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全國各高校都在推進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在這一過程中,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優勢得到了一致認可,而其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改革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許多問題。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了西南邊疆地區某高校200名學生對學校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的看法及學生在新模式下的學習情況,旨在客觀反映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分析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探討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調查
【作者簡介】唐芳(1978-),女,漢族,云南大理人,云南省大理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
引言
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并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廣大高校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
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給教師提供了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網絡學習平臺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能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和條件,實現教學的立體化和個性化,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一、 西南邊疆地區某高校網絡教學改革基本狀況
筆者所任教的西南邊疆地區某二本高校,從2009年8月開始實施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我校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采取的是 “2+2”教學模式,即每周2節課堂教學課(會話寫譯綜合課)和2節網絡自主學習課(閱讀課、聽力課)。
二、西南邊疆地區某高校網絡教學改革狀況調查與分析
1. 調查目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不足。本研究旨在客觀反映西南邊疆地區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分析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探討解決的方法。
2. 調查對象與工具。本次調查對象為從筆者所任教的西南邊疆地區某二本高校2017級和2018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中隨機選取的200名學生,基本涵蓋了我校文、理、工、醫、藝術等各大專業。研究工具為自編的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的態度、學習動機、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水平、學生網絡學習情況及他們對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評價等內容。
3. 研究過程。2019年初分別在我校兩個校區發放問卷。問卷采取匿名作答的方式。發出210份問卷,收回200份。
4. 數據統計。問卷的所有數據均錄入電腦,采用SPSS 18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5. 調查結果與分析。(1)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的態度。從問卷調查可知,大約96%的被調查者肯定了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重視大學英語學習,這是他們學好這門課程重要的前提條件。關于“是否喜歡上英語課”這個問題,有68%的學生選擇喜歡或非常喜歡。這說明老師們還需下大力氣改進課堂教學,讓英語課堂吸引更多的學生。
(2)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關于學習英語的動機,79.5%的被調查者認為學習英語的目的是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88.5%的被調查者認為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對他們很重要。此外,“為了好就業”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動機。目前學校實施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每周只有2節課堂教學課。這讓老師們無暇顧及輔導學生準備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這可能也是部分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不滿意的原因之一。
(3)學生的英語水平。調查問卷反映出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容樂觀,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均較差。88%的被調查者不能用英語與英語母語國家的外國友人熟練交談。74.5%的被調查者不能在沒有預習的前提下讀懂一篇大學英語課文。36.5%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掌握了英語翻譯的基本技巧。只有9%的被調查者能順利寫出各種文體的英語短文。學生的英語水平距《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于本科生的一般要求差距甚遠。
(4)學生擁有計算機的情況及其計算機操作水平。本次受訪的200名學生為大一、大二學生,其中48.5%的學生擁有電腦。擁有電腦的這些學生中,90%的電腦接入了互聯網。對于 “對您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進行自我評價”問題,2.5%的被調查者回答非常熟練,24%的被調查者回答熟練,61.5%的被調查者回答一般,11.5%的被調查者回答剛起步。也就是說,至少88.5%的被調查者可以獨立操作計算機。這說明大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總體不錯,進行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基本沒有技術障礙。
(5)學生網絡學習情況調查。調查顯示,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的狀況不盡人意。首先,學生利用網絡學習英語的熱情不高。只有43.5%的學生經常訪問自己感興趣的網站;55%的學生坦言很少根據課堂或學習單元的要求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其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元認知意識薄弱。只有43.5%的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有周密的計劃和安排;36.5%的學生承認在自主選擇適合學習內容方面比較欠缺;高達67%的學生時常因網絡預先設置的學習內容太難或進度過快而感到焦慮和自我懷疑。
調查發現,在網絡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內容為課文、聽力練習、詞匯,單元測試等,學生大多只完成與教材學習相關的任務,極少學習課外材料。
此外,調查顯示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回答“您在自學過程中碰到問題如何解決 ”的時候,68.5%的被調查者選擇查字典、看語法書,自己解決問題,17.5%的被調查者請教其他學生,5%的被調查者請教老師,還有11%的被調查者對問題往往不了了之。這顯示出學生本身缺乏英語學習的協作意識,這對開展網絡“合作學習”,開展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互動交流不利。
最后,學生對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的時間投入嚴重不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施辦法》規定:除統一安排的網絡課外,學生應每周進行3學時以上的網絡自主學習。而實際情況是,只有18%的被調查者每周進行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時間是3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只有這部分人達到規定。11.5%的被調查者坦言除了2學時的網絡課外,他們從不花時間進行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高達47.5%的被調查者進行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時候少于每周2小時。而在進行網絡自主學習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專注度也有待提高。10.5%的被調查者承認在進行網絡自主學習時他們經常做學習以外的事情,如瀏覽其他網頁、看視頻、聊天、聽音樂、打游戲;68.5%的被調查者表示偶爾會這樣做;4.5%的被調查者說老師不在他們就會這樣做;僅有16%的被調查者從不這樣做。
(6)學生對學校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評價。調查發現,大部分被調查者肯定了學校大學英語網絡教學。76.5%的被調查者滿意目前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79%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能夠幫助他們提高英語水平。網絡自主學習豐富的資源,便捷、靈活、輕松、反饋快的優勢得到廣大學生的認可。70.5%的被調查者認為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學習英語更便捷有效;75.5%的被調查者認為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習英語很輕松、不緊張;76%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能讓他們更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此外,77%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自主學習能讓他們接觸更多的英語資料,約50%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7)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展望與預期。對于今后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學生希望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課時。高達85%的被調查者認為每周有必要增加2節聽力課;64.5%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大學英語每周2節的課堂教學課時太少。此外,55.5%的被調查者認為對于大學英語教學,學校應該完善硬件設施;58.5%的被調查者建議學校加強教學管理。
參考文獻:
[1]大理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施辦法(試行)[Z].大院教發[2010]10號.
[2]葛亞軍.從問卷調查看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模式的選擇[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3(9):56-5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川.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評估模式實驗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7):33-36.
[5]劉明忠.論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的優勢、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92-95.
[6]邱黎.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探討[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93-195.
[7]鄭曼懷.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狀況調查[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