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福建省國資監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數字檔案共享管理辦法》,努力建設國資監管系統檔案共享服務平臺,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充分利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平臺數據,統一共享平臺建設,統一電子文件在線采集,統一數字檔案共享服務,為推進面向企業、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全面快捷的“一站式”對外服務,提升數字檔案服務水平。
關鍵詞:國資監管系統;檔案共享;平臺建設;思考
隨著“大資源”、“大數據”“大服務”等“大檔案觀”的不斷推進,檔案工作緊緊跟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和數字化發展的趨勢,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數字檔案共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持續推進存量檔案數字化、增量檔案電子化、利用檔案網絡化、管理檔案現代化。作為福建省國資監管部門,如何發揮國資監管數字檔案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設國資監管系統檔案共享平臺,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加快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重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強化監督協同,加強數字檔案智能監管。遵循《辦法》規定的統籌規劃、規范有序、便民快捷、保障安全的原則,[1]為推進面向企業、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全面快捷的“一站式”對外服務,提升數字檔案服務水平,筆者對國資監管系統檔案共享平臺建設作幾點思考:
1統一共享平臺建設
按照《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國資監管部門應當建立數字檔案共享工作機制,設置共享平臺交換接口,基于電子政務網絡,實現本部門辦公系統與共享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2]由于我省國資監管信息系統缺少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省屬企業的檔案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財務、資產、人事等業務系統無法實時更新數據,所以監管部門無法實行動態管理,造成監管盲區,影響科學決策和資本布局。針對這些實際問題,省國資委需要整合企業業務數據資源,建設統一監管系統檔案服務平臺,形成動態監管、科學決策、合規利用、互聯互通的“大國資系統”。
1.1統籌規劃,規范有序
統籌規劃國資監管信息系統,兼顧監管業務應用,支撐平臺及配套的網絡、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先內后外,先上后下,循序漸進,逐步升級的工作步驟。開展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統一采集存儲檔案數據,按需授權使用,合規共享利用,推進國資信息系統數字化共享平臺建設,增強數據匯聚共享。
1.2整合對接各平臺
1.2.1 對接三級國資政務平臺
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國資政務管理業務聯網運行資源共享,將企業在決策活動、經營活動、涉及的業務應用系統眾多、供應商各異、管理難度和集成難度大,系統間相互獨立,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的問題統一解決,逐步實現國資信息化統一平臺下的國企人事、資產、財務、機構數據全程數字化和網絡化,重視共享數字信息的規劃與建設,消除信息孤島,形成數字資源共享。
1.2.2 對接省政府政務云平臺
國資共享平臺的網絡系統建設,部署在省政務外網云平臺,為了保障系統安全,提升抗風險能力,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平臺的存儲系統及安全系統建設都由政務云平臺統一提供。實現《辦法》規定的不同部門、不同層次單位都能在云平臺上查找利用相關文件檔案,實現數字檔案共享目的。
1.2.3 對接所出資企業平臺
為了加強對所出資企業國有資產、人力資源、法律風險、安全生產、審計、外派監事會等的數字化管理,當前運行的國資監管信息系統(二期),已開發了十大子系統與所出資企業對接,互通國資信息,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十大子系統分別是:產權管理子系統;財務管理、財務預警、財務分析子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子系統;發展規劃、改革重組、項目管理子系統;經濟責任審計管理子系統;監事會管理子系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子系統;紀檢監察管理子系統;安全生產管理子系統;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子系統。
2 統一電子文件歸檔、在線采集
按照《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檔案形成單位應逐步實現檔案的數字化處理、存儲,將各類業務系統中屬于歸檔范圍的電子文件向本單位檔案管理系統歸檔。[3]省國資監管部門(二期)系統,已基本實現本單位電子文件歸檔、在線采集,具體如下:
3.1 OA辦公系統電子文件歸檔
3.1.1 發文
已實現電子文件在線采集,歸入檔案管理系統。OA協同辦公系統中,屬于本單位簽發的電子文件,經過一整套公文處理流程,從擬稿到歸檔,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大部分(除特殊文件外)已歸入檔案系統。
3.1.2 收文
經過統一編號,掃描進OA,再歸入檔案管理系統。收文由專門人員編號、登記掃描后,掛入OA辦公系統,經過閱辦流程后,屬于歸檔范圍的,由檔案員歸入檔案管理系統。
3.2檔案系統對接OA系統
新開發的檔案管理系統已實現與OA辦公系統對接,實行在線采集電子文件,實時歸檔。
3.2.1文件管理層
接收OA采集來的所有電子文件;
3.2.2 文件整理層
接收需要存檔的電子文件,通過輸入頁碼、保管期限等,然后統一自動生成檔號,自動識別重號及重要信息未填項;
3.2.3 檔案整理層
接收已編好檔號的電子檔案。
2.3子系統電子文件歸檔待完善
