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余華
【摘? ? 要】做好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能夠為學科發展帶來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發展與數學素質的有效構建。在課堂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究性學習環節中,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進一步完成對學生的有效啟發,在完成學生數學素養構建的基礎上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43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現階段廣大教育工作者重點探究的課題,值得大家充分重視。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道路的引路人,教師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思路,優化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努力為學生構建高效數學課堂,讓學生從中獲取大量數學知識和技能,為未來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特點
(一)“以生為本”教育目標
以生為本是指一切教學行為都要以學生為根本、以學生為核心的課堂教學理念,也是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基本原則。在初中數學教學環節中,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學生的認知分析,并將其作為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內容,讓學生可以在擁有課堂主權的基礎上有效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由此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目標。目前,很多教師都在尋找實現“以生為本”課堂的方式,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這說明教師的教育理念仍不夠科學,沒有真正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
(二)凸顯“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
寓教于樂是指將教育變成一件快樂的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興趣、需求等方面的滿足,由此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在傳統教育模式當中,學生很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他們每天要疲于應付各種類型的習題,學習成為很難完成的任務。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實現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
在進行教學形式的設計時,教師可以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興趣的方法,如信息技術、游戲、互動等,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將所學應用于實踐
學以致用是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育的關鍵特點。數學作為一門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科,其所有知識都是基于生活而出現,同時也為生活而服務。然而,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在應用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這讓初中數學教育工作進入到誤區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教師想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他們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改變當前的教學模式。在分析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進入生活中進行數學知識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接觸到最根本的數學知識,并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由此實現對他們的數學素質培養。
二、關于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性提高的策略分析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國教育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挑戰。數學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要接受挑戰。但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整體教學的效率,要想提高整體教學的效率,就必須找出這些問題,并且采取對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和完善。
(一)改變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時期下,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一點,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明確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前提下,適當、適時、適度地發揮自身的作用,引領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同樣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思路,嚴格遵循“以學生為本”這一宗旨,不將學生視為被動的“看客”,而是吸引學生踴躍投入數學學習,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旨在讓學生初步歸納兩直線平行具備的條件。在正式教學時,教師一改以往的教學方法,不再直接告知學生直線平行的條件,而是選擇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讓學生就此展開挖掘、探究。如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引申一些較為常見的兩直線平行的案例,通過學生熟悉的元素,喚醒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直線平行產生一個大致的認知。想象的畫面也可以引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興趣。在此期間,教師還可以將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分享一些與畫面中兩條直線效果相同的案例,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可以深化學生對“兩直線平行”主要特點的理解。當上述環節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設計實踐活動:A、B、C三根小木棒相交成∠1、∠2,將B、C固定,再轉動A。讓學生動手操作,結合小木棒的變化說說A、B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對于同位角與兩直線平行的關系會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在上述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成為主動的一方,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全程參與到數學探究之中,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全方位調動,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二)轉變課堂教學方法,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來說起著榜樣的作用。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的行為舉止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初中數學教學的課程中教學方法存在單一的問題,教師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原因。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態度、教師本身的職業素養、教師給學生的印象等等。而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氛圍全靠教師來帶領,如果教師的熱情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展現出來,那么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會被帶動起來,使學生很容易地進入輕松愉快的環境當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教師還要掌握對學生心理的研究,學生自身的情緒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這也是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一個因素。好的教師能夠觀察到學生的情緒,結合其狀態,適當地調整課堂教學的方式,從而緩解學生的情緒和學生情緒所帶來的問題。
