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英
【摘? ?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激發學生的閱讀意識,端正學生的閱讀態度,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和方法,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可以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因此,本文針對新時期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75
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展開學習的關鍵時期,夯實他們的基礎十分重要。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學科中的重要部分,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作用顯著。小學語文教師應全面把握閱讀教學要求,盡力上好每一節閱讀課。
閱讀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一種認知和學習手段,如果不能夠學會閱讀,將會失去很多發展的機會。對于小學生而言,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意識、閱讀能力以及閱讀習慣,使他們能夠在閱讀中有所收獲,有所體會,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提高文學素養,促進思維方式以及情感方面的發展,增強寫作能力,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未來的健康成長意義非凡。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對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關注并及時予以解決,使得很多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不高。為了讓學生主動閱讀、樂于閱讀直至善于閱讀,使其閱讀學習更加精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進和優化。
一、激發興趣,傳達技巧
基于小學生的認知傾向于形象、直觀的特點,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就要迎合學生的這一特征。目前的情景教學法是廣受教育工作者推崇和應用的一種教學辦法,實踐證明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在閱讀教學中,情景教學法同樣可以適用,可以起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降低學生閱讀難度的作用。例如,在講“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輔助自身教學工作的開展,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滿足學生的感官體驗。課前先給學生出示一些有關小興安嶺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試著根據自己的觀察猜一猜這是哪個地方,幫助學生建立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印象,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展開對課文的閱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其中描繪的景象,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傳達給學生一些閱讀和朗讀的技巧,比如按照什么順序閱讀,如何根據課文的主題和情感來處理朗讀的節奏、速度、輕重音、語調、語氣等等,也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和朗讀方法。
二、加強互動與合作學習
閱讀教學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結合閱讀的這一特點,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有效互動,避免過去師生互動流于形式現象的發生。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發展學生的閱讀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拥木€索和載體就是問題,語文教師要注意問題內容涉及和提問形式以及時間。例如,在講“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便可對學生提問:“同學們,看到課題有何感想?你們對圓明園有什么樣的了解?有去過圓明園嗎?”引發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同大家分享,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可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時插入問題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如“讀完課文后說一說圓明園的布局是怎樣的?哪些詞語和語段將圓明園的特點精確地描述出來?你還見過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作者描寫圓明園是為了表達什么?”等等,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在完成對課文的閱讀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對教師所提問題的討論和互動,并鼓勵學生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提出各自的問題,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問題和觀點,其他學生耐心傾聽并做修正和補充,這樣就可以完成學生閱讀深度和廣度的拓展,讓閱讀教學的內容和內涵更加豐富,大大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注重讀寫結合
閱讀和寫作不可分家,在語文教學中二者相互交融。語文教師在重視學生閱讀教學優化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注重讀寫結合。閱讀文本中通常會用到大量的表達技巧,而這些技巧正是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當學生閱讀課文領會這些技巧的使用時,語文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學習應用這些表達技巧,以造句、短文寫作的形式讓學生在應用中強化對這些表達技巧的理解。鑒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需要合理安排課時,協調理論授課與實踐訓練的占比。當前群文閱讀也是廣受語文教師歡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對于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群文閱讀是將學生過去的單篇閱讀轉變為同時閱讀多篇文章。例如,在閱讀《慈母情深》這類寫人的記敘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以前所學過的哪些寫人的文章和本課一樣,試著運用從前的閱讀方法來展開對本文的閱讀,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同類型的文章,既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又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對比,強化學生閱讀方法的應用。
四、利用課外閱讀提高綜合素養
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也是進一步強化學生閱讀應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對課外閱讀提起同等的重視,積極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教師給學生推薦的課外閱讀資源既要以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為線索,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同時在課余時間中,語文教師還應當積極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實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例如,在講“少年閏土”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閱讀作者魯迅先生的其他優秀作品,并做好閱讀筆記。隨后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班會課的時間給學生設計一些課外閱讀主題活動,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和自己的閱讀書目。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既可以是讀書分享會,也可以是知識競答、辯論賽、演講、朗誦、角色表演等等。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與意義,實現學生語文的高效學習,同時,語文教師也會因課堂教學的成功而自豪和滿足,教師也能夠實現自身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黎金娥.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8):6-7.
[2]孔輝.傳授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