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
摘要:新課改要求對現有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旨在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目前,微課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被廣泛運用于教學實踐中,打破了時空界限,真正滿足了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的學習要求。微課以其短小有趣的特點,可以使靜態、枯燥、抽象的生物教學變得動態、生動、形象,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學生的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關鍵詞:高中生物;微課教學;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23
當前信息技術廣泛地運用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同樣在教育行業也出現了“互聯網+教育”的模式,高中生物教師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將枯燥、復雜的生物實驗現象更為直觀、形象、具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師生之間共同構建和諧、高效的生物課堂。
一、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前的預習應用
由于生物實驗教學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只有熟練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實驗操作中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實踐證明,如果學生不能在實驗教學前做好相關的預習準備工作就會出現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能獲得正確的實驗結果數據。“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要求學生在上課前要做好實驗預習工作,微課在實驗課預習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微課在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中的應用。由于生物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與復雜性,例如在“光合作用”實驗中,關于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比較多,因此需要學生注意相關資料的搜集,以便能夠在實驗操作中加以實驗檢測。但是學生搜集來的相關資料比較分散,導致在資料搜集分析過程中存在難度,而微課的應用則可以實現相關資料的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二是微課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實驗平臺。學生通過微課可以及時了解關于該方面的知識,了解最新的實驗操作,進而能夠讓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獲得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
二、運用微課提供個性化教學方法
對于高中生而言,在接受生物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傳統教學無法開展一對一指導,導致每個高中生具有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通過將微課模式結合到高中生物教學中,使高中生對無法理解的環節進行反復多次研究,從而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具有的不同學習能力,制作難度不同的微課視頻,由簡單到困難逐個播放給學生觀看,實現因材施教。為了使學生對“當發生無效刺激時,不會發生神經沖動;當發生有效刺激時,會發生神經沖動”這一概念明確了解,可以為學生播放在神經纖維內外發生局部電流,以及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和電勢變化的視頻。然后鼓勵學生親自操作,使學生在腦海中對相關問題產生深刻印象。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使相關知識點被高中生更加全面、深入、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的生物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體會,從而能夠在今后解決相關問題時對基礎知識靈活運用。
三、運用于總結為主的實驗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還有一類總結性實驗,這類實驗的特點是只需要對相關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的分析。這類實驗的代表有“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等實驗。這種類型的實驗最主要的就是對實驗結果進行收集和分析,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復制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經過分析實驗結果后取得的實驗結果是正確的。這種類型的實驗難度系數較小、操作簡單,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但學生自主完成所取得的實驗結果往往與真正的實驗結果存在較大的差距。其本質原因是實驗過程中就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統誤差和某些偶然誤差,因此學生得到的實驗數據不可能完全與理論數據一樣。而微課這種教學方式,就有利于學生分析存在誤差的原因。首先可以錄制前面同學的實驗過程以及所得出的實驗數據,將視頻播放給后面的班級觀看,讓學生通過觀看已經錄制好的視頻,找出先前學生產生誤差所在,在自己實驗時避免出錯。微課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驗水平,還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在復習過程中運用微課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復習中,教師通常是給學生布置習題,要求學生練習,采用重復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掌握每個知識點。該形式的課后練習,盡管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所學知識,但缺乏趣味性,長此以往,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很難讓學生把握各知識點。如果高中生物教師在復習中運用微課,必定可以發揮提煉知識框架的重要作用。并且,微課具備較強的靈活性,讓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重復觀看。學生可以結合個人對知識的了解程度,有計劃地觀看,這是傳統高中生物教學方法不能代替的。例如,講解完“染色體變異”時,教師要求學生課下復習,而且將有關微課教學視頻提供給學生,鼓勵學生在微課的引導下高效復習。首先,微課講解了該課程的重點,如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組、二倍體的概念等,學生可以構建該課程知識的整體框架結構,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所學知識。其次,詳細介紹了各個細節內容。教師也可布置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習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微課的正確引導下復習,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五、結語
生物作為探究生命規律的學科,需要將微課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要想真正發揮微課的作用,不僅需要將微課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準備微課課件。教師要以培養生物素養為己任,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以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邱闖武.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的相關研究[J].學周刊,2019(32):47.
[2]黃英,余必先.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180-181.
(作者單位:湖北省棗陽市師苑高級中學4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