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正輝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機器人教育的不斷深入,樂高機器人已在走進了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中。樂高機器人項目對于培養小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極大益處。因此,本文將基于樂高機器人項目,探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策略,以促使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樂高機器人;小學教學;信息技術課程
在以往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較為單一與傳統化,導致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隨著科技發展與素質教育的深入,樂高機器人已成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樂高機器人主要采用機械結合傳感的模式,其作為一個益智類的玩具,對于小學生具有天生的吸引力,且在教學中使用其開展教學活動對于教學設施的要求并不高,對于作品的認識基礎在要求上也較低[1]。另外,隨著時代發展,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開展樂高機器人項目課程,有利于學生掌握機械、電路等基礎知識,能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并且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開展樂高機器人項目,可以拓寬學生眼界,發展其思維,對小學生智力開發以及素質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將基于樂高機器人項目進行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一、通過任務驅動,激發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的模式主要是指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固定小組,并為每組布置任務,最先將任務完成的小組即為勝組[2]。如此在教學中學生的好勝心就會被充分激發出來,其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繼而就會積極投入于任務中,其學習效率就得以提高,其信息素養與學習能力也會隨之逐漸提升。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合理的任務,可以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深入了解和掌握本節課內容,以及逐漸提升信息素養,繼而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比如在機器人行走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樂高機器人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在簡單導入之后,可為學生播放機器人行走的視頻,并為學生們分組。而后,教師為學生們布置任務:讓機器人前進的部件是什么?如何設置機器人前進,并讓學生們結合樂高機器人進行探究,設置成功的小組可到講臺上為同學展示,最先成功的小組有一定獎勵。而后,教師可問:剛剛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機器人在前行的時候并不會停止運動,我們要怎么樣才能讓它停止呢?然后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如何讓機器人停止,并進行實際操作。最后,教師可讓學生在機器人后退和機器人轉彎中選擇一個任務,并進行探討和設置。讓學生選擇其感興趣的任務,其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在這個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通過任務的布置,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與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完成學習任務,不斷加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印象,并且在任務的調動下不斷深入理解知識,如此學生學習的效率就會得到提高,而且在學生信息技術知識與素養共同得到提升的同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二、通過體驗教學,提高操作能力
體驗教學注重學生感受,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體驗感受。在教學中采取體驗教學的方法,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引出本節課主題,并對學生項目完成情況給予點評,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創造力,讓學生在體驗中快樂學習。因此,在實際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樂高機器人,采取體驗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教學過程,繼而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蒸汽火車的項目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蒸汽火車及動力相關的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接著,教師可提問:火車動力來源是什么?并給予學生一定時間進行思考與回答。而后,教師可通過課件為學生介紹齒輪的連桿機構,并結合樂高機器人為學生演示項目的關鍵步驟和主要結構。接著,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該項目,并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與動手操作,以此讓學生深入體驗完成項目的過程。教師可選擇優秀的作品給予展示和點評,并鼓勵其他小組再接再厲。最后,教師可讓學生在課下對生活進行觀察,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也具有該結構的機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受,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可以通過視覺感受以及實際操作感受,不斷豐富自身信息技術知識以及信息技術素養,促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以及教師的積極評價中不斷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繼而不斷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對信息技術的熱愛,并逐步提升信息技術方面能力以及增強學習效果,最終促使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能夠顯著提高。
三、通過團隊合作,提高協作能力
團隊合作主要指在教學中教師為小組布置任務,要求小組間的成員通過合作來一起完成任務。該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對于小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在結合樂高機器人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可采取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模式,讓學生自主拼接與調試機器人,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學習以及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繼而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比如,在機器人傳感器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終結者》中關于編程內容的視頻,并向學生展示比較常見的與傳感器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初步了解傳感器。而后,教師展示傳感器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傳感器的外形差異。然后,教師可讓學生基于測光值項目,對傳感器工作的過程進行探討和實踐。此時,教師可讓學生自由分組,每小組成員負責一部分內容或者操作,如一位同學負責系統設置的執行,一位同學負責條件循環控件的添加等,組長負責整體把控,在其中一位學生進行操作時,其他小組成員可對其進行監督并給予幫助和提出意見,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一步了解機器人的工作流程。而后,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可選擇幾組機器人進行運行,并為學生再次演示操作過程,以助于學生加深印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結合樂高機器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不斷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生通過團隊之間的協作以及動手操作,其學習效率與知識鞏固程度得到一定提升,其團隊合作精神、協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最終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創新思維
許多傳統教學方法是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甚至有些教學方法還抹殺了學生創新方面的能力發展,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而樂高機器人項目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發展創新思維的機會,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釋放,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大作用。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樂高機器人,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問題,進而解決相關問題,并鼓勵學生多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主創作作品,這將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信息素養得到提升。比如,在掃地機器人教學中,首先,教師可詢問學生是否在生活中見過掃地機器人,都是什么樣子的,而后,教師可為學生展示一些掃地機器人的圖片。其次,教師可讓學生們討論掃地機器人的清掃過程由幾個動作組成。在給予學生足夠時間討論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分享答案,并對學生的答案給予完善。再者,教師讓學生結合樂高機器人開展掃地機器人項目實驗,學生可自由發揮其想象力,自由搭建模塊,完成機器人的掃地動作。最后,教師可讓學生們開動腦筋,結合生活,自主創作一個掃地機器人或者服務型機器人,如投籃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以此充分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選擇一個他們感興趣的領域來進行機器人作品創作。在下次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展示其創作成果,并為全班學生進行演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創新驅動為核心,通過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與發揮想象力,進行信息作品的創作,讓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充分開動腦筋,發揮創造力,并結合自身興趣開展實踐操作,繼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并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得到進一步發展,順利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
五、結語
總而言之,樂高機器人對于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具有極大益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樂高機器人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應重視樂高機器人項目,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將該項目活動的作用發揮出來,以此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與多方面能力,并提升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
水平。
【參考文獻】
[1]閔鳳輝.基于樂高機器人項目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9(06):77.
[2]蔣際君.開展機器人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J].福建教育研究, 2018(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