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足球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學習內容之一,是一種團體性競技體育類型,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充沛的體能,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團體合作意識與能力。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互動,進而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最終達到改善學生體質、強化足球技能、提高整體素養的效果。
[關鍵詞] 初中體育;足球教學;合作學習
足球作為一種團體性、競技類體育項目,對參與者的體能、技巧、團體合作意識與能力的要求較高,需要隊員之間互相協調、密切配合,才能獲取勝利。足球是初中體育的主要教學模塊之一,大部分體育教師未充分意識到足球教學的重要性,而是將足球作為游戲來進行教學,因此難以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體育足球教學也應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合作學習模式符合足球教學的特性、目標和要求,將其應用于足球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培養學生合作互助、堅持不懈、奮發拼搏的體育精神。
一、初中體育足球教學現狀
足球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球類運動,也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項目。學校也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學理念、方式的改革,在改善學生體質的同時也注重提高體育技能,培養體育觀念。初中體育在不斷改革調整,教師的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目前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課堂教學形式化、學生參與不積極等。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形式化和機械化,趣味性與創新性不足,難以充分體現足球的樂趣,課堂互動少,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而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的缺陷,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呈現兩極化,難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合作學習模式符合團體性體育運動的教學需求,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該模式在足球教學中獲得廣泛應用,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索知識、解決問題、開展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但是,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教學技巧不足、時機把握不準確、小組成員組成不合理、不重視評價等因素仍然影響著合作學習效果。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一)科學分配合作小組成員
學生自行分組,容易導致各小組的能力存在巨大差異,結構不合理,容易打擊足球技能較弱的學生的積極性,影響足球活動的趣味性,難以發揮合作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應重視小組分配的合理性,保障小組成員結構合理。
例如,在教學“足球顛球技巧”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已經具備一定顛球技巧的學生分配至不同小組,讓他們為其他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將男生、女生進行混合搭配,喜愛足球和不喜愛足球的學生進行混合搭配,使各小組均能洋溢著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喜愛足球的學生可以為其他學生帶來積極引導,有技巧的學生能給組員提供指導,提高學生顛球的成功率,避免學生因為訓練不成功而喪失信心、興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合作共贏的團隊合作意識。
(二)把握合作學習時機
實際教學中,教師能積極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但對于實施的時機卻把握不準確,使課堂變得形式化、機械化,難以發揮合作學習的價值。因此,教師首先應學會正確把握合作學習時機,以保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安排在理論教學之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了解足球理論知識、足球規則,或者組織足球比賽、足球技能比賽、足球小游戲等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鞏固理論知識。
例如,在教學“足球比賽規則”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足球比賽視頻進行講解,使學生明白相應的規則。有的教師為了開展合作學習,直接在講解之后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鞏固足球規則知識,但是,學生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應把握時機,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自行模擬足球比賽,記錄組員出現了哪些犯規情況,并進行展示,講解犯規原因。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既能感受足球樂趣,鍛煉足球技能,又能在玩耍中進一步鞏固足球比賽規則的知識,增進對足球規則的理解。
(三)優化合作學習技巧
足球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體育項目,對合作能力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懂得思考,學會與隊友交流、溝通、配合、協作。教師在不影響授課的基礎上合理分配合作學習時間,給予學生思考、實踐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引導他們學會與他人溝通協調,表達自身想法。同時,教師也應指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建議,學會換位思考,自我反省,取長補短,不斷彌補自身不足,提升團隊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足球腳內側傳接球”相關知識時,教師先詳細講解并演示腳內側傳接球的技巧、著力點、發力技巧等。隨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小組成員自行兩人對練。學生練習期間,教師也應引導學生表達看法,給予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如部分技巧掌握較好的學生可能會將顛球與腳內側傳接球結合起來,提升趣味性;有的學生可能覺得兩人對練效果不明顯,便組織小組成員開展搶球小游戲。教師應予以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技巧。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得以自主思考、實踐,并與其他成員溝通、交流,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四)重視學習成果評價
教師通常對課后評價的重視度不高,學生難以獲得良好的指導、鼓舞和激勵。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習成果評價,尤其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對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評價是學生自我反思的重要依據。教師應對學生的性格、基礎水平、合作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發掘學生的閃光點,指出缺陷和不足,激勵和引導學生不斷進步。
例如,在教學“腳內側運球過桿”相關知識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運球過桿折返訓練,各小組進行運球接力比賽,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性、針對性評價。教師評價時應重視學生練習的過程,表揚學習過程中小組、個人的優點,如學生在練習時積極性高、組內成員彼此幫助、基礎差的學生進步快等。對表現優秀的小組予以適當獎勵,以激發他們的信心和獲得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集體榮譽。教師也應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如技巧掌握不準確、比賽時太緊張、練習時不認真等,引導學生克服困難,積極改進。
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學習、溝通協調、合作互助、團隊配合等各方面能力,符合初中足球教學中的相關要求。教師開展合作學習時,應合理分配小組成員,把握合作學習時機,重視合作學習技巧,確保學習的有效性,并重視評價,予以學生鼓勵和引導,全面提高學生的足球技巧與體育素養。
參考文獻
[1]趙炎森,顧寅.淺析小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240-241.
[2]歐陽燁.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34):76-77.
[3]殷志剛.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6):49+51.
[4]王建鵬.合作教學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32):151-152.
[5]楊天成.合作學習法在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13):93-94.
[作者簡介] 張福秀(1975—??? ),女,江蘇贛榆人,灌云縣下車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