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資蕓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小學生作為剛接觸數學的階段,小學數學的教學培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在教學中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作業的布置應該變得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應該改進之前存在的弊端與問題,本文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9-0114
作業作為課堂的延伸,其存在的意義便是為了鞏固課堂上的知識,讓學生自我檢查課堂知識是否掌握了,查漏補缺。但是當作業的布置失去了其合理性,為了布置而布置,當作業過多或者不符合今日的教學任務之后,便會使作業失去其意義,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及興趣便會消減,這對于小學生的長期學習是極其不利的,教師也不能很好地收到學生對于知識的反饋。因此,作業設計的改進便變得很有必要。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作業缺乏趣味性
本身讓小學生安靜下來寫作業都是一件需要花費力氣的事情,所以,當教師布置的作業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時候,只是盲目地根據以往的經驗,把每天的作業當作一種任務布置的話,造成的后果便是作業不僅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也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也不能從作業中得到應有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要意識到作業的重要性,要有針對性地去布置,而不是盲目布置。
2.作業缺乏目的性
現在的很多教師都不知道自己布置作業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因為當天上完了課,就需要布置作業,為了布置而布置,完全不考慮最近的教學內容,也不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布置,這樣的作業是沒有意義的。其實,作業作為課堂的延伸,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當天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目標。因此,不能提升課堂效率,不能為自己的教學內容提供反饋的作業都是沒有意義的。
3.作業缺乏差異性
現在的教師大都采用的整體教學,從而忽略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所有人都布置一樣的作業,沒有考慮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識的掌握程度,基礎差的學生做起來很吃力,基礎好的學生做起來沒有提升是無用功,這樣的作業對于教學沒有任何的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等都是不利的。
4.作業形式單一
現在的教學模式多樣,相應的作業也應該多樣化,教學中大量運用到新媒體教學,教師布置作業也不應該局限于紙面上的形式,應該擴展思維,去布置多樣化的作業,這樣也會避免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死板。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改進策略
1.增加作業趣味性
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孩子來說,這句話更適用。小學生本身年齡不大,對于他們來講,興趣才是第一驅動力,當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階段,設置一些小孩子會感興趣的數學問題,這樣的收益才是最大的。當小學生對作業產生興趣之后,便會有了做作業的動力,這樣做作業的效率才是最大的。
例如,從學生的身邊入手,根據當下熱門的動畫游戲等等,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這類問題的本身對于小學生就帶有巨大的吸引力,寓教于樂永遠是最輕松最有效的方式。學生主動完成作業和被動接受兩者的差別是巨大的,有趣的作業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對數學產生興趣,學生也會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建立自信。
2.加強作業的針對性
每天的教學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學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樣,教師應該根據每天作業的反饋對下一次的作業實時調整,對于前一天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要進行鞏固,對于簡單或者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沒必要再增加學生的作業時間,進行沒有意義的作業。學生個體的差異也要尊重,不應當一味地統一布置作業,而忽略個體的差異。有些學生接受能力差,會跟不上,有些學生的接受能力強,作業沒有提升不能更好地進步,因此應該從多個方面來考慮進行當天的作業布置,增強自己的課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才是教師更應該考慮的事情。
3.增強教學的差異性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進行不同的作業布置,教學對象分層就根據學生數學知識實際掌握情況進行分層。具體的分層標準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水平等作為參照,大致分成:基礎扎實,知識點拔高;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中等,成績中等,知識點穩固;基礎差,學習能力較差,接受能力較差這三個層級。根據這三個層級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布置的作業也根據層次做不同的調整。
例如,對于較差的學生,布置的作業便是最基本的知識點,中等的學生,更多的是鞏固教學內容,然后適當增加一點難度,對于接受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布置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拔高擴展,因材施教。布置的作業不同,能夠最大限度地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和信心。
4.豐富作業形式
小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快,對于新鮮事物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運用這一點,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注重多元化,比如可以觀看教學類的動畫片,也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等。這樣的作業區別于傳統的紙質作業,學生完成起來會更有興趣,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完成任務。相反,小學生會覺得新奇,會當作一種娛樂,當娛樂和教學結合起來之后,就不用愁學生會不喜歡數學了。當學生愿意學習數學之后,教師也會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而不是以前的教師填鴨式的教學,只輸出知識點不理會學生的反饋。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作為一門最基本的數學啟蒙學科,對于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當小學教師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時,學生對于未來的學習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對于以前不合理的作業設計的改革,也應當提上日程,勢在必得。當教師不斷堅持改進作業設計時,學生便可以更好地反饋學習內容。這對于學生的提升是遠超之前的,當學生愛上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的時候,教師再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心,學生就會得到綜合性的提高,對其以后都是終身受益的。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金鄉鎮石砰學校32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