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逸 勵佳源 顧逸凱 肖舒文 褚怡青



[摘 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網貸憑借自身具備的便捷、低門檻、手續簡單等特征迅速成為眾多大學生日常消費貸款的重要來源地之一,但網貸市場也充斥著欺詐、審核不嚴、高利率、高違約金等諸多問題,涉世未深及缺乏還款能力的大學生易陷入網貸的困境從而給自身正常學業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文章針對網貸問題進行“四位一體”的研究分析,從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維度切入,深入剖析大學生網貸的現狀和影響因素,并具體探討其預防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網貸消費;影響因素;“四位一體”防范;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4.136
1 引言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網絡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各種各樣網貸平臺的發展。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的消費需求日漸增長,而且網貸機構及平臺也在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與此同時,部分網貸抓住了大學生的心理和消費特點,積極搶占校園市場,針對大學生開展無抵押貸款,這直接導致了大學生成為當今網貸用戶的“中流砥柱”。大學生網貸會伴隨著很多問題的出現。例如:借貸的過程涉及的個人隱私問題,因無力償還導致的“以卡還卡”“以貸養貸”現象。
導致大學生網貸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大學生自身的經濟能力無法滿足消費需求。同時,大學生消費觀念不成熟,金融知識儲備不充足,社會認知能力薄弱,使得大學生會選擇網絡貸款的方式滿足自身的消費欲望。從其他方面而言,學校沒有了解和管理學生網貸情況、引導學生正確識別風險;家庭缺乏對子女進行網貸知識的普及和教育;社會層面上我國網貸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低,制度不完善不規范。
為了深入研究校園網貸的背景、現狀、存在問題以及解決方案,本課題組在原有的調查研究基礎之上,深入研究大學生網貸消費的影響因素,并對大學生網貸的問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四位一體”防范策略。筆者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線上線下同步調研,利用收集來的數據構建相關性模型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
2 相關文獻綜述
目前在大學生群體之間,網貸問題普遍存在,例如螞蟻花唄、螞蟻借唄、京東白條等正規網貸平臺以外,還有很多非正規的網貸產品。在本次疫情期間,平時通過兼職打工來償還網貸的大學生就失去了主要的還債途徑,陷入了“債臺高筑”的困境。網貸導致了大學生超額消費、超前消費等行為,在這一現象背后,那些大型正規網貸平臺在無形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
隨著各類網貸產品的產生,一系列大學生的網貸問題也隨之出現,官方部門和學者都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報道和調查研究。銀監會等六部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了加大網貸業務的整治力度,加大對違法犯罪問題的查處力度等六項措施。楊思羽等人(2018)從網貸產品入手,發現大學生進入網貸市場的門檻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法律風險。張萌(2019)從大學生網貸的特性入手,發現大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借貸的人數多、規模大。郭文旭(2020)從網貸的變異表現入手,發現部分網貸采取分期消費的方式和線下宣傳的方式,并通過改變業務名稱的方式來吸引大學生,加大了監管的難度。張彤璞等人(2020)選取了西安市大學生的個人消費水平和還款方式這兩個因素進行分析,發現網貸平臺的平均利率過高,超出了大學生還款的能力范圍,并且網貸公司良莠不齊,使得大學生掉入網貸陷阱。李秀錦(2020)根據問卷調查情況,分析校園貸造成的危害,由此提出大學生面對網貸時的防范策略。
綜合參考各種資料,大學生網貸的現狀并不樂觀。由于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防范意識的缺乏等因素,大學生逐漸成為網貸平臺的主要客戶人群。拋開學生的個人因素,社會、學校和家庭都應重視網貸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學校應將理財消費作為一門大學生必修課,加強網貸利弊的宣傳。除了打擊非法網貸,也應盡快出臺細則規范正規網貸平臺,避免出現大學生多平臺借貸的情況。
為了深入研究校園網貸的背景、現狀、存在問題以及解決方案,本課題組在原有的調查研究基礎之上,更深入地去研究大學生網貸消費的影響因素,并對大學生網貸的問題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四位一體”防范策略。我們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線上線下同步調研,利用收集來的數據構建相關性模型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
3 模型構建
影響大學生進行網貸的因素繁多,并且沒有明確的主次關系,因此本課題依據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建構了兩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兩個回歸方程的因變量Y都為大學生網貸現狀,方程1中,假設自變量因素x1,x2,x3,…,xm分別代表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與社會因素。方程2中,假設自變量因素x1,x2,x3,…,xm,分別代表個人風險預防、家庭預防、學校預防與社會預防。最終根據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得出各類因素及各方預防對網貸現狀的影響大小。Y的取值為1,2,3,4,5,方程1中,Y代表被調查者對于不同因素對大學生網貸產生影響的認同程度;方程2中,Y代表被調查者對于各方預防對大學生網貸產生影響的認同程度。將不同程度分為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表達公式為:
