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筱玲
關鍵詞:學前教育 中職學生 就業能力
課 題:本文系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中職學校教研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GXZZJG2016A121)、南寧市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WHJSC012)研究成果。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家長及社會對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使得學前教育專業發展速度加快,學前教育專業在整體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相比其他教育專業來說,在完整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學前教育專業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沒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仍有待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不足。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能力標準上,應當進一步明確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要求,以此培養出更多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所存在的問題
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在完善學生能力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未構建完善的技能培養課程
學前教育與其他的教育專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所面對的對象是低齡兒童,這個群體無論是在理解能力方面,還是在自理能力方面都相對比較弱。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需要掌握的是如何與低齡兒童進行溝通,在掌握溝通技巧后,才能夠進一步地進行引導教學。
(二)缺乏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學前教育的對象比較特殊,若學生沒有較好的職業素養,則會出現工作失誤,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問題。目前,家長對于學前教育教師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因為學校缺乏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訓,導致許多學生在畢業之后,不僅沒有專業的技能,同時對自己的職業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無法穩定在學前教育這一行業中繼續發展,進而阻礙了學前教育專業在行業中的整體發展。
(三)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較低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崗位工作的最終職業目的在于:開發低齡兒童的智力,引導兒童進行學習。若該專業學生自身人文素養水平較低,則無法為兒童提供專業的指導。
二、提升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措施分析
(一)完善技能培養課程
掌握專業技能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所以技能培養是學校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技能也是學生未來創業就業的重要元素。為此,學校應當重視對課程的完善,針對當下的學前教育需求,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技能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學前教育面向的對象是低齡兒童,基于此,中職院校應當引導學生加深對低齡兒童的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學習。例如,利用玩具、繪畫、舞蹈、歌唱等方法實現對幼兒的教學引導,因為玩具、繪畫、舞蹈、歌唱等對幼兒的吸引力比較大,所以學生應當充分了解幼兒的特點,從而針對幼兒的特點,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案,使幼兒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更多東西。
(三)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學前教育不僅需要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更要引導幼兒進行自我學習。所以,這一過程中,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人文素養,這樣可以確保達到學前教育的實際目的。因此,學校在進行學生培養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四)融入實踐教學模式
1.完善學前教育的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模式是業內人士十分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操作,深入學習學前教育的培訓內容,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同時還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新的知識,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該行業的發展中去。
2.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實踐教學模式事實上就是將學生直接放入一個真實的環境中,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實操,這樣,既可加深學生對知識運用的印象,又可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3.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對當前學前教育的人才需求現狀的分析,具有綜合能力的學前教育人才更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要求。而通過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小結
學前教育主要是針對幼兒的教育,由于幼兒年齡段的特殊性,家長對學前教育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在發展的完整性方面,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有待解決。通過分析發現,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未開發完善的技能培養課程、缺乏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較低等。為此,中職院校應當從當下的問題出發,進行教育優化。例如通過開發完善的技能培養課程,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素養水平,采用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育形式來完善專業建設,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就業與創業,提高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
參考文獻:
[1]馬陽.將創新創業思維融入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研究——以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改革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
[2]程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融合探究——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0(01).
(作者單位: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