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雅雯
【摘? ? 要】物理是高中自然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物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形成物理觀念,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口號,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本文簡要分析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并闡述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36
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形成物理品格和能力,這里的品格是指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將知識消化為自身能夠顯現的物理科學品質,并且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科學品質展現到日常生活中,表現為刻苦鉆研、務實求真、嚴謹認真、批判質疑、服務社會等科學精神;而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看待問題的角度以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和策略經驗等,并能夠將這些物理科學的思維、策略、方法和視角運用在解決具體實際問題中。這是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學生的物理品格與物理能力的關系成正比,物理品格能夠對物理能力的價值進行判定,提高物理品格也能提高物理能力。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具體體現在物理觀念的樹立、科學探究方法的掌握、嚴謹科學態度的堅持、物理知識的應用四個方面,每一個都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學生需要掌握物理知識,應用科學的探究方法,形成物理觀念,并保持嚴謹的科學態度;而物理觀念和科學態度又能夠促進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及基于核心素養下物理課堂教學策略略作分析。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核心素養教學的理念雖然已經深入人心,但當前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仍然缺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識,“知識基礎”的傳統觀點在教學目標中依舊占據著重要位置,部分教師對于教學改革流于形式,沒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優化,輕視“觀念建構”的教育傾向嚴重偏離核心素養教學。總的來說,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現狀可以概括為:核心素養教學觀念理解不透徹、教學改革表現出形式主義、沒有“因地制宜”制訂教學計劃、教學資源分散、學生發展片面等。根據這些問題,教師應在學生的知識掌握、實驗活動、課題練習、內容拓展、方法獲得、框架構建方面相應進行教學設計和優化,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物理科學思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探究意識等,最終變成學生受益終生的物理品質和能力。首先,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深入分析核心素養教學的要領。教師對于物理核心素養教學的界定應思考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物理教學教師要讓學生具備的品格和能力是什么?二是,物理學科的特性是什么?如何與教學相結合?三是,學生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技能,也就是知識內化的過程要如何實現?物理學科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推理、實驗和模型上,根據知識原理進行邏輯推理,再通過實驗和模型驗證,這是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教師教學的目的也應融入物理學科的特征,教會學生用物理眼光看待世界,用物理語言表達觀點,用物理思維思考世界。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物理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教學,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先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了濃厚的求知欲,教師的教學才能事半功倍。物理學科與現實生活非常貼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發揮物理學科的特點,實現核心素養教學的首要任務,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原則。情境教學的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如何將物理教學目標融入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和共鳴的情境中是教師需要進行研究的地方,由于物理具有貼近現實生活這一特性,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進行設計。如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元素有哪些?教師通過設置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自身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去探索,引導學生思考他們每天必須吃的東西是什么?水和米飯對于人體每天必需攝入的元素來說,誰更重要?設置問題情境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能夠快速啟發學生開始對自己日常所經歷的事情進行思考,物理學科也是在科學家對生活的觀察中誕生的,學生通過與自身貼近的物理知識來感受物理科學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從而產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這一興趣誕生的根源在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建立在學生內心對于物理現象的好奇有助于學生始終將這種好奇心放入學習的過程中,也就給了學習無窮無盡的動力。
創設問題情境教學還需要教師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適當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將情境的設置簡易化,將問題的引導過渡更加平緩,便于學生跟上思路,完成有效學習。
(二)把控教學過程,營造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在一節高效物理課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物理教學不應是沉悶、呆板的氛圍,而是需要學生調動學習熱情參與到教學中,真正去理解教師講授的物理知識和思考物理現象。教師應注意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內容的規劃、教學環節的銜接和教學節奏的把控四個方面,尤其在教學目標制訂上,要避免過于寬泛化,核心素養不能作為教學目標,教師應將每節課的目標細化,有計劃有步驟地讓學生掌握技能,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態度三個方面考慮學生應該從這一節課中獲取到什么樣的素養和能力。
(三)演示實驗教學要注重過程,發散學生思維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演示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方法融入實驗演示中,學生在跟隨實驗步驟的進行過程也能跟隨思考。教師在進行實驗中可以將正確步驟和錯誤步驟都演示出來,學生能夠直觀看到其中的區別,這時配合教師對其原理的講解,學生就能清晰把握課堂實驗傳授的物理知識。在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思考實驗步驟的原理,通過所學知識闡述原理,發散學生思維,提高物理推理能力。實驗的過程能夠綜合提高學生的各項物理素養,同時讓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中來,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當下教育的大趨勢,面對高中物理教學現狀,教師應基于核心素養思考物理課堂教學策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控課堂教學過程,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注重演示實驗的過程,結合教學手段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推理、運用模型和實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野,黃開智.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J].物理教學,2017(12):29-32.
[2]李坤松.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8,000(01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