4 數據來源與分析
4.1 數據來源
為保證研究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多樣性和全面性,考慮到各所大學學生男女比例、所處地理位置、學科范圍以及教學層次等因素,選取上海市地處臨港、松江、楊浦的多所院校為調查地點。調研時間2020年9月21日至10月15日,發放612份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402份。
4.2 描述性分析
調查問卷根據受訪者的個人特征方面,分別選取了性別、年級、每月生活費金額以及網貸額度等指標,見表1。在受訪者中女性人數居多,占比達到65.67%;從每月生活費金額來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和2000元以上,分別占比36.32%,30.85%,同時3/4的在校大學生除每月固定生活費外,還有其他經濟來源;并且據調查大學生每月網貸額度大部分集中在0~500元的小額度中,占比為58.71%。見表1。
本文采用SPSS23.0軟件對問卷收集的數據進行信度檢驗,選用受到普遍認可的指標——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 Alpha 系數),當α系數高于0.8,則說明信度高;α系數介于0.7~0.8,則說明信度較好;α系數介于0.6~0.7,則說明信度可接受;α系數小于0.6,說明信度不佳。
從表2可知,在對本研究所用量表的信度檢驗中,風險預防途徑、網貸影響因素、網貸現狀的α系數均大于0.6,說明本研究所用量表信度達標,所得結果可靠,可以供進一步研究使用。
效度分析用來判斷問卷是否真實有效,主要包括內容和結構兩方面。本研究問卷參考的較為成熟的研究及其量表,因此內容效度較高。在對本研究所用量表的效度檢驗中,風險預防途徑、網貸影響因素、網貸現狀的KMO均大于0.5,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也即本研究所用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果效度,所得結果有效,可以在進一步地深入分析中使用。詳見表3。
5 實證分析
5.1 變量的選取與賦值
研究模型中的各變量選取與賦值表4所示。
如表5所示,在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因素對網貸現狀的回歸模型檢驗中,F=424.477,顯著為0.000<0.001,即回歸模型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R2=0.897,即自變量能夠解釋因變量變異的89.7%;在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中,學校因素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為0.472,符號為正,即學校因素對網貸現狀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個人因素在0.01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為-0.104,即個人因素對網貸現狀具有負向預測作用;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在0.05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分別為0.099和0.068,符號為正,也即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對網貸現狀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結合相關問卷問題,我們得出在大學生網貸的個人影響因素中,回歸系數為負,表明對超前消費這一消費模式越不支持的大學生越不會選擇網貸;在大學生網貸的家庭影響因素中,回歸系數為正,表明每月生活費越低的大學生,越容易收支不平衡,選擇網貸;在大學生網貸的學校影響因素中,回歸系數為正,身邊選擇網貸的同學越多,處于這一氛圍的大學生越容易選擇網貸;在大學生網貸的社會影響因素中,回歸系數為正,看到的社會網站網貸宣傳越多,接觸到的借貸平臺給出的優惠越大,大學生越會選擇網貸。同時根據數據比較,分析得出各因素對網貸現狀影響大小排序依次為:學校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個人因素。
5.2.2 風險預防途徑和網貸現狀
以個人風險預防、學校預防、家庭預防、社會預防為預測變量,網貸現狀為因變量進行回歸模型檢驗,具體結果見表6。
如表6所示,在個人風險預防、學校預防、家庭預防、社會預防對網貸現狀的回歸模型檢驗中,F=123.425,顯著性為0.000<0.001,即回歸模型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R2=0.716,即自變量能夠解釋因變量變異的71.6%;在回歸系數為顯著性檢驗中,學校預防在0.001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為-0.669,符號為負,即學校預防對網貸現狀具有負向預測作用;社會預防在0.05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為0.085,符號為正,即社會預防對網貸現狀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個人風險預防和家庭預防的顯著性均大于0.05,即個人風險預防和家庭預防均對網貸現狀沒有顯著影響。
