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智學
摘 要:新課程改革為高中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高中歷史教師必須結合新課程標準轉變自身教學理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簡單分析了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不足,結合實際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了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
一、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學形式缺乏創新
當前許多高中歷史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采用的方式較為單一,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自身主導作用,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忽略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設計教學流程時,教師將大量時間用于自身的講解,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時間過少,這就導致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受到限制,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歷史知識。此外,在呆板的教學形式影響下,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效果十分有限,教師強調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卻忽略了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最終影響高中歷史教學質量。
2.教學內容局限于知識技能
在選擇高中歷史教學素材時,許多教師帶有較強的功利心,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學生知識技能展開,卻忽略了學生在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方法方面的進步。高中階段教師與學生共同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教師通常以提高學生考試分數為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許多教師忽略了歷史學科的人文特點,沒有將情感教育和德育融入高中歷史課程,最終導致歷史教學工作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二、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策略
1.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在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理念轉變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信息化教學理念,巧妙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提高歷史教學的信息化水平。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相結合的產物,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微課進行課前自主預習,一方面提高課前預習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視頻和圖片素材,讓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感官沖擊,并以此為基礎創設貼近歷史的教學情境。以人教版高中歷史“發達的古代農業”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影視作品中關于務農的片段,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農業的燦爛文明,從與農業相關的管理制度到先進的耕作農具,這些先進的生產資料無不體現著我國悠久的農業歷史。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能夠大大提高。
2.突出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歷史本身是一門記錄社會發展進程的學科,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結合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教師首先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次的解析,為學生講解歷史事件對現實生活的影響,鼓勵學生聯系現實生活思考歷史事件的意義。以人教版高中歷史“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一課為例,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常見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并為學生講述相應的發展歷史,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歷史發展進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理解科技的進步,并透過科技發展的表象看到我國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從而樹立民族自豪感。
3.通過探究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組織高中歷史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并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從而有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開展探究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剖析,并且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提出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此外,教師還可以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互動和討論,在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下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提高合作探究效率的同時,確保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人教版高中歷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一課為例,課堂教學環節,教師不僅要重視對經濟全球化環境的解析,同時也要要求學生圍繞“世界經濟全球化對當今社會的影響”這一主題進行討論。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當今時代背景,在集體討論中全方位地解析全球化背景對我國發展帶來的影響。
綜上所述,轉變高中歷史教學理念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基礎,教師必須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借助先進的歷史教學理念提高歷史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嘗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突出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在探究活動中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如此能真正實現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借助高質量的歷史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安鳳鳴.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J].中國校外教育,2020(17):74,76.
[2]唐立.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構建高中歷史興趣課堂[J].新課程,2020(33):200.
[3]孫艷霞.基于新課程理念的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4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