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逐漸成為了幼兒園活動中的關鍵詞,為了全面提升幼兒綜合素質,提升孩子們的體能素質,幼兒園及教師積極運用課程思維理念,為孩子們構建良好活動氛圍,并制定合理有效的體能訓練策略,促使幼兒能夠在多樣化活動中進行體育鍛煉,發展身體素質,從而有效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對此,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并以“課程思維構建幼兒園大班戶外體能訓練的開展”為主題,開展簡要論述活動。
關鍵詞:課程思維;體能訓練;幼兒園
幼兒戶外體能訓練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為目的,并合理運用多樣化體育輔助材料,讓幼兒切實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課程思維下的幼兒活動,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孩子們的成長發展需求,并結合幼兒教育綱要,制定出豐富多樣的戶外主題訓練活動,促使幼兒能夠積極調動自身各項能力,與小伙伴及教師展開良好互動交流,有效參與到戶外體能訓練活動中,從而切實增強自身體育能力,發展綜合素養。
一、明確訓練目標,優化活動方案
任何教育活動的開展與實施,都需要明確的目標加以支持,在課程思維理念下,引導幼兒園大班孩子們進行戶外體能訓練活動,需要幼兒教師能夠提前做好準備活動,對幼兒的身體素質進行分析,并結合戶外體能訓練目標,并依據目標制定具體活動方案,促使幼兒有效提升體育能力,切實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在制定訓練目標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幼兒園大班孩子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優化目標方案,比如:使幼兒能根據報數學會變隊形;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能夠正確快速拍著運球到指定地點,并提升孩子的四肢協調能力。接著,再根據目標制定具體方案,比如:①引導幼兒開展列隊訓練,在此期間,要教會幼兒學習通過報數,進行變隊形活動。②引導幼兒進行列隊運球競賽,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們要靈活運用自己的平衡能力,拍著球從A點到達B點,在此期間,教師要對孩子們的運動技能進行指導,促使幼兒能夠靈活調動自己的四肢,從而有效開展運球活動。
二、利用戶外場地,豐富訓練形式
我國現代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非常重視和強調環境對孩子成長發展的作用。尤其是戶外環境,其中有多樣化自然資源,比如:石沙泥土、花草樹木、魚蟲鳥等等,幼兒園及教師要能夠看到,戶外場地是促使幼兒進行體能訓練的重要環境資源,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積極挖掘相關資源。在以課程思維構建幼兒活動為大背景制定教育方案期間,帶領孩子們參與戶外體能訓練活動,能夠最大限度上地滿足幼兒的成長發展需要。對此,在制定教育方案過程中,教師要著眼于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戶外場地,為幼兒的體能訓練活動構建良好氛圍,并豐富訓練形式。
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教育活動資源,在戶外場所開設不同體育訓練區域,比如在塑膠場地設置攀爬墻面、滑梯、爬行迷宮等等,在相關體育材料建設中,可以將游戲與體能訓練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促使孩子們借助運動器材,在爬行、滑動、小跑過程中,進行體能訓練活動。同時,還可以開設小型的排球、足球訓練區域,并對孩子們的運動技能進行指導,促使大班幼兒能夠在戶外活動中感受體育的樂趣,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另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們參與一些經典的游戲活動,比如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等,在豐富的訓練形式中,幫助幼兒增強對于戶外體能訓練的熱情。
三、開設園本課程,發展幼兒體能
以課程思維構建幼兒園大班戶外體能訓練活動,需要幼兒園能夠提高重視度,并促使教師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根據孩子們的運動需求,制定多樣化園本課程。首先,要能夠明確開設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幫助幼兒們獲得健康成長,全面增強孩子們的體格、體能、對于外界的適應能力以及心理狀況。同時還要培養孩子們機智、勇敢、敢于克服困難的勇氣,并提升幼兒智力。在開設幼兒園體能課程期間,還要明確課程方向,要能夠包括對幼兒進行“走、跑、跳、投擲、攀登、鉆爬、平衡”等多元訓練形式。
比如可以開設“幼兒籃球課程”,在集體活動中,可以促使孩子們加強對于籃球的了解,向其簡述有關籃球的起源、發展和特點,促使幼兒掌握與籃球相關的基本動作和技術,在集體活動中,通過多樣化訓練形式,比如:滾球練習、搓球練習、腰間繞球練習、胯下繞球練習等等,使孩子們的身體更加協調,四肢反應更加靈敏。此外,還可以開設足球園本課程、排球園本課程等等,促使孩子們能夠在豐富的課程活動中,感受體育的樂趣。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以課程思維構建幼兒園大班戶外體能訓練活動中,教師要能夠著眼于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促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戶外體能訓練,從而有效實現自身運動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吳琳. 實踐區域四要素 構建區域新舞臺——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實踐與研究[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
[2]吳昌錦,左輕輕,羅琴,石遠霞,王姣.鄉鎮幼兒園戶外游戲設施現狀及對策研究[J]. 科技視界,2019(20)
[3]顧曉婷. 聚焦戶外活動 助力科學保教——探究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價值、現狀與組織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