結合相關問卷問題,筆者得出在大學生網貸的校園風險防范途徑中,回歸系數為負,表明如果學校講師傳授的相關網貸知識講座和課程更加專業詳細,結合學校的教學機制和其權威性,大學生會更深刻的了解網貸會帶來的危害,如過高的利率、個人信息的泄露以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問題等。在大學生網貸的社會風險防范途徑中,回歸系數為正,表明在每次使用借貸產品前,如果不出現相關風險提示,借貸的大學生就不會考慮到還款能力,缺少風險意識,導致債臺高筑。在大學生網貸的家庭風險防范途徑中,回歸系數為負,表明家庭對大學生進行過網貸相關知識的教育,普及網貸的危害,能夠減少大學生網貸的概率。在大學生網貸的校園風險預防途徑中,回歸系數為負,表明大學生出于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和信用問題的擔憂,會擇優選擇網貸產品。各預防途徑對網貸現狀的影響力從大到小依次為:學校預防>社會預防>個人防范>家庭防范。
6 結論與建議
6.1 總結
經過前期的線上線下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會選擇網貸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就包括大學生自身消費觀念,同學、家庭引導的原因。后續通過具體數據分析我們得出影響大學生網貸的原因主要來源于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這四個方面。體現為大學生超前的消費態度以及較薄弱的風險防范意識,還包括家庭中缺乏對學生的正確的引導,學校沒有做到全面及時的網貸知識科普以及社會監管部門缺乏對網貸平臺的監督與限制,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原因。接下來對這四個主要影響大學生網貸的原因進行了具體分析。
第一,個人方面。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大學生支持超前消費的觀念,即便每月支出大于收入,仍狂熱的享受在提前透支下月生活的購物熱潮中,因為網貸的催生,使得大學生這種較扭曲不科學的消費觀愈發明顯。大學生是一個數量龐大的弱勢消費群體,但伴隨著大學生這一青年群體開放的思想,喜歡新鮮的事物和觀念,對于生活品質有著更高的追求。在這一豐富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就催生了超前消費的這一想法,此種消費趨勢開始在大學生群體中流行,在自身經濟能力無法滿足消費需求時,網貸就使他們“美夢成真”。與此同時網貸也在逐漸向大學校園開始蔓延,由于大學生金融防范意識薄弱,同時自控能力較差并且缺少信用意識,非常容易陷入網絡借貸、透支消費的陷阱中。如此的不成熟消費觀念以及對相關風險儲備知識的不足,成為大學生選擇網貸的最主要自身原因。
第二,家庭方面。對于依靠家長獲取經濟來源的大學生來說,家庭也是影響他們進行網貸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得到,家庭給予的生活費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大學生的消費上限,生活費比較低的大學生無法滿足自身消費欲望從而就更容易進行網貸。而且對于大學生而言,如果家庭中有人進行過網貸,那么家庭對其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經常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也更容易促使大學生去網貸。同時我們也發現,只有小部分對于子女進行過網貸知識教育的家庭,這些家庭中的大學生會更了解網貸的相關信用問題和隱私風險,從而建立較完備的風險知識體系,更不容易去網貸。所以很多大學生會去網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家庭沒有為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沒有做好金融風險知識的普及,由此可見,家庭的正確引導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學校方面。在校園中,大學生的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時候為實現自己的消費欲望,會出現支出大于收入的情況。在校園這樣的一個集體生活的環境中,難免受到周遭同學的影響,多數大學生看到自己身邊的同學使用網貸后,自己也會對網貸產生需求。同時,在這一環境中,學校也沒有開設相應風險預防科普的課程講座,由于大學生心智相對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使得許多大學校園形成了風靡網貸的大環境,再加之學校沒有做到全面及時的網貸知識科普,造成了越來越多大學生選擇網貸的主要形勢。
第四,社會方面。如今網貸的現象非常常見,但是卻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限制網貸平臺。支付寶等平臺推出的一系列紅包優惠活動,都需要消費者選擇其平臺下的網貸產品進行支付,這種隱性宣傳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同時,“越消費,額度越高”的制度也讓很多大學生養成了超前消費的不良習慣。很多網貸平臺會通過短信、彈窗等形式進行廣告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到他們的網貸產品。但是,網貸平臺在宣傳其產品時并沒有告誡使用者網貸的相關風險,也沒有法規嚴格規定網貸的宣傳方式或限制大學生網貸的最高額度。以上種種都促進了網貸的普及,讓大學生更容易接觸和使用網貸。
6.2 建議措施
大學生網貸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大學生的網貸問題需要從多重主體的角度去思考解決的方法,我們認為傳統"單方管理式"學生工作模式和方法已為實踐證明不能很好地解決大學生群體內普遍存在的校園網貸問題,所以我們以下建議措施是在生態系統理論的視角下分別從微觀(大學生及其家庭)、中觀(學校)、宏觀(政府和社會)來深入分析大學生網貸問題的治理方法。
第一,大學生要樹立理性且科學的消費觀和價值觀,盡量減少網絡貸款的使用,改正消費的沖動心理和攀比心理,同時規范自己的對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的錯誤態度,養成艱苦樸素,健康積極的優秀品質。同時大學生也應該通過新聞、網絡去主動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了解現在社會上網絡金融產品的風險與隱患,提高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了解信用問題在日后可能帶來的影響。
