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增強現實(AR)技術作為一種新的信息技術手段為教與學提供了新的途徑。本文從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和存在問題出發,將AR技術引入商科專業實訓教學,通過構建可視的、立體的、互動的教學平臺,提升商科專業實訓課程的仿真效果并以天津商業大學綜合實訓課為例,探究高校如何推動商科專業仿真實訓課程建設,以此完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AR技術;商科專業;仿真教學;實踐教學;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5(a)--02
商科高技能人才的質量,需要通過高校商科專業對實踐教學的完善來達成。想要改善商科專業實訓課程,提升其教學效果,就需要充分認識到實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清楚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目前課程設置,合理地將增強現實(AR)技術應用于商科專業的實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中。
1 什么是增強現實(AR)技術及運用AR技術教學的意義
增強現實(AR)技術與 VR技術有一定的共同點。VR 技術是可以營造完全的虛擬環境, 而 AR技術是通過對攝像機影像位置和角度實時的計算,然后再加上一些圖像,實現真實環境和虛擬環境共同顯示在使用者的面前,使真實環境得到增強效果。隨著高校教學中對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增強現實(AR)技術以一種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應用得越來越多。
而在商科專業中,對AR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看到虛擬生成的對象,且可以快速生成,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進行實踐操作和感受。使用AR進行商科專業的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最接近真實交互的形式下搭建自主學習的環境,這一點對于商科專業提升實訓教學效果,完善實踐教學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2 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商科專業是與經營管理活動相關的一門專業課程。如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金融學和物流管理等都屬于商科專業[1]。
2.1 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商科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分為課內實踐、課外實踐和校外實踐三個方面。課內實踐是咱們的第一課堂,主要是進行案例分析教學和情境教學。案例教學主要是通過學生對過往經典案例的學習和分析來應證課本所學內容,或者像財務管理的課程,拿出一段時間進行實訓最終形成實驗報告[2]。情境教學,就是將課本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課堂模擬的方式延伸出來的一種實踐教學,但由于模塊化的模擬缺少周邊影響因素,模擬好的場景太死板,局限性很大,實用性很小,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真正的實踐。
第二課堂——課外實踐。課外實踐主要是仿真模擬實訓,以及各種大賽等[3]。這對于有興趣的學生來說,提供了很多的學習樂趣,讓學生的實踐興致高漲,但這些活動并不能讓所有學生都真正地參與進來,由于很多活動都是不計入成績判定的,所以存在很多自主性,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愿意參加,那么收到的效果就參差不齊了,但相比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第三課堂,也就是我們的校外實踐,可以說是最重要又不重要的階段。校外實踐方式一般是兩種,一種是學生自己利用寒暑假或者業余時間參加的認知社會的一些實踐活動,另一種是學生按照學校教學環節在畢業前夕到實際工作單位進行的頂崗實習。兩種方式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提前對社會和工作有一個認知,對畢業后的職業生涯做一個提前的了解和規劃[4]。當然,如果在實習單位表現優異或者對頂崗崗位的工作抱有極大熱情,畢業后也會被單位錄用。但由于實習時間過短,學生的認知很多時候是很局限且流于表面的。
2.2 商科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第一課堂中,很多案例教學和實訓教學需要學生擁有強大的抽象能力和還原能力,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具有相當大的困難,并且是枯燥乏味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容易被消解。而在第二課堂中的各類比賽,由于大部分項目都沒有納入實際教學及考評環節,學生一般會認為與自己學業關系不大,所以主動參與的學生不多,參與之后也很少反思和考慮自身的不足。再說,第三課堂,學校只讓學生實習,但對實習成果關注度并不高,學生實習過程中更關注的也不是學業而是畢業后接踵而至的工作和待遇問題,本身實習時間又短,學生對于實際工作和社會的認知也不全面,所以實踐效果也很有限。
3 如何將增強現實(AR)技術運用于商科專業實訓課程
AR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程度一般有四種,即淺度應用、中度應用、高度應用和深度應用。使用真實感隨著應用程度的增加而增強,而根據我們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的課程結構分布,我們對AR的應用程度也可以按實踐教學的不同結構進行不同程度的應用。
