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惠平
摘 要:英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對于英語的掌握僅限于詞匯語法,對于實際的應用和真正的了解還是比較少的。而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在現階段還只是停留在背單詞的階段,在學習過程當中還沒有掌握一定的學習英語的技巧,這是因為在小學的時候對英語的學習還處于學生不夠重視,和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對所導致的。在現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小學英語的培養有了更加明確重要的指引方向。學生產生對英語的興趣變成了改革的重點,在教學過程當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生,在學習英語的的過程當中培養幼兒的思維也是英語這一門學科的教育意義所在。
關鍵詞:英語;教師;小學
一、英語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關系
思維是我們腦內有機體的神經活動,只要擁有神經系統,都會擁有思維的能力。和其他動物不同,人類的神經系統具有認知能力,所以思維是人類所特有的高級認知活動。在小學的教學當中,孩子們首先接觸的是語文,所以在他們腦海里形成的,首先是漢語的思維方式。因此同學們在接觸英語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漢語和英語存在的差異。對他們思維習慣的改變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學習英語可以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另外一種思維,發散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一是準確性,英語的表達和理解可以提升學生思維判斷的準確性,因為英語的字是由26個不同的字母所組成的。和漢語不同漢語,更多的是偏旁部首上的行進,而英語的相近則是排列的不同。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可以鍛煉思維判斷的準確性,第二個方面是深刻性英語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語文不同,通過學習英語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文化風韻,可以更好的了解英語形成的發源地文化,也可以通過學習逐漸接受另外國家的文化,帶動學生思維判斷的深刻性。第3個方面是靈活些,漢語和英語的差別可以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不同語言之間的切換,互相運用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第4個方面是開放性英語學習本身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而在教學過程當中又傳播了另外一種語言,開闊了視野。
二、創設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對于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比較欠缺,對于知識的探索,課本的了解都需要老師的引導,所以老師們可以創造一個吸引學生的情景,通過。情景畫面的描述和劇情的推動,讓同學們對知識更加感興趣,也可以在師生之間串聯有趣的互動。讓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和理解課本所提供的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某教師在進行《朗文3A》Chapter3Ourschool events的C部分故事教學時,在處理完文章之后,提出了一個開放性問題:CanMumandDadget to Kitty' s school on time?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開設自主探索環節,具體如下:(1)學生首先進行為時1分鐘的自我思考;(2)四人一小組交流討論各自的想法,討論出一種可能性后派一位同學作為代表進行闡述;(3)各組在討論時要小聲交流,不能影響到其他組。通過這種對話來促進學生去思考和表達,教師通過在英語課堂上的這樣往復下去,可以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就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運用“克服定勢”教學法訓練學生思維
思維的創造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和差異性,這往往表明學生在英語教學中能夠獨立思考、創造性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它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和發散性。我們可以設計有價值的活動或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積極探索,使用不同的策略,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答案。例如復述課文、表演課文、模仿課文是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課文教學結束后,可以組織學生扮演角色或以不同的角色說話,引導學生轉換和使用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如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轉換等,也可以模仿整篇文章或段落。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克服思維定勢,必須不斷拓寬英語思維,促進語言輸出能力的發展,鍛煉創新思維。從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角度來看,仍有一些教師對其認識不夠,重視不夠。他們普遍認為,目前小學英語課每周3小時,時間緊,任務重,不能注重學生的英語思維質量。其實,這種思想和做法是錯誤的。相反,只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就能取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的發展識字。第四,通過聯想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筆者認為有一種教學方法是大多數數學學科都采用過的,即聯想教學法,通過現有教材的內容來聯想更多的相關知識。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思維邏輯更加靈敏。同樣,這種方法更適合小學英語教學。因為學習一門課程最大的就是對它感興趣,尤其是對于語言的學習,很容易讓人覺得無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多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舉個例子,在學習小學英語教材“This is my mother”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mother” 這個詞來引導學生聯想到其他的有關家庭成員的詞匯,像“father” “brother” 等,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應學的內容,也聯想到了更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學貴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學這個階段,不論他們接受的是哪一科的教育,小學教師都應該注重思維培養。教師應該因“齡”施教,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通各種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融人課堂,通過優化問題,讓學生具有一個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琳.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6(01).
[3]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