題情境以后,使得學生們的自主探究意識完全被激發出來。
然后下一步,教師要做的工作就是指導學生們仔細讀課本中的內容了。逐層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自己去思索,逐漸養成了自己鉆研歷史資料,以及自己思考的能力。結合了辯證唯物主義是歷史事件的能力的核心素養。可見,教師在建立了問題情境之后,逐步指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使得學生自己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
5.多元評價,樹立歷史價值觀
教學評價是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個評價教師應滲透的概念到面向歷史類的核心素養,這樣學生可以參與多個評價,正確認識自己,檢查和填補空白,開展有針對性的歷史學科實踐,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全面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
以“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為例,老師在解釋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領導和指導學生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國情,分析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和它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比較和分析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索資本主義經濟,形成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正確認識,在認識歷史的過程中形成對歷史的正確價值觀。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評價體系可以引入多個教室,讓學生參與到“戰后資本主義經濟新變化”的教學和學習評價的內容鏈接,在自我評價的幫助,相互,評級,促使歷史教學課堂評價的核心素養主題更加多樣化,同時補充的解釋主體,提高課堂練習在課堂上,課堂實踐,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掌握和應用的歷史知識,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學會理性地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歷史主題的核心品質,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學習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逐步提高學生的核心歷史素養。
參考文獻
[1]安思蒙.歷史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7
[2]林愛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8(07):139-140
[3]李芳芳.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高考,2018(26):39-40
[4]黃云龍.初中歷史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中),2017(02)
[5]崔爽.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04)
[6]耿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與培養策略[J].教育界,2017(05)
[7]錢凱.構建高中歷史教學新體系—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4)
[8]高月新.培養高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J].新教育(海南),2016(10)
[9]莊俊華.滲透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歷史有效課堂[J].高考,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