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軍
摘 要:群文閱讀對培養學生廣泛閱讀興趣、擴展學生閱讀面、增加學生閱讀積累,提升學生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廣泛應用到語文教學體系當中。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實施群文閱讀指導思路應秉承“學貴心悟,授之以漁”的發展理念,做好教學指導工作,讓學生了解群文閱讀意義,學會群文閱讀取舍,在群文閱讀互動中提升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在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方面有一定基礎,因此群文閱讀的指導應堅持“學貴心悟,授之以漁”的理念,引導學生強化對群文閱讀內容的理解,實現對閱讀內容的綜合學習和體驗,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融入群文閱讀當中,讓群文閱讀助力學生成長[1]。
一、注重指導,了解群文閱讀意義
群文閱讀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一篇帶多篇等多種形式,但對高中生的認知來講很多學生認為群文閱讀就是單篇的補充,并沒有認識到群文閱讀與常規閱讀拓展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因此對群文閱讀的興趣不是很高,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做好群文閱讀指導工作,實現“學貴心悟”。
以《鴻門宴》課文為例,學生自然會拓展閱讀司馬遷的知識、史記的知識,這也是常規閱讀拓展的一部分,但與群文閱讀還有一定的區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群文閱讀的思路進行拓展,如尋找相同或互補性的內容進行拓展,如《完璧歸趙》《青梅煮酒》都是類似的故事可以進行拓展,《完璧歸趙》學生熟悉因此重點可以介紹《青梅煮酒》,即講解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天下,讓學生對這類文章有更深的認識[2];此外還可以滲透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如講解鴻門宴以后可以拓展《劉邦斬白蛇》的故事,通過類似文本拓展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群文閱讀與一般性拓展閱讀的區別,了解群文閱讀的價值和意義。
二、指導方法,學會群文閱讀取舍
基于群文閱讀的觀點,語文閱讀拓展的內容非常豐富但高中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有限,很難將所有的內容都覆蓋,因此在閱讀拓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內容進行取舍,選擇適合自己的群文閱讀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
群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在指導基礎上要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如同樣是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有的學生喜歡從作者角度出發搜集和整理資料,搜集了徐志摩的個人作品包括《落葉》等散文集和《翡冷翠的一夜》詩歌集等;有的學生喜歡散文,搜集散文的相關內容,根據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的分類進行拓展閱讀。學生群文閱讀的傾向代表著學生閱讀的習慣,因此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根據自身閱讀的習慣掌握不同的群文閱讀方法,學會在群文閱讀方面進行合理的取舍,學會群文閱讀的幾種拓展閱讀的方式即可,不可以盲目地貪圖全覆蓋,讓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精益求精,幫助學生掌握群文閱讀的方法和能力,實現“授之以漁”的群文閱讀指導效果[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群文閱讀方法的滲透,逐步培養學生群文閱讀的習慣和認知規律,提升學生閱讀質量和閱讀量。
三、開展交流,實現群文閱讀互動
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交流與合作,通過交流實現閱讀互動,互相補充自身在閱讀中的內容,實現群文閱讀的拓展工作。學生在群文閱讀傾向的選擇不同導致學生群文閱讀仿寫和閱讀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群文閱讀互動讓學生之間互通有無,對學生后續的群文閱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于學生群文閱讀的指導,教師應積極為學生閱讀互動提供必要的幫助創設良好的環境。如教師可以利用名著導讀的契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在群文閱讀的基礎上圍繞名著導讀的具體內容進行拓展,將自身的群文閱讀內容進行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此外,教師還可以以單元為節點,在每一個單元結束后準備一節閱讀交流課,讓學生在學習一單元以后將自身群文閱讀內容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交流,學生既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也可以直接上臺展示自身的群文閱讀結果,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上臺表述中實現有所得,通過閱讀課交流的方式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實現充分的交流與合作。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進行充分的閱讀交流,發揮群文閱讀在學生閱讀指導和拓展優勢,通過閱讀開拓學生閱讀研究,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總之,群文閱讀指導的關鍵在于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學會取舍與應用,不斷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理解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孔令杰.置身詩境探“花間”緣景明情議真諦: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移動學習教學案例的反思[J].高考,2021(4):148-149.
[2]葉敏.梳理整合,比較辨析:如何提升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語文天地,2020(34):61-62.
[3]牛婷婷.部編本高中語文教材群文閱讀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J].第二課堂(D),2020(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