由于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設區市國資監管部門之間的橫向互通不足,十大子系統的電子文件歸檔還沒實現,還須完善系統建設。要從最初的國資監管轉變為以共享化、生態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國資服務,持續升級國資監管信息化模式,為此,省國資監管部門正在著手進行申請立項(三期)系統,逐步實現橫向互通。
3 統一數字檔案共享服務
按照《辦法》第十八條規定:數字檔案共享服務應當遵循分級分類、依法共享、創新應用、精細服務的原則。[4]貫徹落實《辦法》,應積極推進面向企業、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全面快捷的“一站式”對外服務,緊緊圍繞“大國資”、“一盤棋”、“一系統”“一家人”的理念,互助共享,統籌推進,發揮國資監管數字檔案的重要作用,提升數字檔案服務水平。
3.1面向企業
3.1.1 為解決國企歷史遺留問題服務
充分挖掘國資監管平臺的數字信息資源,系統分析各類數字檔案,為“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僵尸企業”“殼公司”清理、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分離移交,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壓縮管理層級等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提供科學依據及數字檔案共享服務。積極利用數字檔案的大數據,優化國有資本,引導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處置低效資產,實現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
3.1.2 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服務
充分利用國資監管平臺業務子系統的數字資源,加強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在授權放權的同時,著力強化監督監管,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并要求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確保放活與管好相統一。如產權管理子系統:主要產生國有資產的產權信息、資產租賃(承包)、產權評估、產權交易、產權登記、上市公司管理、融資管理等基礎數據。財務分析子系統:包含快報分析、預算分析、決算分析、國有資產統計分析等功能。經過對基礎數據切片、切塊、聚合、鉆取等數據操作分析,由國有資產財務風險預警子系統審核,為項目投資提供科學依據,更好地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數字檔案共享服務。
3.1.3 為國有資本做強做大服務
收集、整合、分析社會經濟數據,監管企業業務行為數字檔案信息,運用數字檔案關聯分析,如:企業財務快報匯總、主要財務指標分析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監管。統籌國有資本布局方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規劃,堅持出資人主導與市場化原則相結合,強化戰略規劃和主業管理,實時掌握監管企業的經營行為及運營情況,做好風險防范評估等工作。為推進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國資監管信息數字檔案共享,加快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重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大。
3.2面向社會公眾
3.2.1 為不同部門服務
國資監管共享平臺的網絡系統建設,部署在政務外網云平臺。與省政府政務云平臺對接,辦公系統及檔案系統運行生成的文件檔案(除特殊檔案外),大部分已進入政務共享平臺,完善數據治理體系,加快形成國資監管一盤棋,實現國資監管數據治理,助力不同部門間數據共享利用,實現《辦法》規定的不同部門、不同層次單位都能在云平臺上查找利用相關文件檔案,促進數字檔案共享,提升數字檔案服務水平。
3.2.2 為社會公眾服務
作為省國資監管部門,也在努力探索,如何發揮國資數字檔案重要作用,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此,國資監管(三期)系統,正在進行申請立項過程中,努力做到內外部數據融合,適應社會信息化、數字化趨勢。進一步打通國資監管信息壁壘,依托電子政務內外網實現網絡互聯、信息互通、政務協同。通過制定國資監管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擴展信息采集渠道,建成國資監管數據中心,構建國資運營智慧決策系統,向福建省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匯聚共享,充分提升數字檔案管理和使用效率,增強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能力。
總之,做好國資監管系統檔案共享服務平臺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國資國企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利用技術優勢、數據優勢、算力優勢,實現智慧國資監管。幫助國資監管數字檔案實現從傳統監管向數字化、智能化管理,遵循統籌規劃、規范有序、便民快捷、保障安全的原則,實現各平臺互聯互通。為推進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國資監管信息數字檔案共享,加快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重組、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社會公眾的需求,發揮數字檔案重要作用。要認真貫徹落實《辦法》,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積極宣傳,發動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社會方方面面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為建立全省統一的數字檔案利用與共享服務,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雷乃明.建立檔案信息資源服務與共享的制度性保障.檔案信息服務與共享,2016;
[2][3]《福建省數字檔案共享管理辦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97號,2018;
作者簡介:黃少連,1973,女,漢,福建福安,本科,館員,研究方向:檔案共享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