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平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對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及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還要注重其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意識地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探究積極性,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高。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應強化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有所增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117-02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 Xueping (Hanji Junior Middle School,Linxia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each subject and the subject accomplishment of th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learning and mastery of Chinese knowledge,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thinking ability,consciously explor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odels to enhanc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and explore the initiative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re literacy. This article o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inking abi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school Chinese;Thinking ability;Training strategy
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生不僅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學習能力,還要提高自己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探究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閱讀理解及寫作能力,不斷優化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1.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學習思維能力的培養
受傳統教育理念及追求升學率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教學也圍繞提高學生應試能力而展開,導致教學的功利性較強,忽略了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表現在教學中,只關注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文字能力的教學,沒有充分利用教學文本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導致學生語文學習只停留于文字等表面知識的學習,而在文本閱讀、理解、思考、判斷等方面能力不足,制約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2)思維能力培養方法有待提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教學文本及基礎知識點的教學上,未能結合教學文本進行深入解析,幫助學生深入閱讀、理解并思考文本的創作主旨等,學生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和提升。同時,課堂教學仍以教師主講,未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解析、思考時間,學生語文學習未能深入,抑制了其想象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2.初中語文教學應強化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
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借助閱讀教學來展開,使師生在閱讀、分析、思考、聯想、判斷等一系列思維活動中探究教學文本的寫作脈絡、思想主題、創作內容、情感表達、藝術成就、修辭方法等,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保持思維的靈活性和主動性,并在積極的探究中有所收獲。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錄像,為學生直觀呈現作者筆下的世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積極性,隨后引導學生劃出文中作者關于園內景物特征的描寫,讓其悉心體會作者簡潔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及清晰的寫作思路,進而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生活、追求新鮮知識的探究精神。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思維活力。要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思、多想,觀察作者所寫,悟作者所想,思考作者在字里行間傳達的情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思考,愛上思考并逐步具備深刻的思考能力。
(2)精心設計教學導問營造思考氛圍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思維,教師要對教學導問精心設計,要結合教學內容,圍繞教學重難點進行設計,以營造良好的有助于學生思考的氛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悉心體會,提高其對教學內容的思考力。如,在古文《口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著名喜劇演員洛桑的一段口技演出視頻,使學生親身感受優秀口技表演的技巧及感染力,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求知欲,鼓勵學生仔細聆聽演員模仿了哪些聲音。接著進行提問,如果手中沒有任何道具的表演者可以演奏模仿出火車的汽笛聲、小動物的鳴叫聲、小孩子的哭聲及不同樂器的表演聲音等,你知道他是什么表演者嗎?這種表演技藝在我國又被稱作什么?他又是如何維妙維肖地模仿出各種聲音的?由此導入了課堂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閱讀全文,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請找出文中口技表演模仿了哪些聲音?你認為作者對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描寫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對于突出口技的技能起到什么作用?通過這些教學導問的設計和啟發,引導學生進行仔細閱讀,悉心體會,使其在思考中感受到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藝及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描寫功力。
(3)發揮內因作用提高其創造性思維
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師通過教學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和思維氛圍,同時,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因作用,調動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思維。因此,需要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質疑能力,凡事善于多問幾個為什么,并探究其內在本質及原因。表現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善于從中找出不能閱讀的、不容易理解的,解決了學習中的困擾,也就找到了正確的思維方法。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字詞及語句,一定不能忽視,要借助工具書來解決困惑,對于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帶頭問題開始課堂學習。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設疑能力,對于教學文本、教學觀點,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并找出其觀點中的漏洞進行反駁,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入思考,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在《沁園春.雪》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與學生共同學習上闋,在進行下闋教學時,可啟發學生認真閱讀,仔細理解,并進行設疑、討論及回答。有的學生會提問,下闋中評論了五位古代著名人物,作者為什么要選定這五個人物?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知,進行不同
的回答:有的認為是受詩詞篇幅所限不可能提到太多的人物,有的認為這五位人物及其成就具有代表性,有的則認為他們在我國歷史上有最大的影響力等等。通過這種學生問、學生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促使其深入理解全文的創作主旨及深刻含義。同時,在課后作業設計中要繼續設計一些開放性的思考題,進一步推動學生去思考,如針對不同課文的學習,設計如下問答題:你喜歡這篇課文嗎?你認為哪個地方寫得好、哪個地方還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法?如果由你來寫,你會自己做?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描寫是否形象?等,給了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推動他們不斷突破固有的思維,積極思考,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開發和優化。
(4)實施篇章教學優化學生思維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所選錄的教學文本涵蓋了古今中外不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良好的藝術性、文學性、思想性、可讀性,具有很嚴密的邏輯思維。通過閱讀文本,實施篇章教學模式,教師要善于從中找到一些關鍵點和矛盾點,引導學生找到其中的內在關聯,激發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不斷的質疑、設疑和答疑過程中透過文字表面找到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在學生思維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把握每一篇教學文本中的關鍵點,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相關信息材料及細節描述,推動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全面到深入地進行思考,并展開合理想象,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和思維深度。
(5)結合教學組織豐富課外實踐活動
語文學習是一項具有很強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要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新聞事件,思考事件原由,找出內在根源,創新思想觀點等。以此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實踐中推動學生多思考,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型思考,以不斷豐富其認知。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引導和課后作業等方式,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激勵性的問題,推動學生結合實踐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性的思考。同時,還可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興趣點,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開放、更自由的思考探究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質疑、設疑和答疑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和探究精神,使學生思維更加嚴謹、深刻而富于邏輯性,不斷優化其語文思維。 在課外語文實踐活動中,教師可圍繞教學相關內容,組織閱讀知識競賽、新思維寫作比賽及主題辯論賽等相關實踐活動。如,在《最后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推薦學生閱讀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米龍老爹》,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使其對文學作品產生深入的理解和修改化的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豐富的課外閱讀中得到優化和提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優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學生語文素養的關注和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要求,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思維能力訓練,不斷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其在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提高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曉梅.初中語文教學應強化思維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20(05):36-37.
[2]于銀年.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60-61.
[3]黃正瑤.發展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形象思維品質[J].揚州師范院學報(社科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