第二,從家庭角度來看,父母是家庭教育的負責人、主導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需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財商觀念。同時家庭教育中,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學生成長的一門必修課,家庭應該做好金融知識普及引導廣大學生學會正確辨別優質合法的金融服務,謹防陷入高利貸陷阱。另一個角度而言,父母要對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不能認為每個月給孩子固定的生活費解決基本生活開支就萬事大吉了,也應了解當今社會實際具體的變化,知曉孩子在學校的實際花銷情況。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應該對子女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拒絕非法網貸。
第三,學校在社會上的地位更加具有權威性,因此在宣傳相關網貸知識時,學生的接受度也會相對更高。除了開設相關的講座課程,發放傳單,張貼海報等基本宣傳方式,學校也應明令禁止學生使用不良網貸,進行不定時的普查與抽查,了解本校學生實時的網貸消費情況。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實施網貸的監管,實時實地監測校園不良網貸,針對那些已經踏入不良校園貸陷進的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規勸和教育,注重其心理問題,避免學生因網貸壓力陷入情緒壓力的惡性循環。
第四,當下正值“互聯網+”的時代,要從根本上杜絕大學生對網貸的依賴就需要依靠國家、政府等相關部門的督促與幫助。開設大學生網貸相關監管部門,督促相關人員配合金融監督部門進行網貸的備案、登記、風險防范和處置。同時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對已有的政策進行改進優化,以明確區分不良網貸和正規平臺,并且對大學生網貸進行金額總數和平臺數量的限制,提高借貸的合法性和科學性。基于目前缺少法律法規,政府更應該明確網絡借貸規則,構建大學生網絡借貸的相關法律,維護大學生的權益。
第五,以上提到的四個方面應該形成一個聯動機制,我們所提出的構建四位一體防范策略,旨在以學校社會工作人本性、預防性等柔性介入方式為視角,提出應建立包括個人學校、家長、和社區在內的“多方主體聯動”預警機制,基于對“聯動理念—聯動主體—聯動平臺—聯動機制”四位一體的框架分析,同時我們認為多方主體更適合以平等多向的輔導式策略對學生網貸問題進行干預,以充分發揮協同資源優勢,增進學生系統服務資源的合力效應。讓大學生正確網貸,安全網貸,促進大學生網絡貸款行業的健康發展,旨在最終構建一個預防大學生消費觀念偏差問題的良性聯動機制。
參考文獻:
[1]袁水林.企業物流成本對企業效益影響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9,35(4):186-188.
[2]楊維,賀勁松,肖元元,等.大學生校園網貸現狀與有效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3):216-217.
[3]袁萍.大學生網貸亂象及治理[J].河北企業,2020(1):63-64.
[4]李佳潤,朱殿冰.大學生校園網絡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冶金教育,2020(5):83-85.
[5]王春曉,艾玲羽.消費者對認證水產品支付意愿實證研究——以煙臺市為例[J].中國漁業經濟,2020,38(1):111-119.
[6]劉昕.大學生網貸的調查報告及策略[J].價值工程,2017,36(25):213-215.
[7]王琦.大學校園網貸:風險分析與規避[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9):3-5.
[8]林明惠.大學生網貸消費行為調查分析及引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7(5):79-83.
[9]張萌.論大學生網貸的法律風險與防范[J].文化學刊,2019(9):186-188.
[10]姚振玖.大學生校園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江南大學的問卷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0):188-192.
[11]馬九杰,曾雅婷,吳本健.貧困地區農戶家庭勞動力稟賦與生產經營決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5):135-142.
[12]嚴建偉,趙艷.天津地鐵站域媒介空間文化傳播效果與資源優化思路[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3):234-241.
[13]劉杰勇,賈同樂.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校園網絡借貸的困局及其解決路徑[J].海南金融,2017(4):59-64.
[14]盧珊,王傳歷.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對金融政策法規的影響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8(1):17-21,47.
[15]李秀錦.“校園貸”影響下大學生危機防范策略研究[J].文化學刊,2020(2):169-171.
[基金項目]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0年度市級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項目“大學生網貸消費的影響因素及‘四位一體防范策略的建構”(項目編號:S202010264069)。
[作者簡介]張思逸(1999—),女,漢族,上海人,就讀于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經濟管理;勵佳源(1999—),女,漢族,浙江寧波人,就讀于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經濟管理;顧逸凱(1999—),女,漢族,上海人,就讀于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企業經濟;肖舒文(1999—),女,漢族,河北保定人,就讀于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經濟管理;褚怡青(2000—),女,漢族,上海人,就讀于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