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要: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應用題一直是當下素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在于讓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情況下,合理運用數學知識,把實際中生活的問題以及難題轉化成數學上的問題,這種題型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養成數學的意識,學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數學邏輯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但實際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把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于模式化,在教學中強調套用數學知識和公式,沒有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問題的來歷和發展,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進而導致學生成為只會做題,卻不會從數學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工具,影響了當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因此,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數學教學的經驗,深入分析低年級數學應用題的特點,對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希望為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24
應用題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就體現了其數學綜合素質,但是對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很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不足。因此,教師要強化引導,帶領學生分析應用題型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突破難點,為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提升提供助力。
一、當下小學低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
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實際上教師的教學過于片面,比如行程和工程應用題,它們都涉及時間,但卻在本質上存在嚴重的區別。而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讓學生發現和尋找這些區別,只是單方面地強調學習這類應用題的方法,這就直接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以及綜合文化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如此,本來在數學的學習中,應該講究靈活多變,多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嘗試,但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課堂中標準化,讓學生按照教師教學的方法來做,強調教學方式的統一,沒有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和總結,這就嚴重影響了數學學習的創新和發展,不利于新課標數學教學的改革,最終影響了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的培養。
二、有效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方法
1.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讓興趣推動學生數學學習,往往比用嚴格和強制性手段的效果更好。因此,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從應用題出發,以學生為主,把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好奇心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應用題中思考數學問題,進而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筆者在此簡單舉一個例子,比如常見的出租車里程問題,教師就可以深入挖掘這類題目,弄清楚出租車里程計費的標準和計費的方法,然后讓學生用數學知識和思維去思考這一里程問題,從側面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意識,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學會生活,進而達到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最終目的。
2.根據教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
在數學課程中,教師要開展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就需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對應用題的學習欲望,從而積極地進行對應用題的分析與學習。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小括號的運算”的一道應用題時,如四年級甲班有20個男生,而女生有25個,乙班男生人數是甲班的2倍,同時女生比甲班少13人,那么乙班究竟有多少人?教師可以先將其中的甲班、乙班換成我們班和隔壁班,讓學生代入其中,形成對課堂探究活動的興趣,然后由學生自己進行探究。教師只是在旁邊進行指導,從而有效創設情境,吸引學生認真探究,找到其中的各種關系式。
3.教授學生各種解題技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訓練
自主探究模式不是教師完全放松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而是讓學生可以有根據地進行自主學習,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運用。因此,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教授學生各種解題技巧,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舉一反三,在各種應用題中進行探究運用。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小學數學課程中關于“距離問題”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解釋一道題,如甲乙之間距離4千米,小明和小虎分別相對走來,經過20分鐘后相遇,請問小明每分鐘走100米,那么小虎每分鐘走多少米?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介紹其中大概的原理,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解題,或者多給學生布置一些應用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性的應用。
4.教師應該綜合分析數學應用題,多進行歸納總結
據研究所知,所有的數學知識除了基本的知識和理論不同之外,在一些綜合的應用和實際解決的過程中都存在很多共通點,就是數學知識都是有規律和聯系的。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深入挖掘數學應用題的聯系和規律,把這些規律和聯系總結出來,并針對此改進當下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尋找和發現這些規律和聯系,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了解這些知識,搭建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框架,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
5.改善教學的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講,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只是因為諸多的教師受到了新課程的改革,從而過分地改變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模式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在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我們不能因為它的一些缺點就忽視了它的優點,它是幾千年來教育的結晶,我們不應當全部拋棄。例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它可以對教師的教學素養起到很好的幫助效果,其主要體現在課堂黑板的書寫、教育的形態、語言等等。因此,教師需要把傳統教育中的優點和現代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其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就應該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分析數學應用題的特點,結合實際生活,改進當下低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方式,讓一切的教學都是為了學生,進而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利利.如何提高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
(作者單位:安徽省定遠縣定東小學2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