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耀強
【內容摘要】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進行情景創設,其主要指有目的、有計劃的創設些直觀形象、有情緒色彩的教學場景,其不僅可以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態度體驗,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教材重難點的理解與學習,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诖?,本文主要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情景創設的作用與原則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創設策略。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情景創設 教學策略
道德與法治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門學科,其主要是對學生的規范行為與道德品質進行培養,傳統化教學中,通常是將教學作為主導,學生知識被動聽講與思考,就像個學習機器,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而且還會對學生形成創新意識造成不利影響。情景創設主要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而創設的學生所熟悉的情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學習。因此,道德與法治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根據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相關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并使學生充分意識與了解到道德與法治對于其實際生活的影響與重要性。
一? 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情境創設的作用
1.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對于道德與法治而言,其知識通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的教學方法較陳舊,就致使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相對枯燥乏味,而對初中生而言,其通常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且喜歡追求趣味性課堂,這種枯燥的課堂氛圍,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1]。而通過情景創設,則能有效轉變該狀況,其不僅能充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而且還能對相關知識產生認知,從而使學生有效理解相關教學內容。
2.有助于想象力與思維創造力的培養
傳統化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常會出現教師在上課時無心、學生則昏昏欲睡的狀況這就造成課堂教學時間浪費。其主要原因是道德與法治教師無法準確地把控中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況,只是通過說教式的教學,而學生對于學習的反饋度也較低,這就會對教學效率提升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需注重傳統化教學模式的轉變,通過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進行情景創設,不僅能激發學生自身的想象力,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思考現實生活中的有關事件,并提出自身的觀點與解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情境創設的原則
1.針對性
情景創設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快、更好地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情景創設的時候,需注重針對具體教學內容,盡可能避免華而不實的現象,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運用時,需突出具體教學重點,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高[2]。同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選擇相應學習素材進行情景創設,以深化學生對教學方案的感悟。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其在進行情景創設的時候,注重服務于學生,注重創設針對性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邏輯思考形成發散思維,加強教學實效性,這種狀況下,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認真研讀,根據時代改革,促進教學內容和創設的情景相結合。
2.適度性
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情景的創設時,需將幫助學生作為初衷,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使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需注重物極必反,教學中,創設太多的情景,也會對道德與法治的整體教學質量造成不利影響。隨著多媒體時代的到來,教師運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法也逐漸增多,這種情況下,就可能會出現情景選擇偏差的問題,部分教師過度依賴各種教學資源,就會不斷地進行情景創設,以促使教學效果的提高。但是,太多的情景創設,不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分散,而且還會突破傳統的課堂結構,甚至占據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深入的學習相關知識。因此,教師需注重情景創設的適度性[3]。例如,對《網絡改變世界》開展教學時,教師通常會創設許多的教學情景,如流行故事、流行音樂、漫畫、圖片等,其雖然能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課堂呈現出熱鬧的景象,但教師卻沒有機會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講解,這種狀況下,不僅整節課的教學支離破碎,而且教學重點也無法突出,教學的整體結構也較為松散。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進行情景創設需注重適度性,并根據相關改革要求,把知識點滲透于各個故事情節當中,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3.啟發性
道德與法治學習中,學生只有通過充足的思考與探究,才能對更好地了解知識,并對某知識點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進行情景創設的時候,需給予學生充足的體會與感悟時間,引導學生啟發,以此使學生在啟發中,弄明白相關知識,并依據自身的體驗,充分了解相關知識結構,通過問題的分析,對問題進行感知。基于此,教師需注重情景創設具備的啟發性,通過各種沖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并在啟發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熱情,從而使學生的知識實現有效轉化。
三、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情景創設的策略
1.生活化情景創設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學生自身情感的調動與激發,以通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感受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特點與要求相結合,并在課堂上創造出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構建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生活化情景,以生活化的教學氛圍進行營造,指導學生開展學習,這不僅可以使道德與法治的整體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相應提高[4]。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融入現實生活中,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相關教學資源相結合,促進道德與法治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融合,從而使學生在生活化情景當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理念,并樹立正確的三觀。例如,道德與法治教師對生命的思想有關內容開展教學時,可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將與其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類似于青少年由于貪玩而被家長責罵,最后受不了責罵而跳樓自殺的相關視頻,并在視頻播放完之后,提出相關問題:“青少年為什么如此不重視自己的生命?是什么原因導致青少年自殺?”經過生活中真實的情景創設,引導學生對相關生命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而教師則依據學生所給出的答案,促進道德與法治的相關教學內容的拓展,這種教學方法相對直接記憶道德與法治相關的理論知識通常更加高效。
2.多媒體情景創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也需注重鉆研相關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促進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的有效結合,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加強教學模式的改革,通常對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有著重要影響?;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注重情景創設的目標與目的,充分吸引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視頻、課件等的觀察,深化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并對課文內的相關知識進行感知,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5]。例如,對《愛在家人間》的相關內容開展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將一家人進行快樂生活的場景呈現給學生,以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通過視頻的播放,不僅能充分吸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注意力,而且還能使學生通過觀看一家人在家里安靜聊天、玩耍的溫馨畫面,觸動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心理,這個時候,中學生就能夠不自覺地想到自己的家庭,并通過情感的驅動,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關愛,從而未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奠定夯實的情感基礎,并實現高效學習。
3.活動情景創設
活動情景的創設,可引導學生實現樂中學,對于中學生而言,愛玩是其天性,想要使學生實現玩中學、樂中學,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通常是當前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課堂教學需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豐富多元化的活動中,通過體驗、認識、踐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正確思想觀[6]。因此,道德與法治的具體教學時,教師需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狀況有效結合,構建相應的活動情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積極思考、自主探究以及經驗總結,并實現知識的吸收與消化。例如,對《合作有智慧》實施教學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合作,但是,其在課文中通常只是寥寥幾句,為了使學生形象、有效的理解合作,教師可創設相應的活動情景,如玩串珠子的游戲,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個組,每個組分發給學生一把剪刀、一根繩子、若干個小珠子,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小珠子都串在繩子上,哪個小組串的珠子多,哪個小組獲勝。具體比賽的時候,A、B兩組學生立即進行串珠子,兩個學生分別拿著繩子的兩頭進行串珠子,而其余的學生則幫助與鼓勵,而C組的學生并沒有著急開始,先進行方法探討后,再進行具體比賽,他們先按照小組的人數,把繩子剪成若干段,并讓整個小組的學生都同時進行串珠子,此時,就已經知道了比賽的結果。比賽結束后,教師讓C組的學生發表意見:“其在討論階段,主要是對剪刀的作用進行分析,并發現了剪刀具備的作用之后,全員都參與到比賽當中,通過精誠合作,必然贏了?!蓖ㄟ^活動情景的創設,學生進行親身體驗以及經驗分享,就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合作的力量,并充分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從而使中學生學會相互配合與溝通。
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充分關注中學生的成長需求以及生活體驗,以促使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并使學生的人格實現健康發展。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情景創設時,教師需注重“以人為本”,依據教材內容實現情景創設,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而且還能使師生、生生彼此實現和諧互動,從而使學生的知、情、意、行各方面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鳳鈴.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情境創設策略的探討[J].考試周刊,2020(43):101-102.
[2]柴世輝.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情境的創設[J].科普童話,2020(19):152.
[3]徐媛媛.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D].洛陽師范學院,2020.
[4]黎素美.情境創設,讓道德與法治課堂充滿活力[J].教育觀察,2020,9(7):45-46.
【“三段六環”學導式教學模式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高效性研究。(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課題結題成果), 課題編號GS〔2018〕GHB0833.】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