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聰

【摘要】目的:對個性化護理管理在兒科患者護理中的探討和應用進行分析。方法:將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的住院患兒60例作為觀察對象,并且分成試驗組與參考組,分別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和基礎護理,對照兩組護理方法效果。結果:試驗組和參考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中,試驗組是(91.96±10.53)分,參考組是(80.24±9.15)分,(t=8.315,P=0.000),結果有差異。結論: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時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效果優良,該方法可推廣。
【關鍵詞】兒科;護理效果;個性化護理管理
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時,對患者兒采用基礎護理不能夠滿足其治療要求,影響治療效果。為了幫助患兒提高治療效果,可以在護理過程中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該種護理方法是根據患兒需要選擇針對性護理方法,幫助患兒完成治療,以此來提高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組研究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時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觀察該種護理方法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科住院患兒60例作為觀察對象,并且分成試驗組與參考組。試驗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4.67±1.44)歲;參考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4.88±1.32)歲,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參考組:參考組使用基礎護理,該種護理方法有以下內容:首先對患兒采用觀察護理,通過觀察了解患兒治療情況。其次是對患兒使用操作護理,護理人員應用熟練的護理技術,幫助患兒完成治療工作。最后是給藥護理,指導患兒正確使用藥物,以此來提高治療效果。
1.2.2試驗組:試驗組在參考組護理基礎上開展個性化護理管理:
1.2.2.1個性化的環境護理:兒科開展治療工作時,治療的對象為小兒,這種患者身體和心理狀態發育都不成熟,在護理時為了提高其治療舒適度,可以采用個性化的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采用個性化環境護理時,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的治療空間,比如控制溫度和濕度,保持病房干凈等,從而幫助患兒提高治療舒適度。其次是布置患兒喜歡的事物,比如在病房放置玩具,病房電視劇播放兒童喜歡的動畫片等,這種個性化的環境護理,能夠滿足患兒治療需要[1]。
1.2.2.2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家屬的配合程度直接關系到患兒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在開展個性化護理工作時,可以采用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幫助患兒家屬掌握疾病知識。比如,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使用面對面宣教模式,這種宣教方法能夠在宣教時根據家屬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不斷調整宣教內容,使家屬有效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識。其次是采用微視頻宣教,這種個性化的宣教方法適合在理解能力差的家屬中應用,對患兒家屬開展微視頻宣教,可以利用可視化方法提高家屬的理解能力[2]。
1.2.2.3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由于需要來到醫院這個陌生環境,導致患兒心理恐慌,引起患兒不愿意配合治療,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時,可以采用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法,幫助患兒解決心理問題。護理人員在采用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時,首先需要和患兒建立友善關系,比如多和患兒交流,為患兒提供幫助,參與患兒喜歡的游戲等,這些方法的應用能夠和患兒建立友善關系。其次是在心理護理過程中,多鼓勵患兒配合治療,使其配合度提高。最后是夸獎的使用,護理人員在患兒表現良好時,需要及時夸獎,為患兒建立積極治療信心[3]。
1.2.2.4個性化的穿刺護理:在兒童護理過程中,打針是患兒最害怕的事情,因此許多患兒都不會配合該項護理工作。護理人員為了能夠實現對患兒治療穿刺工作的開展,可以在穿刺時采用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比如在穿刺過程中使用留置針,減少穿刺的次數;同時,在穿刺過程中和患兒交流,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在患兒沒有精神集中情況下完成穿刺;最后是熟練穿刺技術,護理人員不僅要使用一次穿刺完成技術,還需在穿刺時采用輕盈手法,減少患兒疼痛感。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和參考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見表1。
3討論
在兒科開展護理工作時,為了提高護理質量,可以采用個性化的護理管理。該種護理方法中首先采用了個性化的環境護理,幫助患兒提高治療舒適度。其次是在個性化護理管理中有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幫助家屬掌握疾病知識。再次是個性化的護理管理中有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幫助患兒提高治療積極性。最后是個性化護理管理中有穿刺護理,提高兒科穿刺效果。
在本組研究過程中,為了獲得兒科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效果,使用兩組對照分析。從試驗組和參考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中分析,試驗組(91.96±10.53)分,參考組(80.24±9.15)分,(t=8.315,P=0.000),結果有差異。從上述分析獲得,兒科采用個性化護理管理效果優良,該方法可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真真.個性化服務在兒科病房管理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研究,2020,28(12):169-170.
[2]韓瑜姣,宋丹.肢體語言溝通與個性化護理結合應用在小兒護理工作中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1):76-77.
[3]李芳,劉歡,陳翠玲.個性化護理模式在小兒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