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導向下,課堂教學改革大踏步前進,家長對初中升高中考試越重視,一味追求分數而忽略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與學生最親近,對班風學風的形成和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新時期面對不斷發展的學生德育工作形勢,班主任適時勢發展,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班級的德育教育的效果,對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指明方向。在新課改理念指引下,班主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理論聯系實際,自始至終關注班中每個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為開展新課改下的德育工作探索出新的途徑,培養行為習慣良好和人格健全的新一代。
一、德育理念與時俱進,班主任做好角色定位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德育教育的主體。班主任只握住系著風箏的那根線,學生象風箏一樣在藍天下自由飛翔,班主任只是“引領者”,德育教育的主角是學生。作為班主任應要從多角度了解學生,使班主任作用要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平時與班級的學生融為一體,做學生的良老師益友,無論是班團隊活動課、法制課、安全教育課、毒品預防教育和立德樹人等德育教育課,還是學生的日常生活都滲入德育教育元素。班主任象班中哥哥參與班級大小事務管理,師生共同探討班中事務的開展。如抓好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課前布學生收集關身邊安全教育的案例,德育課堂上班主任指導各小組合作活動把安全教育進行分類,總結每類安全事故的危害和注意事項。師生共同探討的效果,一節課下來,學生都能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內心筑牢安全的長城。
二、新課改理念貫穿德育課堂,增強班級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素質教育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的工作重點,新課改的亮點之一,由傳統的獨學,轉變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學習參與度,提高學習的效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人人參與學習,人人個性都得到彰顯,人人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是學習小組的引領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也是一個“學為中心”的課堂。課改課堂學生能充分動腦、動口、動手,大膽想,大膽發言,討論時,相互間思想、心靈碰撞擦出火花。新課程改革下德育課堂,師生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熱情得到空前的提升。德育教育課由教師的個人演講課來個三百六十度的漂亮轉身,德育課堂師生互動精彩紛呈。
三、構建豐富的班級德育開展形式
班級德育工作“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1)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潛移默化,和風細雨式影響每全學生。班級文化建設上,班級有班旗、班歌、口號(印在班旗上),學習小組也有小組文化,如有組歌、座佑銘、組訓等,墻壁張帖雞湯式激勵標語,班級窗明幾凈,創設一個力爭上游、民主和諧的學習共同體。(2)專項德育教育課,體現德育課堂的針對性、實效性。如當今網絡發達,中學迷上游戲的人數很多,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是一件令人頭痛又不得不盡快解決的事情,班級召開主題,班干牽頭發出《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倡儀書,所有學習小組派代表發言交流帶手機進校園的危害并表態不再帶手機進校園,班主任把《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告家長書》通過微信群發給家長。(3) 組織開展豐富班級活動。每學年做好活動計劃,適時組織班團隊活動課、地方課程《立德樹人》和本土文化禪文化活動,以小組形式開展辯論大賽、合唱比賽、演講比賽、表演小品、英語課本劇比寒,校園街舞比賽等,活動中師生情感交流、陶冶情操,激發學習熱情,緊張的校園學習生活得到放松。(4)緊隨時代脈博,組織德育實踐活動。班主任帶領班級學生深入體驗生活,參與社會實踐,如每學期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敬老院慰問,師生動手幫老人們搞環境衛生,向老人噓寒問暖,學生用平時節約下的零花錢為老人送上慰問品,略表心意。
四、發揮德育評價的作用,宏揚班級的正能量
新課改要求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所以對學生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講究方式方法。班級學生德育積分考核由靜態為主轉變為以動態為主,既有定量又有定性,班主任評價、科任評價、班委會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等方式,構建立對科學、客觀和公平的評價模式,讓評價真正能起到對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指揮棒的作用。
班主任對班級學生公平、公證、客觀的評價,起著很好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評價結果客觀合理令學生內心感到滿足,激發他們的內部潛力,提高他們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班級學生不斷進取,從而培育班級的正能量。發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不同學生制訂相應的評價目標,令大多數班級學生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目標,切忌可過高或過低,難以調動積極性。如評價潛能生時,潛能生原本在學習、紀律、思想品德方面表現都差強人意。班主任經常與其談心,與家長溝通,發動班干部幫助,給他們的各項目標相對合理較低。評價潛能生時,從三個方面深入剖析,首看當前的表現和成績,其次回顧開始時的表現和基礎,第三方面看個人努力情況,最后指出不足,對閃光點給予較高的評價。評價的中肯,真正起到鼓舞潛能生,他們心中自然樹起正能量,帶動班風、學風迅速向好的轉變。
五、以“以生為本”,營造百花齊放的班集體
新課改中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教育思想。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發生變化。當今社會是資訊發達的網絡時代,初中學生涉獵信息豐富、范圍廣,思想活躍,喜歡張揚個性,對事物或社會現象初步形成自己的看法、觀點。
班級德育入手工作是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興趣、特長、性格特點、有什么毛病等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予以關懷,溝通從心開始,真正闖進學生內心世界,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拉近師生間心靈的距離,班主任時刻用一雙明亮眼睛發現學生美。學生在理解、寬容、充滿愛心的環境學習生活,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結語
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工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課程對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由傳統的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學生德育不斷出現教育的新情況、新問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面對新問題,班主任勇于探索新的德育工作策略。新時代、新時期,班主任德育工作也永遠在路上。
作者簡介:
簡秀芬(1975.1- )女,漢族,廣東省新興縣人,本科,新興縣蠶崗中學,教師,小學數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構建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實踐研究。
(新興縣蠶崗中學 ?廣東 ?云浮 ?52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