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淵 任延
摘要:2010年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初步建成“西部汽車城”,形成了以汽車制造業為主導產業,涵蓋汽車全產業鏈的格局。在這個產業鏈上,它的上、中、下三個產業段需要多方面的初級、中級、高級人才,為適應社會及產業對汽車人才的需要,本文圍繞構建“汽車人才超市”,通過“建專業、改模式、廣合作、生動力”四個方面重構專業體系,改革育人模式,以校企多領域合作為前提,促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汽車產業人才的供給能力,形成中職特色育人模式。
關鍵詞:汽車人才超市;教學改革;中職育人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一)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不匹配,汽車產業人才規格單一
“西部汽車城”建立了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然而,多數學校僅開設了汽車類部分專業,產業人才規格非常單一,且層次不高。出現了學生就業和企業招工兩難的尷尬境地。
(二)育人模式與學生發展需要不適應,學生成長路徑單一
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學生自我發展規劃呈現多樣化趨勢: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升學進入高一級學校;部分學生計劃完成中職學業進入企業;部分學生打算參加技能大賽成為技能明星。然而,以校為主的傳統育人模式無法有效提升學生技能,現代學徒制還在研究探索中,老舊的人才培養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三)學校供給與企業需求不融通,校企合作面窄
學校與企業溝通渠道不暢通,雙方不能完全理解對方需求及利益。學校參與企業生產與技術改造程度低,在員工培訓、產品研制等方面參與不足,貢獻小;企業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程度低對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學生培養缺乏積極性,校企合作松散,產教融合深度不夠。
二、研究方法
堅持“專項調研—專題研究—工作實施—診斷改進—形成成果”五步螺旋上升的技術路線。組織汽車專業骨干教師進行專業體系的調研與總體設計,對建設校內工廠的可行性進行探究,重點調研汽車產業鏈上、中、下游中的代表企業,深度學習國內外現代學徒制相關理論及實踐探索。建立與產業鏈共振的專業體系,深入開展跟單生產、學徒制理論與實踐探索,融入診斷改進思想與策略,進一步完善兩鏈,推進教材、教法和教師改革,并推廣建設經驗。
三、育人模式的實踐措施
(一)建專業。雙鏈共振,圍繞產業鏈建設專業鏈,打造汽車產業“人才超市”
基于對汽車產業鏈及汽車產業生態圈的分析,結合學校實際實施改革,建立了與產業鏈同頻共振的專業鏈,并構建專業標準體系打造汽車產業“人才超市”。
完善的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三段,包括上游段——零部件加工生產段;中游段——汽車設計、裝配生產段;下游段——汽車后市場、營銷、維修保養、汽車金融服務等。新建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與機械加工技術、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共同對接汽車產業鏈上游段。改造汽車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新建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對接汽車產業中游段。新建新能源汽車運用專業,與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對接汽車下游段。
(二)改模式。雙模融合,傳統模式融合學徒制,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教育學習系統是以職業生涯發展為基礎的個人化學習和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基礎的過程化學習的深度融合。堅持開展現代學徒制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通過國內外視野的理論研究解析現代學徒制內涵與外延,然后與傳統育人模式相結合,以“教學工廠”為載體,創造性地形成了校內學徒制、混合學徒制和校外學徒制三種類型,創新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校內學徒制主要面向熱愛職業的學生,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以培養技能高手為目的設計教學目標;以校內教學工廠為學徒車間,以企業技能大師領銜教學團隊,個個集教師、師傅、教練身份三合一,課堂學習、實訓練習、生產勞動三堂并舉。精準評價行為,培育學生規矩做事誠實做人的素養,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參賽能力,奠定學生就“好業”的基礎。
混合學徒制主要面向有繼續深造愿望的學生。教學在兩類教學工廠交替進行。前1-1.5年在校內教學工廠,雙師型教師既是師傅也是導師,強化訓練基礎技能和綜合技能,夯實行業通用能力的培養;后1.5-2年在校外教學工廠,以企業骨干為師傅,進行跟崗實習,間插校內學習和生產實訓,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生產能力,搭建學生上升雙通道,既能就讀高職,也可企業就業。
校外學徒制以培養初、中級工人為目標,以校外教學工廠為育人主陣地。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教學。教師是講師,教授專業基礎理論;企業骨干為師傅,傳授生產技能,形成實際崗位所需的能力,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
(三)廣合作。三域互動,校企雙方在教學、生產、培訓三個領域良性互動,同建共好文化
校企雙方深度合作,在教學、生產、培訓三個領域良性互動,共同為達成合作目標而努力,同建共好文化。
在教學領域的互動,是指企業參與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編制、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學生評價等。在生產領域的互動,是指企業發布生產任務到學校,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共同解析產品加工工藝、編制工藝流程、示范或指導學生進行生產性實訓。在培訓領域的互動,是指企業向學校教師講解技術竅要,技術標準,展示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流程、新材料,教師幫助或獨立開發企業培訓課程或資源包;學校承接企業培訓課程開發任務并合作開展培訓工作;企業還為學校“雙師型”隊伍建設提供場地、課程及師資。
四、總結
在實際工作中,讓傳統的育人模式與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相融合,豐富和發展成為新的學徒制,構建三種類型學徒制滿足學生“技能大賽”“職教高考”“高新就業”多元發展的需要,最后構建了“三級實訓”“三階教學”的工學結合教學方法體系。
學校依托教學工廠,改革教學方法,形成“教學即生產、生產即教學”的新型實訓教學法,大大提高了產業人才培養的層次和質量。以“基礎實訓對接認知實習,以綜合實訓對接跟崗實習,以生產實訓對接頂崗實習”構建了三個階梯的梯級培養方法,形成了教學方法體系。形成中職特色的育人模式。
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尚?淵?任?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