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添鈞
摘? 要:語文是初中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文章分析了農村初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課程時間安排、教師群文閱讀觀念、學生學習興趣、閱讀技巧和閱讀資源五個方面進行思考,提出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群文閱讀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式——“群文閱讀”走進了語文課堂教學。群文閱讀是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把多篇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嘗試讓群文閱讀走進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初中推行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目的
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課上,課堂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講解、分析一篇文章,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中理解文章。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主要是教師所講授的觀點,缺乏自己對文章的看法,不利于學生閱讀和思考能力的發展。而群文閱讀多采用默讀、瀏覽、邊讀邊思考、略讀的方式進行,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課上推行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嚴峻的考驗。這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學生選擇有閱讀價值的文章,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和目的獨立自主的閱讀。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方式轉變了傳統語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二、農村初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課程時間安排不合理
在現階段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并沒有將閱讀作為單獨的課型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充足的時間閱讀文章。而群文閱讀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文章和書籍,閱讀內容的大量性和拓展性,使部分學生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領會文章的內涵,以至于群文閱讀在部分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是形式化,并沒有使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 教師對群文閱讀概念的片面理解
為踐行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觀,農村初中迫切需要進行教育改革。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式,被快速推行到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在這一過程中,部分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還沒有徹底了解群文閱讀是什么,缺乏對群文閱讀全面、準確、深入的理解。教師對群文閱讀的片面了解,導致正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無法開展,不能真正發揮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效果,教學質量反而不如傳統閱讀教學模式下的閱讀課堂。
3. 學生對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存在抵觸心理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導致部分學生缺少閱讀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農村初中推行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普遍不高,突然增多的閱讀內容也增強了學生的抵觸心理,學生的閱讀興趣對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
4. 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農村初中部分語文教師缺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意識,只重視學生對語文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在語文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學生也逐漸缺乏閱讀的自覺性。雖然會有一些喜歡閱讀的學生,但是由于沒有教師有效的指導,沒有閱讀計劃和良好的閱讀記錄摘抄習慣,導致閱讀效率不高。在此種情況下如果繼續推行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可能會適得其反,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5. 農村初中嚴重缺少課外閱讀資料
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長久的時間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然后在長期的閱讀積累中提升學生的閱讀和思考能力。課外書籍資源作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農村初中學校由于經費有限,并沒有設立圖書館,學生缺少接觸課外書籍的途徑,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只是依靠教材,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三、農村初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
1. 合理規劃閱讀教學時間,設計教學內容
針對目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間不足的現狀,學校可以重新安排課時,每周抽出一節課作為學生的閱讀時間。教師應當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在完成語文學科基礎知識的教學外,拓展教材知識,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教材”)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還可以列出魯迅先生的其他代表作品,并打印出來,要求學生在課下或閑暇時間進行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體系。
2.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深對群文閱讀的理解
課程改革更新了教師觀的內容。新的教師觀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群文閱讀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方法被引進到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和掌握其內涵和要求,最終實現其在閱讀課堂上的良好應用,發揮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的課堂教學作用,提高閱讀課堂教學質量。
3.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群文閱讀融入課堂
針對農村初中學生在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缺乏閱讀興趣的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群文閱讀教學方式融入課堂。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愛蓮說》這篇課文時,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菊花、牡丹、蓮花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并將每種花所象征的品質和代表人物進行劃分,制作成表格向學生直觀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一些作者托物言志的作品。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以“人是否能做到不受環境影響?”為主題的閱讀辯論會,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生可以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使學生在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充滿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將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完美融入課堂。
(1)基于教材主題,精選文章。
將群文閱讀教學方式融入農村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在契合教材主題的基礎上,精選文章,并圍繞教材主題進行文章組合。
(2)文章有序緊密,結構化呈現。
在農村初中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將文章孤立的呈現,而是要在一定的順序結構下緊密呈現文章,發揮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優勢。
(3)結合提問,聯合群文。
在群文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利用提問環節,運用教學智慧,注重對問題的設計。通過提問循循善誘、環環緊扣,引導學生在多篇文章中提取信息,將文章聯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總結整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4. 傳授閱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促進高效閱讀
針對學生缺乏良好閱讀習慣的問題,在農村初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閱讀的重要性,并傳授閱讀技巧。在學生掌握閱讀技巧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高效閱讀。通過長久的堅持,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5. 投入課外閱讀資源,開展多種閱讀活動
針對目前大部分農村初中缺少圖書館,學生接觸課外閱讀資源困難的問題,學校可以投入經費,構建校園小型圖書館,如果經費不足,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發布信息,尋求幫助;以班級為單位,在各個班級構建圖書閱讀角,號召學生共享課外圖書,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增長見識,拓寬視野;定期舉辦閱讀能力比賽,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會對其他學生形成示范和激勵作用,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在班級組織閱讀交流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學生共同成長。通過多種閱讀活動形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能力。
四、結束語
在教育領域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農村教育改革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農村學校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群文閱讀教學方式走進農村初中語文課堂勢在必行。因此,教師應當深入了解群文閱讀的概念和內涵,意識到自己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善自己的不足,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積極推行群文閱讀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新的閱讀學習方式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農村初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嘗試與思考(GS[2019]GHB1117)。
參考文獻:
[1]蔡怡然.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 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7.
[2]柏亞群.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3]薛思琪. 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內容整合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4]桂相平. 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 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6.
[5]何欣,王天平. 群文閱讀教學: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
[6]林麗春. 新課標下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 成才之路,2018(2).
[7]翟中偉. 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結合策略[J]. 考試周刊,2018(12).
[8]沈華麟. 探索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J]. 新課程(上),2018(1).