3.1 課內實踐對AR技術的應用
商科專業的課內實踐基本是案例分析和情境教學,可以對AR技術進行淺度應用。讓學生在進行案例分析時能夠得到清晰的圖像和畫面,不再靠想象去進行分析,讓案例分析變得更加簡單和直觀,尤其對抽象能力比較欠缺的學生有很大幫助。而在情境教學中,也可以讓模擬情境與教學環節更加貼近,讓學生感受到空間的轉換,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有更清晰和真實的感受。
3.2 課外實踐對AR技術的應用
這里說的課外實踐一般是指我們的課外校內實踐。近年來,各大高校對于商科專業的課外實踐也提供了很多模擬實踐、對抗競爭之類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實踐活動豐富了很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在課外實踐中高度運用AR技術,可以將實踐內容和教學內容達到高度的吻合,讓學生能夠再一次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盤和親身感受,能夠更加容易地顯現和判斷學生的學習成果。對比沙盤或者自由模擬等方式,能夠更加還原,并且幫助教師進行學習成果判定。
3.3 校外實踐之前對AR技術的應用
校外實踐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學校和社會之間進行對接,已經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學習了。在學校一次實踐不合格可以再次多次學習,但是投入到真正的工作崗位實習之后,如果能力不行那么失去的就是工作,但是想要剛剛離開課本的學生迅速投入真正的實戰當中,并且很少犯錯是很困難的[5]。所以,在商科專業的學生真正進行校外實踐之前可以通過深度應用AR技術,將教學內容進行無痕轉換,讓學生在不用被淘汰的情況下切身感受真實的校外實踐,這樣在后期的實踐活動中更容易適應實踐崗位,不易被淘汰。
3.4 需要培養更多精通AR技術教學的教師
在傳統概念中,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傳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所以我們高校中擅長實踐教學的教師還是很缺乏的[6]。如果要在商科專業實踐教學中運用AR技術,那么首先就需要培養一批精通AR技術教學,能夠完美進行AR教學設計的教師,對真實業務操作熟悉,從而在虛擬現實的情境下才能給學生更好地指導,因此培養“雙師型”教師也是提升仿真實訓教學的必要條件。
4 應用AR技術的綜合實訓課程建設
為了加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減少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不適應,提升實際工作能力,天津商業大學管理學院開展校內綜合實訓,將學生崗前職業培訓搬到校園。形成認知實訓、專業技能實訓、跨專業綜合實訓的分階段多層次虛擬仿真實訓體系。
在原有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跨專業綜合實訓基礎上,規劃增加ARE(增強現實教育)虛擬仿真平臺,讓學生在校園內利用軟件設備可以身臨其境的體驗到與現實多種行業工作一樣的情境。教師可以利用ARE平臺進行企業情境構建和業務案例解說,學生也可以進行角色模擬與體驗,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交叉的情境中,完成真實感與立體感皆強的崗位實踐工作,激發學生主動去學習探索,極大擴展學習者的知識范圍,訓練參與者的素質技能(表1)。
依據ARE教學平臺的模擬案例數據,通過單人多崗的鞏固性訓練完成企業典型業務專項實訓,學員可以熟練地處理各業務場景涉及的單據并理解上下游的流程原理,提升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通過單人單崗完成企業一個月經營中的計劃、采購、倉儲、生產、銷售、財務等各項經營實踐,為后面的綜合實訓奠定基礎。此部分內容可以更好的成為前導課程,增強原有企業模擬運營等相關課程的仿真效果。
5 結語
綜上所述,增強現實(AR)技術可以幫助商科專業的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體驗到與現實工作一樣的情境。這樣的學習體驗更容易激發學習者的大腦,讓參與者主動去學習探索,完成真實感與立體感皆強的崗位實踐工作。將增強現實(AR)技術運用于實踐教學中,可以幫助商科專業的學生實現情境化學習、自主性學習、協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對抗性學習等各種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對商科專業實訓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涂啟泮,周毅勇,李榮彬.AR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18,34(10):107,145.
趙敬宜.高職院校商科專業改進實踐教學的路徑探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7(03):45-49.
萬鑫.“新商科”背景下企業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與建議淺析[J].商業經濟,2019(03):66-68.
李榮彬.AR技術在高校實踐教學應用的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1):138-139.
沈嘯.融入AR技術的移動互聯環境下混合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J].信息系統工程,2020,(10):163-164.
鄒昀芹.江西省獨立學院商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