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味”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指導,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各種措施實現“語文味”。簡單分析了語文課堂實現“語文味”的必要性,并圍繞情境創設、朗誦詠吟、語言賞析等,就實現“語文味”的有效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語文課堂;“語文味”;朗誦詠吟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味”缺失的現象極為普遍,導致語文課堂喪失了語文特性、意境美感,不僅無法有效吸引學生,也難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全方位發展。因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積極探索凸顯和實現“語文味”的有效路徑,基于“語文味”打造高質量課堂。讓“語文味”縈繞于整個課堂,為學生構建起更具語文特色、人文氣息、自由意境的語文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實現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有效方式。
一、高中語文課堂實現“語文味”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過分強調提高學生成績、教學方法死板、教學內容單一、師生互動不足、人文氣息缺乏、詩意美感欠缺、學生自主性缺乏等原因,高中語文課堂往往缺乏足夠的“語文味”。所謂“語文味”,簡單來說就是語文教學過程需要以良好的師生關系與互動為基礎,并在語言品味、情感激發、意理闡發、幽默點染等方式的助力下,構建起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并致力于讓學生感受語文樂趣、詩意美感、自由境界、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毫無疑問,“語文味”是深度契合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促進學生語文成績提高的同時引導學生在更具人文氣息、詩意美感以及和諧氛圍的教學環境中學習語文、感受語文、體驗語文。“語文味”能夠讓學生在收獲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全方位發展,充分凸顯語文在語言、情感方面的特性與優勢。
二、高中語文課堂實現“語文味”的有效策略
1.通過情境創設營造“語文味”
在課堂中創設各種生動、有趣、形象的情境,不僅能夠吸引學生,還能在情境中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更能讓學生在情境實踐中鍛煉思維,感悟哲理,實現審美境界的升華,進而營造出濃厚的“語文味”。例如,在教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課文時,教師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各個小組的學生分別扮演孔子以及他的學生。教師帶領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根據課文內容構建相應的情境。在此過程中,教師以激揚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再加上情境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被課文深深所吸引,積極參與到相應的情境實踐之中,營造出了強烈的“語文味”。
2.通過朗誦吟詠讀出“語文味”
瑯瑯讀書聲能夠營造出積極向上、和諧有序的課堂氛圍,而且學生在進行朗誦吟詠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對詩歌、古文、散文等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充分感受文字之間所蘊含的美感與意境,進而基于情感和想象達到心靈共鳴以及意境升華。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教材中精選值得朗誦的優秀篇目,而且可以適當進行教學內容拓展,引導學生朗誦優秀的課外篇目,讓學生在朗誦中逐漸理解和感受文字的真諦,以充沛的情感和這些文字的作者實現跨越時空的心靈共振,進而讀出“語文味”。例如,在教學《短歌行》時,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齊聲朗誦,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中感受曹操豪邁之情。同時,教師還在課堂上向學生分享了曹操的《觀滄海》《龜雖壽》等,引導學生通過朗誦吟詠讀出“語文味”。在閱讀曹操的詩時,學生能夠對曹操的寬廣胸襟、豪邁情感有更為深刻的感受與體會,跨越時間和空間,與兩千年前的曹操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在瑯瑯讀書聲中實現“語文味”。
3.通過語言賞析品出“語文味”
“語文味”實際上就蘊含在豐富的語言之中。語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以語言作為基礎研究對象的學科,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賞析,不管是優美的古詩,還是雋永的現代詩,又或者是激昂澎湃的演講,豐富的語言都能凸顯出不同的“語文味”。在賞析語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切地理解文字所蘊含的內容,體驗其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意圖,進而體驗文字的美,賞析出“語文味”。例如,在教學《雷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并對課文中的段落、句子、詞語等進行賞析,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語言剖析人物心理,對戲劇語言進行拼讀,把握耐人尋味的臺詞和預示,感受意蘊深厚的詩意以及抒情化的語言。
綜上可知,語文課堂需要有“語文味”,才能形成更加契合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語文特性以及學生實際需求的優質課堂。教師有必要對“語文味”的內涵進行充分研究和理解,并在教學實踐中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和幫助,在與學生深切互動的過程中實現“語文味”。
參考文獻:
[1]周雪梅,胡茂英.以讀為抓手創建富有語文味的語文課堂[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30(6):95-97.
[2]黃知書.“語文味”課堂的創建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9,474(6):100-101.
[3]趙春穎.小學語文課堂富有“語文味”的策略管窺[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5(2):408.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回歸本真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000)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何文斌,男? 漢族,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