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教學方法單一,導致氛圍不佳。具體來說,數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如若教師再采用老套的方式實施教學,那么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更是提不起興趣。并且,數學課程包含了許多難點知識,“聽天書”一般的學習氛圍自然難以達成預期的目標。對此,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方法,結合具體教學的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將看似無趣的知識轉變為更加形象、更具趣味的情境,以實現課堂氛圍的活躍。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本節課的內容較為抽象,是數學學習中的重難點,大部分學生剛接觸這部分內容,有一種“云里霧里”的感覺,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龜兔賽跑”進行故事情境的創設,在呈現“函數的圖像”原理的過程中,用函數圖像表示“龜兔賽跑”中“烏龜”和“兔子”的比賽方式和結果。與生硬的理論教學相比,故事講述更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教師將故事與教學融合起來,創設趣味性情境,讓學生在更加優良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并且切實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更加喜歡這門課程,更愿意參與其中,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針對不同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教學設計,保障學生聽得懂、學得會
高效地推進課堂教育過程中的教學設計工作是課堂教育實施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不斷提升課堂教育效率,教師應該做到科學合理地制定課堂教育過程中的設計,保障課堂教育過程合理、有效地開展,從而促使其能夠達到最佳的課堂教育成效。數學課堂有以下幾個主要的教學特征。第一,對所有課程的教材都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明確了其教學的宗旨、任務和方法,選擇自己所設計出來最恰當的教學方法。第二,對各個班級中學生的特征、學習技巧及綜合素質等進行認識,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開展有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教育活動。第三,通過教學設計將“以我為本”的教師為主體和“以我為學生”的主體相互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對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就必須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最基礎原則。在新課程標準當中,學生的課堂核心地位一再被強調,這給數學教育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教師想要保證課堂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就必須弱化自己的課堂地位,并在全面掌握學生認知需求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教學工作的設計,以確保學生可以聽得懂、學得會。
例如,在進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時,以往的教育模式是教師直接進行知識講解,學生跟隨教師思路進行知識學習的方式,雖然這種學習方法能夠達到一定效果,但距離素質教育提出的高效課堂仍有差距,所以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至關重要。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選擇弱化自己的課堂地位,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習,自己以教育輔助的方式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完成知識的探究性學習。為此,筆者在教學之前先按照班級學生的位置對他們進行了編號,并與他們就電影院里“對號入座”的方式進行了探討,讓他們思考“這種方式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由此做到讓學生可以從生活角度去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并獲得數學思維和觀念的啟發,為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做好鋪墊。
(四)采用靈活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我國現代社會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課程教育改革要求我們必須合理地調整自己的課堂教育方式,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一個課堂上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保障課堂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和有效性。對于學生不同時期接受知識的情況,教師還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自我發展反映情況去研究尋找一種合適的教學手段,從而有效改善課堂教學的質量。把每個學生劃分成不同的一個學習團隊,讓他們這個小組之間相互溝通交流,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根據現代社會新課程改革創造出了靈活的教學模式。
(五)采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教學之中,并且逐步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課是信息化時代衍生的一種較為先進、新穎的教學手段,它能夠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知識內容,為教學課堂注入全新的生機與活力,使課堂更加活躍、精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學習和探究之中,以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精心制作微課視頻,借助視頻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融入數學課堂,自覺、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旋轉”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選擇將本節課的內容制作成微課,并且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展示,讓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在微課視頻中,包括一些由旋轉形成的美觀圖形、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旋轉實例,這些都是以動態化的形式呈現。這樣學生一方面能夠被美觀的圖案吸引,對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能夠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旋轉的定義。除此以外,還能夠結合微課教學,自主繪制旋轉圖形,根據課堂所學的內容展開個性化圖案的設計和制作。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更加高漲,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能夠得到良好的保障。
(六)結合實際生活,強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教學領域開設數學這門課程,不僅是為了基礎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解釋生活現象、解答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對此,為了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為學生構建更具生活化氣息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當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大致掌握后,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去往操場,到達操場后,設計了如下問題:“操場上有一根旗桿,每個星期我們都會聚在這里參加升旗儀式。那么有哪位同學知道旗桿的高度嗎?”顯然,不論是爬梯子,還是將旗桿放倒,都是不切實際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課堂所學的“勾股定理”,引導學生結合這一定理解答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數學知識和生活現象融合起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使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在今后的學習中,當學生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就懂得從何處入手,學習效率大幅提升。
三、結束語
高效課堂是指課堂教學質量達到高水準狀態的一種效果,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各階段各學科的基礎教育目標。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初中教育階段是實現承上啟下作用的關鍵教育環節。從知識內容和難度來看,其將數學知識分為代數和幾何,數學知識因此變得更系統化、科學化,這為接下來的數學教育做好了鋪墊。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出初中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教師必須要實現對其高校課堂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王金蘭.試析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J].考試周刊,2021(48):83-84.
[2]胥曉慶.如何利用微課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211-212.
[3]王東峰.關注學生,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1):16-17.
[4]雷軍平.高效課堂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4):47-48.
[5]楊文宏.關于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J].家長,2021(33):129-130.
[6]封勇.優化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漫談[J].天津教育,2021(3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