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雄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引導,有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升,強化了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對此,在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需求,靈活地應用微課進行知識講解,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應用
微課的推廣應用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大幫助,顯著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1]。在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要對微課有全面的認知,結合教學需求,充分發揮出微課的優勢,滿足教學需求。
一、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環節,學生預習效果會對其課堂聽講質量帶來直接影響。由于數學知識有很多抽象的內容,如概念、計算公式、定理等,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會遇到諸多困難,學習效果不佳[2]。對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事先錄制微課,讓學生可以根據微課進行預習,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預習積極性,又可以降低學生課前預習的難度,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例如,在預習“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錄制微課“認識幾何圖形”,在微課中將各種幾何圖形呈現出來,如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六邊形等,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可以初步了解到幾何圖形的特征。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畫一畫”的預習任務,要求學生結合微課及實際生活,畫出各種幾何圖形,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
二、利用微課開展課堂導入
數學課程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聊,學習熱情不高,從而削弱了課堂教學效果。鑒于此,在日常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借助微課,為學生構建充滿趣味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知識的探究中,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主動思考知識,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3]。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據的集中趨勢”這節課內容時,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日常生活現象融入微課中,借助微課建立生活化場景,以此激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更好地進行知識探索。在微課中教師記錄了班級中學生圍繞操場進行400m跑的相關數據,并通過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結合統計圖來探究數據集中分析的優勢,通過情境創設,學生會表現得很積極,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
三、利用微課突破重難點
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內容抽象性比較強,尤其是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等內容,會讓學生感覺學習難度比較大,學習效果不佳。同時學生本身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難以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面對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經常會遇到退縮的情況。對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著重講解重難點知識,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反復觀看微課,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例如,在講解“函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將函數圖象的模擬動畫呈現出來,借助動態圖象讓學生可以了解到函數的運行軌跡,學生通過觀看直觀的圖象動畫,會對函數的概念、內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對于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四、利用微課講解例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例題講解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有助于學生實際解題能力的提升。在以往的例題講解中,教師在板書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造成課堂有效時間的浪費。在今后的例題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將典型例題、易錯題等整合起來,錄制專門的微課,讓學生在微課中掌握不同習題的解題方法、解題思路,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在微課中,教師可以圍繞某一個知識點講解例題,或者是圍繞某一類題型講解例題,先讓學生自主解答例題,然后呈現出相應的解題步驟,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同時,教師在講解易錯題時,可以先對易錯點進行細致描述,然后再引出正確的解法,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也能把握易錯點,降低學生解題錯誤率。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常見的題型制作成微課,并將例題的具體分析過程細致呈現出來,讓學生在觀看中掌握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接著教師給出相應的習題訓練,指引學生知識遷移,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將微課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能獲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在日常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教學需求,合理地錄制微課,引導學生利用微課自主學習,借助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董利.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0(33):89-90.
[2]袁成乾,張艷慶.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外交流,2019(25):180.
[3]李春春.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東西南北:教育,202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